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張家界導游協會成員,提供專業張家界導游和業余張家界導游等眾多張家界導游的聯系方法和張家界旅游服務
感謝導游姜怡提供的1652張精彩數碼圖片 張家界旅游咨詢預訂熱線 0744-8362888 8362212 8362213
張家界導游網
張家界導游網
超值贈送--數碼風景圖片光盤及攜程訂房優惠卡
| 導游論壇
歡迎訪問張家界新華旅行社主頁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植物和藥材 - 野生動物園記趣

野生動物園記趣

    張家界市地處長江南岸,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在它的西北面又有秦嶺和巴山作屏障,阻擋了從西北利亞南下的寒流。東南面又受海洋性溫暖氣候的影響,因而使得這里常常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四季,雨量充沛,溫暖濕潤,氣候協調,植物生長茂盛,野生瓜果多。這就給飛禽走獸的繁衍與生長創造了良好的自然條件。使得這里的鳥類與獸類都很多,而且很珍貴。據10年前的張家界、索溪峪和天子山三大景區林業部門考察,鳥類約有8–9個目、10多個科、60余種,獸類約150余種(因張家界市未經過全面普查和精確統計過,所以只能是約數),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有華南虎、大靈熊、獮猴群、穿山甲、娃娃魚、麝、獐、豹、水獺、羚羊、黃麂等20余種。飛禽類,有紅腹角雉、白頸鴉、華南竹雞、長尾錦雞、啄木鳥、紅角隼、畫眉鳥、黃鸝、相思鳥、白頭翁、山鷹、八哥等。下面,我們就分別作些介紹,供游人欣賞。

1、華南虎破門而入
    這是10年前的事了。在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前身––張家界林場,有年冬天下雨,林場工人在后山上捉到了兩只小虎,就關在籠子里喂養,以供觀賞。不料,就在抓小虎的那天夜里,一只華南母虎因念子心切,便終于找上門來了。母虎先是圍著林場的辦公室前后吼叫,后來索性闖進場內,凶猛異常。母虎在外面抓,小虎在籠子里跳,工人們一個個嚇壞了。老人說:“猛虎當堂坐,無災必有禍。”抓到小虎是不詳之兆,可能有人命案子出,必須趕快放虎歸山,但幾位青年工人不信邪,說能抓到小虎喂養,可以消災去邪,是好兆頭,不能放虎歸山。于是他們放火槍,舉火把,終于把母虎嚇退了。然而,由于母虎愛子如命,連續在林場附近吼叫了三天三夜。母虎嘶叫狂吼時,震得房屋抖動,地皮打顫,使人日夜擔驚受怕,不得安寧,后來,實在沒有辦法才將兩只小虎放了回去。兩只小虎一放出去,母虎就用嘴叼走了,從此以后,華南虎就再也沒有進林場的屋了。
    人們還有一次見到了華南虎。那是在十年動亂的文化大革命的非常年代里,林場場長劉開林被打成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造反派將他一個人“流放”到荒無人湮的朝天觀大山上勞動改造。他住在包谷棚里,白天造林,晚上看山,老虎經常出沒,虎嘯聲震得山搖地動,怪嚇人的。沒辦法,就在包谷棚門口燒一大堆火,這樣,華南虎看到火光也就退避三舍,未敢動口,要不然劉開林早就成了華南虎的“美餐”了。可是冤家路窄,有一天晚上,劉開林奉命下山接受批斗,正好路遇華南虎。他先看到兩股光亮,如手電筒照射一般,這便是黑夜里華南虎兩只眼睛射出的凶光。當老虎發現劉開林從山上下來時,一聲長嘯,嚇得人毛骨悚然,雙腿打顫。劉開林與老虎窄路相逢,連個躲避之處都沒有,只好硬著頭皮往前走。據說,碰到老虎,只能前進,不能后退,如果掉頭逃跑,老虎便猛撲過來,如壯著膽子往前沖,還有可能將老虎嚇退。劉開林正著急萬分,突然腳上一滑,一個踉蹌,手上的飯盒掉到石頭上發出鏗鏘之聲,沒想到老虎聽到聲音便嚇退了。華南虎往深山老林一跳便逃跑了,劉開林呢,也在大冬天里嚇出一身汗。常言道:人有三分怕虎,虎有七分怕人。還是劉開林靠自己的意志與膽量取得了勝利。
    華南虎的出沒,在10多年前經常見到,但自從80年代初開放以來,就很少見到了。特別是近幾年,隨著修路放炮,游人一多,連一次也見不著了,不知華南虎逃到什麼地方去了。

