介紹張家界導游協會成員,提供專業張家界導游和業余張家界導游等眾多張家界導游的聯系方法和張家界旅游服務
感謝導游姜怡提供的1652張精彩數碼圖片 張家界旅游咨詢預訂熱線 0744-8362888 8362212 8362213
張家界導游網
張家界導游網
超值贈送--數碼風景圖片光盤及攜程訂房優惠卡
| 導游論壇
歡迎訪問張家界新華旅行社主頁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張家界導游詞精選 - 地方風物 - 民間藝術

第一部分 概況第二部分 五條精品游覽線第三部分 宗教文化游覽線第四部分 革命歷史紀念地游覽線第五部分 地方風物

第五部分 地方風物

二、民間藝術

張家界民歌精選 AVI 電影15首

  土家族是大山的民族,在與大自然與社會進行搏斗的漫長歲月里,創造了極其燦爛的文化。雖然沒有自己的文字,但通過原始舞蹈、古老歌謠及各類文化藝術形式把這筆寶貴文化遺產包括這支民族保存下來了。
   梯瑪神歌 
  梯瑪,土語,俗稱土老司,意為敬神的人。土家族一年一度的“調年擺手”敬神祭祀活動,都由梯瑪一手執掌,祭祀過程中梯瑪演唱的敬神之歌就叫“梯瑪神歌”。
  梯瑪神歌的音樂旋律源于遠古土家部落的牛角號,而其舞蹈擺手舞源于古代巴人的“巴渝舞”。
  梯瑪神歌淵源久遠,精深博大,它通過敘述土家族的起源、繁衍、戰爭、遷徙、開荒斬草、安居樂業、生產生活等,涉及天上地下、人間萬物、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甚至生命價值、哲學世界,它深涵著音樂、文學、土語、民俗等多種學問,堪稱土家族古文化寶庫。它是土家族一部光輝的民族史詩,誰破解了它深隱的“密碼”,便可探尋出土家族歷史的千古之謎。
   擺手舞
  擺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響的大型歌舞,帶有濃烈的祭祀色彩。歌隨舞而生,舞隨歌得名。《后漢書》稱擺手舞起源于古代的巴渝舞。《晉書.東志》認為舞曲四篇中就有“矛渝”、“弩渝”是離不開武器的,故為古代一種戰舞。巴人跟隨周武王伐紂,“歌舞以凌,殷兵大潰”;秦末劉邦反秦,巴人以巴渝舞勇挫秦兵,劉邦認為有巴渝舞之遺風;明嘉靖年間土司后抗倭寇,大跳擺手舞,乘倭不備,大敗倭戰,立下赫赫戰功。后來,這種兵戰舞蹈逐漸演變成土家祭祀文化活動,各土司轄地紛紛建大擺手堂。清代《永順府志》載:“每歲正月初三至十七日,男女齊集,鳴鑼擊鼓,跳舞唱歌,名曰擺手。”
  擺手舞以講述人類起源,民族遷徙,英雄事跡為主要內容。祭祀儀式由梯瑪或掌壇師帶領眾人進擺手堂或擺手坪跳擺手舞、唱擺手歌。擺手歌長達數萬行,堪稱土家族民族史詩。擺手分單擺、雙擺、雙擺手、小擺手數種,小擺手又稱“社巴”。跳擺手舞不拘人數多少,少者數百,多則上萬,擺手時,以擊大鑼、鳴大鼓響應節奏,氣勢恢宏壯觀,動人心魄。主要特點是手腳呈同邊動作,踢踏擺手,翩躚進退,成雙成對,節奏鮮明生動。
  清代“竹枝詞”盛贊擺手舞場面:
  擺手堂前艷會多,攜手聯袂緩行歌;
  鼓鑼聲雜喃喃語,裊裊余音 也 。
     仗鼓舞
  仗鼓舞是張家界市桑植縣白族獨有的一種民族舞蹈。仗鼓舞以“仗鼓”作道具,與朝鮮族鼓舞有異曲同工之妙。鼓長1.2米,兩頭大如碗口,用皮革繃面,中細可握,形如木杵。相傳南宋末天寶年間,有谷、玉、鐘三姓兄弟在蒙將兀良合台“寸白軍”服役,后“寸白軍”被遣散,三人即從雲南大理流落至桑植定居。某年臘月,白族兄弟們正在打 粑準備過年,一幫官兵突然圍寨抓人,白族人即用 粑杵奮起反擊,將官兵打敗,白族人為慶賀這一仗的勝利,就以木杵作道具跳舞作樂,這便是仗鼓舞的由來。后來,白族人將粑粑杵改成鼓,配以笛子、嗩吶、大號和鑼鼓、鈸、罄等鳴樂伴奏,同時創造了八十一套舞蹈動作,成為一種獨具風格的民間舞蹈。
    八寶銅鈴舞
