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文化

沈鹏题字记

更新时间:2018-03-19 12:07:03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记得王小波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只特立独行的猪》,读时非常喜爱,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一只特立独行的马(因本人生肖属马的原因),因而工作几十年来多是在陋室与文字啊、书籍啊之类的打交道,而于人情世故倒是荒废了不少,更别提各类名家名人了。对于他们的成就,也只是心中敬佩得很,却怎么也没想到能与他们有交往。记得五年前写就大湘西演义》之初,曾有好友鼓动我一起怀揣书稿到大画家黄永玉处拜访,本想请他题写书名,可见到黄老忙个不停,身边又有人帮着挡驾,心下不忍去打搅,于是就打消了请其题字的念头。后来,“大湘西三部曲”的另两本书均未请人题字。
  
    2007年初,我写成长篇历史小说《传奇张家界》。寄到民族出版社,也没做请名家题字之打算。忽一日,接到该社汉文编辑三室覃代伦主任的电话,说他已请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为此书题写了书名。我颇为高兴而又意外,问他为何请到沈老这样的大名家题字的?覃主任告诉我,他是在九届二次全国政协会议上与沈老相识的,当时覃主任被抽调到此会新闻出版组当秘书,与沈鹏老刚好编到一个组,沈鹏老是副组长,覃主任是他领导的临时下属,所以就熟识了。《传奇张家界》出版不久,覃主任又发来短信告诉我,沈老近日又为《烽火南长城》和《走玩大湘西》两书题写了书名。我回短信请他转告,对沈老表示感谢。覃主任回短信道:“沈老身体一直不好,字题一幅少一幅,我在收藏,也为你添彩。”看到此信息,我不禁愕然,心里对这样一个还素未谋面之老人竟是十分心痛起来,这些字不题也罢,只愿沈老的身体能够健康起来。
  
    沈鹏先生在身体不好的情况下,竟然接连为我的这三本书题写了书名,这真令我大为感动。此事的促成,当然全靠覃主任的功劳。由于覃主任与他的交情,沈老爱屋及乌,才给了我的书题名厚爱吧。其实,我和沈老到至今还不相识,也未谋面。对于他的大名我虽早有所闻,他的作品听说是国内书画市场最贵最畅销的,一平尺一万以上呢,但他的字写得究竟如何,我也未敢妄评。因为书法方面,我是个门外汉。对沈老的身世及书法特点,我更没有什么了解。前不久,还是覃主任的父亲覃葛从北京带了一张《北京晚报》给我,上面有一版专刊,刊的是《沈鹏论草书16则(选摘)》,我仔细拜读,才知沈老先生的书法及理论功底了得!这里且选沈老论狂草的几条语录:
  
    “在各种书体当中,草书最能表现书写者的个性,所以前人曾有‘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的说法。”(《转益多师》)
  
    “倘将草书比为文字中的诗歌,旭、素便是诗歌中的屈原、李白,达到了浪漫主义的高峰。常言‘唐人尚法’,‘法’不仅指楷书,也包括草法,在一定意义上,越是狂放不羁的草书,越严格受制于自身法则。”(《探索“诗意”》)
  
    “草书的变化多端,追本溯源仍在‘一画’。把笔法置于书法艺术的首位,并不贬低结体的重要性,然而结体的价值只有在笔法的主导下才得以充分发挥。”(《进入狂草》)
  
    “虽然我写行草的年头也不少了,但我一直在想着一件事,就是我的行草书怎么能够做到古人说的‘气通于隔行’。气,草书的气,在每一行,不是孤立的独立的一行一行,而是怎么加以贯通。古人这么一句话,可以说,二三十年我都在想这个事。”(《书法的内外》)
  
    中国古人有言:“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人与其字与其文大概都是神韵相通的吧。我不懂书法,从这几条摘引的沈老论狂草的语录中,也仅敢大胆揣测沈鹏先生对狂草书法研究的理论很深厚,而于艺术的精神,沈鹏先生则是从心所欲而又不逾矩的。沈鹏先生不仅在狂草书法的理论研究上颇多独创,而且在身体力行的书法实践中也特色突出。民族出版社寄来沈老题字的书的那天,还是学过几年书法的子一眼看见,惊喜道:“居然是沈老先生给题的字!他的行书和狂草,可以说早已达到炉火纯青程度啊!”
  
    总之,能得到沈鹏先生亲笔题字者,不能不说是莫大的荣幸。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上一篇:神秘的蛊毒
下一篇:石栏杆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