2、猴群與猴趣
    武陵源的獮猴,據張家界、索溪峪與天子山三大景區粗略統計,大約有三四十群,近200百只。最大的有一人高,最小的只有貓大。原張家界林場黃獅寨頂上住著一家人,主人名叫許龍遠,是看山護林防火的守林戶。有年冬天,冰凍數日,獮猴找不到食物,一天清晨便鑽進了許龍遠的豬欄。許龍遠聞訊,就用棍棒與獮猴搏斗。獮猴呲牙嘶叫,頑強扺抗,一躍爬到許龍遠肩上亂抓亂打,這時許龍遠一人招架不住了,就忙叫妻子張程霞幫忙,張程霞抓起一把砍柴刀,兩個人一齊動手,才將獮猴打死,結果一比劃,有許龍遠的耳朵高。一些小猴子見大猴子亡命,都邊叫邊逃跑了。
    1980年9月,湖南省外事辦、旅游局、民航局等八家領導根據本書作者4篇內部報告,第一次到張家界考察旅游資源,已經跑了3天還不見獮猴群,以為筆者吹噓,有些不放心,說是怕見不到了。沒想到正在林場招待所吃晚飯時,閨門峰一帶突然來了七、八群,300余只,這時候省旅游局的楊山、崔新民等領導同志顧不得吃飯,便跑出來觀看,只見對門紅岩壁上面幾十只獮猴一齊跳躍、攀登,有的做鬼臉,獮猴很濃,非常好看,真是一飽眼福。人們對這頓晚飯立刻來了興致每人桌上多來了2兩米酒。
    還有一次,筆者與老林工人龔保才陪電視台拍片(《奇山攬勝》一、二、三集),其中要一組獮猴跳的鏡頭。這給我們增加一定的困難,因為猴子很狡猾,它們一般都是群體活動,前有哨兵,后有警衛,發現我們,“哨兵”瞿瞿幾聲,一大群猴子便攀藤附葛,爬山而去,只要幾分種便逃得無影無蹤。我們先后跑了幾天,都是這般情景。眼看完不成任務,萬分著急。還是老林工人龔保才有辦法,他建議我們天不亮上山,帶著干糧,水壺與攝像機,先在猴群經常出沒的地方隱蔽起來,等獮猴群自動上勾。這個辦法果然很靈。我們隱蔽在大仿栗樹下一動不動,等到東方日出時,睡了一夜的猴群果然到這里進早餐來了,先來一位“哨兵”偵察,他覺得沒什麼動靜,就吼了兩聲,它大概是在報信,說這里可以來,很安全,于是只有幾便來了幾十只獮猴,它們攀樹枝,摘野果,吃得津津有味,我們的攝像機便對著它們開機,因為攝像機有聲音,嗒嗒作響,所以剛好拍到兩三個鏡頭就被它們發現了,只聽見瞿瞿兩聲,一大群猴子便逃得一干二凈了。我們沒有拍到多的鏡頭,但畢竟拍到一二,總算沒有白跑。
    提到觀猴趣,可以到去腰子寨的人口處去看,那里每天有幾十只猴子到“猴園”進餐,非常好看。除此以外,還可以去索溪峪看。那里不但猴群多(20多群100多只),還建有獮猴園。這是湖南省科委在那里為研究獮猴的習性和繁衍后代而建的試驗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索溪峪還有一位馴猴專家,與獮猴打了30多年美稱。如要觀猴趣,只要“總猴王”唱一曲“猴歌”便把那些孫悟空的后代子孫召喚攏來了,真是一大奇聞。