  這是土家族古老的祭祀舞蹈。相傳八寶為古代土家先祖八個部落的首領,人稱“八部大王”、“八部大神”,后來,八位首領先后戰死,后人為紀念他們,便精心制作了八個銅鈴,並按八部大王在位時穿的八幅羅裙,騎著象征祖先騎過的寶馬,手搖銅鈴,翩翩起舞,高唱祭祖求福的古歌,以示懷念。因為八個銅鈴代表八個首領,就把這種舞蹈取名為“八寶銅鈴舞”。
  本來,參加“八寶銅鈴舞”活動,僅局限在土家人中間進行,古話叫“黃銅不沾鐵,土家不沾客(客家,指外族)”,但后來,由于土、苗、漢共赴國難,抗擊外寇入侵,結下了生死友誼,土家掌堂師就把銅鈴給苗族掌堂師贈送一個,又給漢族老司贈送一個,故今日八寶銅鈴,實際上只有六個銅鈴。
    茅古斯舞
  茅古斯,相傳為茹毛飲血時代的土家先民,意為“長毛的人”,后來把他們所創造的舞蹈也叫“茅古斯”,這是土家族最為原始的古典舞蹈。由于有比較完整的情節,有固定的場次和對話,故又被專家稱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茅古斯主要表現其祖先開拓荒野、刀耕火種、捕魚狩獵等創世業績,于逢年過節跳擺手舞之前進行。表演過程中,由一人扮演老茅古斯,另有若干女茅古斯和小茅古斯。除女茅古斯外,全部赤裸上身,頭上扎五根大草辮,身穿稻草衣,男茅古斯腰上捆一根用草扎成的“粗魯棒”,象征男性生殖器,有生殖崇拜的遺風。
  茅古斯一般要跳六個晚上,按序分“生產”、“打獵”、“釣魚”、“接親”、“讀書”、“接客”。其動作原始粗獷、滑稽有趣,是中國古典民族舞蹈的寶貴遺產。
    大庸陽戲
  大庸陽戲是地道的土家族劇種。早先叫楊花柳,為民間藝人行乞或風塵女子賣唱糊口的表演藝術,后經茅崗司覃氏一家班及若干代藝人的加工改造,才形成生旦凈丑末行當齊全的地方劇種。
  陽戲表演重做工少武打,多演文戲、家族戲、悲劇,生活氣息濃。旦角在陽戲中居各行之首。陽戲唱腔由正調和小調兩部分組成,共17個曲牌。正調部分的唱腔均用真假嗓結合演唱,尾腔突然翻高八度,行話叫“窄音”,大庸陽戲的風味特點就是在這窄音上。
  “陽戲”之“陽”,一說大庸位于澧水之陽,二說戲為陽春人傳承發展,三說“楊花柳”與“陽”諧音,而“楊花柳”又有淫色之嫌,故定名為“陽戲”。
    儺願戲
  是從古代儺祭活動演化而來的一種原始宗教戲劇。每年農歷八月十五至臘月二十四日,鄉間驅除邪魔鬼魅、消除災難厄運、慶賀人壽年豐時,請土老司若干人進行表演。儺願戲有高儺和低儺兩個流派。高儺流行于土家族、白族等少數民族地區,低儺流行于當地漢族地區。共同點都是敬奉“三元”,“三元”,即“三清”,指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傳說是三個法力無邊的神仙。儺願分儺戲(或儺舞),儺技,儺戲有固定故事,有人物對白;儺技則是噴水畫符,雙腳趟燒得通紅的貫頭(鏵口),但見腳底冒湮,卻安然無恙。另外,咬鏵口、過火海(從炭火中過)、摸油鍋、滾榨刺、上刀梯等驚險功夫等,是一種難以理喻的“神秘文化”現象。
    大庸花燈
  花燈是民間最為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表演藝術。張家界花燈有兩大流派,一是大庸花燈,二是桑植花燈。二者曲調不同,表演形式也有區別,前者俗,后者雅。大庸花燈,一般為一旦一丑的雙人舞,桑植花燈則有三人舞,多人舞。花燈有固定節目曲牌,伴以二胡、大筒、打擊樂。尤以大庸花燈鬧元宵,一人唱,萬人和,人山人海,如痴如醉,堪為民間文化一大奇觀。
    民間歌謠
  張家界民間歌謠浩如湮海,豐富多彩,精深博大,門類繁多,分勞動歌、生活歌、時政歌、歷史敘事歌、山歌、情歌、喪歌、壽歌、搖籃歌、宗教祭祀歌、上梁歌、哭嫁歌及各種民間小調等。尤以情歌傳播最廣。
  民歌曲調十分豐富,各地唱法不一,桑植民歌較成系統,已唱出湖南,唱出國門,蜚聲國際歌壇。民歌多為即興演唱,也有固定歌詞。
  各位客人,如果有興趣的話,跟我學唱幾支土家情歌吧!

