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文化

乡村生活片断(五)

更新时间:2018-03-19 12:07:01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五)扯猪草
  
    我左手的食指上,至今还留有两道米粒长的疤痕,那是我小时在故乡砍猪草时留下的血印纪念。
  
    记得那时的生产队社员,除了参加集体劳动之外,家家户户还有一项喂猪任务,即规定每年要给国家送交一头“排购猪”,标准要达到每头60公斤以上。其时粮食不足,吃饭都成问题,喂猪缺少杂粮,更不像现在有专门饲料供应,于是养猪全靠吃杂草或拌点糠作食料。这样喂的猪长不快,猪草需求量却很大。每至春初,大地解冻,枯萎的野草才萌芽点点新绿,背着背篓,拿着尺来长的小挖锄的孩子,就在四处的田野里开始了挖猪草。地米菜、马齿苋、猪母娘藤、蒲公英、距齿草、米蒿子、娥娥肠等等,数十种草料,有的叫不出名字,都是我们家乡的猪草特产。其中娥娥肠是田野中长得最旺盛的一种猪草,特别是到了油菜花开季节,这种娥娥肠在油菜里长得最多。此时不用小挖锄,只需拿着背篓钻进油菜田中,顺着沟垄用手去扯那娥娥肠草,一厢油菜未穿头,就可能扯满一背篓。猪草扯完,往往要背到河边去洗一洗,将那泥块和粪污洗掉,然后背回家,将猪草用菜刀剁碎再用火煮成熟料,里面拌点米糠或麦麸之类,即可用来喂猪了。
  
    到了夏天,各种野草都长得茂盛起来,特别是山中的野嵩、葛叶之类比较多,这时扯猪草不用发愁了,只需每日拿了割谷刀,背着背篓到山野里走一趟,用不了多久,就能割回一背篓或加一麻袋猪草。
  
    到了秋天,万物进入丰收季节,这时猪草更多了。但冬天就要到来,猪的过冬饲料在这时备好。于是家家户户更忙碌起来。特别是收获红薯之时,往往都会将大量的红薯藤割回家,把薯藤砍碎,用大木缸、岩缸或挖个土坑把青饲料贮上,到冬天再一点一点给猪食用。
  
    一年四季,除了冬天之外,都需要费时去扯猪草,同时还要用菜刀去砍碎猪草,而砍猪草需要一定技巧,弄得不好,砍刀会伤着手指。当年,我左手曾两次被砍到食指节一侧,就是因为砍猪草时不小心才付出血的代价。在生产队出集体工的年代里,尽管家家户户为养猪费尽劳苦,每年的排购猪任务仍很难完成。有过年猪的人家也不多,许多人甚至过年都难吃一顿好肉。限量供应的一人几两肉票,有时也到不了社员手中就不见了。种田者吃不饱粮,喂猪者没有肉吃,这就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之特殊年代里的生活写照。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