3、狡黠的黃鷂子
    黃鷂子,身材很小,貌不驚人,不象猛虎那樣凶相畢露,但它十分狡黠、精靈。它嘴尖爪利,行動敏捷,本領高超,不但對一般的獸類敢斗,就是老虎也敢下手,所以,不管在哪個山頭,只要黃鷂子一來,許多野獸都嚇得毛發倒豎,渾身發抖。
    黃鷂子的行動十分敏捷。這它不但能攀藤附葛,上樹鑽穴,還能登山爬壁,跳躍起來連猴子也不是它的對手。它的絕招有兩點:一是集體行動,二是挖眼睛,扣吃五臟六腑。當它發現捕獲物時,一只黃鷂邊叫邊追趕,其余三五只便迅速布陣,設卡埋伏。等別的動物一進入它的伏擊圈便如利劍一般,一個鷂子翻身跳上去,先挖掉對方的眼睛,然后開腸破肚,吃五臟六肺。這樣再狡猾、再凶猛的野獸當眼睛被挖去,便成了盲人瞎馬,有技不能施展,只好剩下就擒,死路一條了,所以,連老虎、野豬、豹、狼、獅子都害怕黃鷂子。1981年冬天,本書作者曾在腰子寨天梯旁一個小岩殼里就親自目睹了一只獮猴被挖去眼睛、一片血肉模糊的慘狀。黃鷂子不僅捕捉獸類,就是飛禽也逃不脫它的爪。1982年秋,本書作者陪湖南省音樂家協會成員到金鞭溪一帶采風,就在跳魚潭旁邊的樹林里看到了一只剛不久被挖去雙眼、撕開肚皮的嘎嘎雞,身子還是熱的,羽毛上還沾有鮮血。這只嘎嘎雞被音樂家楚德新同志拾得,回來除毛一稱,還有四、五公斤,炒了幾盤,為我們下酒增添野味佳肴。據現場分析,這只嘎嘎雞就是黃鷂子咬死的。不過黃鷂子百獸都不怕,就是怕人。只要聽到人的說話聲,它就會逃之夭夭。

4、娃娃魚
    據科學調查考証,娃娃魚(書名“大鯢”)在我國有廣泛的分布。長江、黃河一帶,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福建、江西等十七個省(區)都有娃娃魚。武陵源景區內的幾條溪流,石潭以及寶峰湖、神堂灣都有分布。小的有一兩公斤、三四公斤的,大的十多斤甚至二十公斤的。
    娃娃魚是兩栖動物。嚴格地來說,娃娃魚雖然叫魚,其實它並不是魚,而是屬于兩栖綱的尾類。從歷史上生物進化來看,它是從水中生活的魚逐步演化成陸栖爬行動物之間的過渡類型。它用肺呼吸,有四腳,但它的肺發育又不健全,就和青蛙一樣,需要借助濕潤的皮膚進行氣體交換,以此來輔助呼吸。因此說,娃娃魚必須生活在水中和水域附近。
    大鯢,人們之所以把它喚做“娃娃魚”,是因為它有四條短而胖的腳,特別是前腳連同它的四個指頭一起,很象嬰兒的手臂,后腳又有五個趾,所以其形象娃娃,叫聲又類似小兒啼哭,故名“娃娃魚”。
    娃娃魚身體長得扁平,一般喜歡生活在山區水質清涼、石洞較多的溪流之中。它白天臥在洞中休息,晚上出來捕食,喜歡食魚、蛙、蝦、蟹、蛇以及昆虫。如果缺食,由于娃娃魚新陳代謝緩慢,十分耐飢餓,就是一兩年不進食也不會餓死。
娃娃魚繁殖后代十分有趣。雌鯢只去產卵,而雄鯢從打掃產房到護卵,育幾長大,全是做“父親”的事。為了不讓水沖走和敵害的侵襲,雄鯢等雌鯢把卵一產下來,就將卵帶纏在自己的身上,一直到卵出幼鯢直到它們能獨立生活才算盡到做父親的責任,然后才和兒女們分開。
    娃娃魚肉細嫩鮮美,營養豐富,是名貴食品,具有食用、科研、藥用三種價值,但它屬國家保護的二類動物,禁止亂捕亂殺。特別是在風景區內,更要好好保護。

5、紅腹腳雉(背水雞)
    在武陵源景區內,有一種被當地山民稱為“背水雞”的紅腹角雉,是一種珍稀飛禽。它羽毛華麗,色呈金黃,脖頸下面有一個水囊,是專門用來盛水的。紅腹角雉平常喜歡生活在高山峻嶺,只有口渴時才下溪喝水。它除了當時喝飽水以外,還要在水囊里裝上約1斤左右的水,帶在身上備用。它裝上一袋水,大約可以吃上四五天,等用完了又下溪盛水,所以,山民們都叫它“背水雞”的雅稱。有高山“小駱駝”的雅稱。
    紅腹角雉,屬雉科,在天子山、索溪峪和張家界的各個山上廣為分布,是風景區的一大奇觀。當它的水囊里裝足了水,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的,又美觀,又華麗,有一種笨拙美。它野性很強,無法家養。如捕捉后關在籠子里飼養,不管你對它如何照料得周到,天天給它美味都是空的,它會自暴自棄,不吃不喝,進行絕食斗爭,直至一命鳴呼為止。