冷水泡茶慢慢濃
       ---土家族情歌對唱

         起歌
  女 獨木一根不成林,燈草一根亮不明。
    繩子須用兩股搓,唱歌需要兩個人。
  男 要我唱歌歌不來,一把金鎖鎖在懷。
    只要你的鑰匙到,打開金鎖歌自來。

         求婚
  男 烏鴉怎能配鳳凰,鮮花怎插牛屎上。
    自古養女攀富貴,瓦罐作枕是空想。
  女 哪有毛鐵燒不紅,哪有棉花彈不絨。
    哪有一鋤挖成井,冷水泡茶慢慢濃。

         單身苦
  男 單身苦來單身苦,衣服爛了無人補。
    黑一塊來白一塊,如比山中花老虎。
  女 單身難來單身難,好比尼姑坐冷庵。
    半夜想起單身苦,淚水整得幾丘田。
  
         定婚
  男 我吃秤砣鐵了心,皮匠錐子已當針。
    不學螞蝗四處漂,水上浮萍不定根。
  女 有情哥哥請放心,鑼鼓一錘已定音。
    我如園中芭蕉樹,年年換葉不換心。
 
       莫牽挂
  女 叫我莫挂怎不挂,心里挂亂一扒紗。
    干魚見了流眼淚,木雕羅漢肉也麻。
  男 叫我放下放不下,心里就象貓爪抓。
    水井撒網丟不開,吉口搬箏放不下。

        口難開
  男 好久未到這方來,這方牡丹開得乖。
    心想進園采一朵,干田螺螄口難開。
  女 高山砍柴不用刀,吊井打水不用瓢。
    情哥不必妹開口,只要眨眼動眉毛。

        相思
  男 情妹園內一板牆,苦瓜絲瓜種兩行。
    郎吃絲瓜思挂妹,妹吃苦瓜苦想郎。
  女 日想郎來夜想郎,好比春蠶想嫩桑。
    春蠶想桑日子短,我想情哥日子長。

