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民族風情 - 禁忌 |
禁 忌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入國問禁,入鄉問俗。”每個民族乃至每個家族、每個行當,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禁忌內容,它既反映出一種充滿唯心迷信色彩的文化心態,又滲透著時代科學內涵 ,反映出民族間不斷邁向進步和融合的發展趨勢。 晨起見蛇喊“長虫”,談虎稱“大貓”,談鬼叫“ 矮騾子”。許多禁忌已成諺語。如出門選良辰吉日:“初一、十四、二十三、太上老君不下庵”;“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 ; “春來莫撿鷹打鳥,冬來莫揀汗手巾”; “上山莫撿麂,下河莫撿鯉” ; “ 除夕不吵口、不打小孩、不熄燈火;大年初一不講‘ 背時’話”;“爺娘的口,無量的斗”;“人滿三十六,喜的喜,愁的愁”。“三十六,接跟頭”。 故民間凡事總要回避“三十六”,就象外國民忌諱“ 十三”數。人滿三十六,土家人要做生祝壽沖煞過關 ;小孩不準玩鳥,說是長大手跳寫不好字(以此法護鳥);小孩不準摘未熟桐果子果,說是要得“癆病” (以此保護桐林);木匠的馬板坐不得,鐵匠的砧子 敲不得,閹匠的羊角吹不得,戲子的衣箱靠不得,乘船時“沉”字講不得;戲班子的人稱傘為“撐子”, 忌諱的是一個“散”字;掌墨頭忌諱一個“倒”字, 免得應照屋倒房塌。舊社會對婦女的禁忌最多,是封 建社會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現象。如婦女出門不準走在男人前面;婦女衣物涼在男人后里;四眼人(孕婦) 不準拉果木,不準給新娘鋪床;懷孕時不準打蛇,不能碰損門坎,不能釘釘子…… 一年之始聽到陽雀(杜鵑)叫時,如睡在床上或走下坡路準不吉利;大年節牲畜進屋,兆“豬家窮、狗來富、貓兒來了穿孝服”;野貉入屋,雞上樹,狗上屋,無災必有禍,不死脫層殼;夢清水要淚洗面,夢白布要戴孝,夢紅花喜盈門,夢小孩要防賊;夢雞、鳥、小魚有口角(吵架),夢水牛有財發,夢跳坎有病災,夢飛騰轉健康,夢上山有好事,夢下坡要背時 ,夢笑得哭,夢禍納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