6、紅腹錦雞
    紅腹長尾雉,又名紅腹錦雞、金雞,屬鳥類雞形目雉科,是我國的一種珍禽,在武陵源的3000座奇山異峰上也廣為分布。
    紅腹錦雞一般喜歡生活在高山草叢間,以松、柏等野果為食,它們膽小機警,單獨活動多,群居時間少。平時雌雄相隨,和睦共處,只有春天發情時,雄雞為了爭配偶,才展開搏斗。格斗時很是殘酷凶猛,一直斗得冠破血流,精皮力盡,一方甘敗下風,逃跑為止。失敗者逃走以后,勝利的雄鳥便閃開雙翅,梳洗羽毛,然后邀起一至二雌鳥悠哉游哉。雌鳥交配以后,便開始築巢產卵,一般每次產卵五至七枚,經25天左右的孵化才能出雛鳥。
    紅腹錦雞既可觀賞又是席上佳肴。它的羽毛可做裝飾品和羽絨。長尾雉毛可以用來唱戲,為京劇及其他劇種常用。紅腹錦雞的肉細嫩,味鮮美,很香,又是山珍野味的上品。

7、嘎嘎雞
    岩雞,又名嘎嘎雞,因叫聲“嘎嘎”而得名。岩雞與紅腹錦雞(金雞)不一樣,它羽毛一般成灰色,麻色,行動比較緩慢,顯得有些笨重。一般每只四五斤,大的也有七斤的。岩雞一般也是生活在高山峻嶺,喜食野果與小昆虫。
    岩雞的肉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如捕殺后,放鹽少許腌漬幾個小時,然后火炕湮熏一兩天再食,其味更香,是當地下酒的名菜。
    岩雞有一種特殊本領,就是能預報天氣,提前測出晴雨。清晨起來,如聽岩雞在山頂上“嘎嘎”大叫,又往山下飛,那麼這天會下雨,相反,如看到它往山上飛,便會天晴,這是憑當山民多年觀察所得,這里面的秘密,科學道理尚不得而知,有待進一步探索研究。

8、穿山甲
    穿山甲,又名鑽山甲(書名鯪鯉)因善于鑽山打洞而得名,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屬哺乳類甲目鯪科。這類哺乳動物在分類上獨成一個目––鱗甲目。
    穿山甲體型狹長,背面隆起,腹平面,尾寬,一般身長約50厘米左右。它遍身鱗甲披挂,約有鱗片500至600塊,它舌長爪利,但無牙齒,它腿小而園,耳朵很小,四肢短粗,前肢比后肢長,眼很小。它足有5趾,趾上長有利爪,中趾長達5厘米。它以食螞蟻為主,偶爾也食其他昆虫。
    穿山甲捕食方法有三:一是將善于伸縮的長舌頭伸出嘴唇外,置于地上,讓嗅覺靈敏的螞蟻爬滿舌頭,然后將舌頭突然一縮,便將貪腥的螞蟻全部吞入肚腹。二是將遍身的鱗片張開,同樣讓貪腥的螞蟻爬滿身軀,然后往水里一鑽。讓螞蟻見水浮出水面,然后舔食,一只不剩,三是破土打穴,搗毀蟻巢“連鍋端”,一齊吃下。除了這三種捕食方法,有時它也上樹尋找蟻巢,然后捕食。
    穿山甲平時雌雄相隨,洞穴而居。但只有夏秋發情時才雌雄交配,雌穿山甲約兩個月后分娩,每胎只有一仔。鑽山甲同貓頭鷹一樣,一般白天潛伏,夜晚出來捕食。它平常喜歡生活在山丘溫暖森林地帶,因為這類地區腐殖層厚,多白蟻,歷來有“破土將軍”與“地下尖兵”之稱。如捕捉后放在地上籠子里,稍不注意,它便破土而去,而且速度很快,每小時可挖掘進4至5米遠,一般人都很難趕上。只有一邊倒水一邊挖土才能捕捉得到。因為灌了水以后穿山甲被濕土裹住了身子,掘進速度就會大大減慢。否則,它就不辭而別,破土而去了。
    穿山甲兼有食用和藥用兩種價值,是一種益獸,素來有“森林衛士”之稱。因為它主要捕食嚴重危害森林的白蟻,故有保護森林的作用。其次,穿山甲還可入藥治病。明代藥物大師李時珍著的《本草綱目》,有明文記載,說鑽山甲的“鱗”可治惡瘡、瘋症,通經,利乳。是一種難得的良藥。