        偷情
  男 不變豬來不變牛,死了變個花枕頭。
    白天跟姐守床被,晚上跟姐睡一頭。
  女 情郎要來請進門,哪怕丈夫是狠人。
    不打不罵跟一個,打打罵罵拖一群。
     土家打鎦子
  打鎦子,俗稱“打家伙”,是土家族一種獨特的民間器樂。
  全套鎦子由小鑼(又叫勾鑼)、頭鈸、二鈸、大鑼等四件打擊樂組成。有些曲牌加嗩吶、板鼓伴奏。凡遇土家婚嫁迎娶、逢年過節、調年擺手等喜慶場合都少不了它。甚至有些土民有事無事打打子自娛自樂,故在民間廣為流傳。
  打鎦子關鍵是要配合默契,還要根據曲牌旋律的提示,用獨特的演奏技術,模仿出山的呼喚、水的流聲,鳥的鳴囀,獸的馳騁等各種自然聲響,使人如臨其境。如“八哥洗澡”、“螞蟻上樹”、“野雞拍翅”、“蛤蟆吐泡”等。
  由于打鎦子的題材創意來自于大自然,鄉土氣息濃,演奏奇特,因而在國際樂壇大出風頭,外國專家稱贊土家族打鎦子是大自然的交響樂。
     西蘭卡普
  西蘭卡普是土語,西蘭是人名,卡普是她織的花布。
  相傳西蘭是土家山寨最漂亮最聰明的姑娘,她把山里的百花都繡完了,就沒見著半夜開花半夜謝的白果花(銀杏)。為了繡出白果花,她獨自半夜爬上高高的白果樹與白果花兒對話,不料被又丑又壞的嫂嫂發現了,哥哥聽信嫂嫂饞言,用板斧砍斷了白果樹,西蘭摔死了,她的繡花藝術卻被土家人傳下來了。
  西蘭卡普以紅、藍、黑、白、黃、紫等絲線作經緯,通過手織--后來用機械挑打交織而成。主要用作被面、床罩、窗簾、桌布、椅墊、包袱、藝術壁挂、錦袋等,色彩對比強烈,圖案朴素而富夸張,寫實與抽象結合,極富生活氣息。其圖案有以土家歷史為題材的,如四鳳抬印,土王五顆印之類;有以生活風習為題材的,如雙鳳朝陽、龍鳳呈祥、麒麟送子、福祿壽喜、鯉躍龍門、五子登科、鴛鴦戲水、野鹿含梅、老鼠娶親等。有以自然風光為題材的,如張家界風光、土家吊腳樓等;也有以動植物為題材的,如猴兒花、虎頭花、貓腳跡花、狗牙齒花、玫瑰花、菊花、月月紅等等。
  土家織錦工藝獨特,造型美觀,內容豐富,專家稱它是足可與湘繡齊名的母親藝術。土家山寨把能否挑花繡朵作為衡量一個土家姑娘是否心靈手巧的標志,請聽這支情歌:
     白布帕子四只角,四只角上繡雁鵝;
     帕子爛了雁鵝在,不看人材看手腳。
    鬼谷神功
  大庸古有“硬氣功之鄉”的美譽。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硬氣功大師趙繼書隨同華國鋒出訪西洲七國,其精湛的硬氣功表演傾倒百萬觀眾,“大庸硬氣功”從此譽滿西歐。
  據傳,著名縱橫家鬼谷子隱居天門山鬼谷洞學《易》,創造了不同于中國武林界任何派別的硬氣功,民間稱為“鬼谷神功”。清代中期,有雲游武林高手朱茂嶺,隱居三岔村芭蕉灣洞穴,潛心研究鬼谷神功,后收余道人(名余世萬)為徒,傳其衣缽,使之發揚光大。
  早先,鬼谷神功作用在于實戰,如清同治年間鎮守台灣的總兵劉明燈將軍,自幼苦練鬼谷神功,死后碑文上就有“幼奐奇氣,臂力過人”的記述。而作為民間體育表演,還是近幾年的事。其主要節目有腹臥鋼叉、釘刀床破石、頭頂打磚、雙風灌耳、五馬分屍、汽車碾身、紅煞掌等最為驚險叫絕。不過,我得提醒各位,凡有心臟病和過敏症的人不要觀看,那年趙繼書在盧森堡國家大劇院表演時,就嚇死了兩位太太。

 


在線預訂,要訂房、租車、聘請導游,找新華>>>
張家界導游網_中國張家界導游的網上家園_張家界旅游第一站 張家界旅游局投訴電話:8380193
新華網上咨詢預定熱線 0086-744-8362888 8362212 8362213 E-mail to: 熱線服務台      
天底下掙錢容易,難掙的是信譽!                        
Copyright © 33519.COM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盻ICP掘05001075瘍﹛﹛盻陓冪茠訧跡痐菴GOOWZH008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