9、紅腳隼
    這種飛禽在風景區內不算多,但張家界林場時有發現。隼,是一種候鳥,俗名叫黑花鷂。
    紅腳隼是短距離飛行最快的一種鳥,據科學測定,它一般每小時飛行速度可達360公里,是飛行冠軍。這種鳥一般生活在山地、溪谷間,築巢多在崖壁之上的裂隙中,人跡罕至的地方,它築巢多用草莖和羽毛。它春天發情,3月下旬開始產卵,一窩可產3--4只。孵卵時雌雄共同負擔,但以雌鳥為主。孵卵期為28天。雛鳥要呆在巢內經父母1個多月的養育喂食,才告別父母,離巢而去,單獨生活。
    紅腳隼不僅飛行速度快,而且捕食的本領也很高。它以捕獲別的鳥類為食。這種鳥在捕獲食物時十分凶猛。連體積比它大的野雞也敢下手。它先用爪打擊,往往可以一擊就讓別的飛鳥昏倒從空中墜落,有的一次打擊未致死的,它又加快速度,連續出擊,飛到別的鳥上空再次打擊直至致命為止,場面驚險動人,非常好看。

10、紅蛇、白蛇、胡子蛇
    在蛇類動物中,我敢說武陵源景區,內的紅蛇、白蛇(又叫“玻璃蛇”)和胡子蛇是其它地方少見的。
    紅蛇,遍身鮮紅,只有兩只眼睛是暗綠色的。1982年夏,某地區師生來張家界林場舉辦夏令營,便在金鞭溪一堆草叢里看到過它。師生們當時圍觀著這一稀奇,驚嘆不已!
    白蛇(又叫“玻璃蛇”),它能栖息在樹上,也能在地下。它的細鱗片被陽光一照射,便閃出白色的光,所以取名叫白蛇或玻璃蛇。據目擊者說,這蛇不大,也不算長,一般只1米左右,見人不動,也不主動襲擊人,所以游人不必害怕。
    還有一種胡子蛇,也是一般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這種胡子蛇一般不大,也不主動傷人。主要是搗毀鼠巢,捕鼠為食,並能在一根葛藤上或鐵絲上睡覺。
    胡子蛇,它頭上長有一對胡子,約筷子一般長,常常起觸角作用。這種蛇不多,它為林場工人秦遠濃同志第一次首選發現。
此外,在景區內,還有五甲棒等幾種劇毒蛇,但一般路邊和林區內都少有,大家不必害怕。

11、鼯鼠––飛狐
    鼯鼠(俗名“飛狐”,也有的人叫它“飛鼠”),在武陵源四大景區經常飛行出沒,是一種比較珍貴的動物。鼯鼠體長3尺左右,尾長2尺左右,它身上的毛長得又長又厚,看起來與狐狸的尾巴差不多。它的前肢與后肢之間,長有一片薄膜,將前后肢連在一起。所以它能在山間和林中滑行,而且在滑行時能發出一種呼呼的聲音,所以山民們給它取了一個名字––飛狐,意思是會飛的狐狸。
    鼯鼠的飛法,與一般禽鳥大不一樣。它張開翅膀時,那四只蹼一齊擴展成“翅膀”。它不能往上直飛,只能往下平穩地滑翔,只能降落在草叢里。如要飛行,它只能先躥上樹,然后從樹梢上起飛,就這樣循環往復,達到遠飛目的。
    鼯鼠喜歡生活在林間樹洞里,一般習性是夜出捕食,白天伏在洞里睡覺。它捕食時,從樹上飛下來,突然襲擊,很是勇猛。
鼯鼠不傷人,但人在吊索攀岩采石耳或采其他藥材時,就要格外小心,因為鼯鼠有剪索的天性,它見到石壁上挂的繩索,往往用利嘴剪斷,會造成意外傷亡,所以,有經驗的山民在采石耳時,都格外謹慎小心,一個山頂上看索,一個吊索下去采石耳和其他藥材,一但發現鼯鼠––飛狐,便將它趕跑,以確保安全。

12、林麝
    提起麝,一般有林麝,原麝和馬麝之分,武陵源四大景區的麝,一般都屬于林麝,就是說,它們生活在林區里。
    麝,又名獐鹿、香獐、獐子、山驢子。屬哺乳類偶蹄目鹿科與鹿目科,它體積不大,身長一般只有1米左右,體重一般約10公斤到15公斤。它有前肢和后肢,前肢短,后肢長,蹄小耳大,頭上無角,這是它和鹿顯著的區別之一。
    林麝和原麝,馬麝一樣,其主要價值在于麝香。它是世界上制造香水和香精的天然原料,與靈貓香,海狸香、龍誕香合稱為四大動物香料。它除了一切香料的珍貴原料以外,還有珍貴的藥用價值,與羚羊角、犀牛角、牛黃齊名,又號稱四大動物名藥。因為麝香用途廣,產量又不多,歷來都被人們珍惜,還作為貢品獻給皇帝。唐朝詩人李商隱有名句:“有麝自然香,何必當風揚。”它還是出口創匯的搶手貨,只愁買不到,不愁賣不掉。
    麝香長在雄麝的腹部肚臍與生殖孔之間,形如一囊,所以名喚香囊,內有香腺,含麝香顆粒。林麝聰明機智,它完全懂得香麝的作用。比如,雄麝想求偶時,它便在石頭上磨擦幾下肚子,留下香氣,雌麝嗅到香氣合很快來到雄性身旁。如果雄麝因被獵人擊傷,它便先咬破香囊,讓香藥性散發,以免留給獵人。
    林麝一般在冬季發情交配,五、六月產仔,一般一胎產2至3仔,幼仔一般3個月左右便獨立生活。
    林麝同紅腹腳雉一樣,性情暴戾,有寧死不屈的秉性。當它被獵人捕獲時,異常憤怒,甚至撞岩自殺身亡。所以,無論是捕捉喂養或取它的香囊時,都要特別注意。

13、杜鵑鳥
    春未夏初,當你在風光區內瀏覽時,常常可以聽到“布谷!布谷!”的叫聲,或者叫“早種包谷!早種包谷!”這種聲音清脆、悠揚,非常悅耳動聽。山民們都叫它“布谷鳥”與“子規鳥”。相傳它是望帝杜宇死后的化身變的,百姓安居樂業,便主動讓王位給他,他自己不久就去世了。他死后便化作杜鵑鳥,日夜啼叫,催春降福,所以這種鳥十分逗人喜愛。
    杜鵑鳥雖深得人類喜愛,但鳥類中又認為是最不講情義的。因為它自己不會築巢,靠強占別鳥的巢產卵來繁衍后代。它產卵以后,往往采取偷梁換柱的辦法,以假亂真,將自己的卵與別的鳥卵混在一起,讓別的鳥來為它孵卵。它不但如此偷懶,而且還施出特殊的識別本領,殘酷地將別的雛鳥摔出支,留下自己的。因為它的雛鳥顏色大小與別的雛鳥極為相似,所以別的鳥類把它們當自己的后代喂養大,還不知道撫養的竟是“野種”!小杜鵑鳥在別的鳥類巢里一旦羽毛豐滿,連一聲道謝都不叫,便展翅飛走了,從這一點來說,杜鵑鳥又確是世界上無情無義的鳥。
    但杜鵑鳥又是抓吃松毛虫的能手(一只杜鵑鳥一小時能吃松毛虫100多條),故歸根結蒂它還是益鳥, 我們要愛惜杜鵑鳥,保護杜鵑鳥。

14、相思鳥
    多情的相思鳥,體態輕盈,羽毛華麗,色彩斑斕,嘴角鮮紅,喜歡成對成雙游玩,而且愛情忠貞不渝,如有一只受傷,另一只悲痛欲絕,如有一只被捕,另有一只情願前來送死,雙雙死在一起,以表示寧死也不分離。所以這種鳥為中國和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青年和男女喂養,並在結婚時將鳥籠子挂在洞房內,以此象征夫妻和睦恩愛、白頭到老。


在線預訂,要訂房、租車、聘請導游,找新華>>>
張家界導游網_中國張家界導游的網上家園_張家界旅游第一站 張家界旅游局投訴電話:8380193
新華網上咨詢預定熱線 0086-744-8362888 8362212 8362213 E-mail to: 熱線服務台      
天底下掙錢容易,難掙的是信譽!                        
Copyright © 33519.COM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盻ICP掘05001075瘍﹛﹛盻陓冪茠訧跡痐菴GOOWZH008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