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概况

英杰辈出 各领风骚(三)

更新时间:2018-03-19 12:07:10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第三节

    能工巧匠  才冠群伦
  
    湘菜大师——石荫祥
  
    石荫祥,湖南长沙市人,省劳动模范。十五岁加入长沙老店曲园厨下学徒,拜名厨史玉和先生为师,从此一生系于湘菜,技艺精进。长期在省委接待处担任烹饪主理和技术顾问,曾先后为来湘视察和工作的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华国锋、胡耀邦、王震、彭真、乔石等中央领导同志服务,备受称誉。七十年代以来,以继承传统、弘扬湘菜为己任,开始整理湘菜谱系。经十几年寒霜暑热,撰《湘菜集锦》等湘菜专著四部,文字近百万,得酬平生之志。1991年被省政府授予“湘菜大师”至高荣誉。
  
    湖南第一位湘绣工艺美术大师——杨应修
  
    杨应修(1912-1993),工业美术家,宁乡人。他创作设计的绣稿,达数千幅之多。主要作品有“三湘花烂漫”、“百鸟朝凤”、“狮”和“虎”等。有《杨应修画辑》、《白描花卉写生集》等画册出版。在1979年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上,被授予工艺美术家称号。1988年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是湘绣史上的第一位。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潘挚滋曾题诗,称赞他的作品“机参造化笔通灵,花鸟鱼虫俱有情。万壑千岩随心出,且容先生策杖行。湘绣天下久闻名,尺幅粉本苦经营。飞针走线有纤手,论功第一是先生”。
  
    绣制出世界最大湘绣的工艺美术大师——江再红
  
    江再红,女,1968年生,高级工艺美术师,大专,长沙市开福湘绣研究所总经理。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刺绣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湘绣美术刺绣工作,主要参与创作的作品((毛泽东一生走过的路》被毛泽东纪念馆作为国家文物永久性收藏;2004年绣制的双面绣《阴功轴》(整面积5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湘绣,在法国参展时,被誉为“惊世之作”;其作品《雄狮》曾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奖。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9币”荣誉称号。
  
    创湖南刺绣针法最多的刺绣大师——李静
  
    李静,湖南长沙人。她从1992年开始,根据不同图案的表现,新创了刺绣针法12种,她一人新创的针法数量竟然等于传统针法的六分之一。李静18岁时即以高超的刺绣技艺被选拔到湖南龙腾工艺服饰有限公司刺绣班,2006年被评选为湖南刺绣大师。李静开创的针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垒针”、“扁金银”和“包凸绣”,将传统湘绣的表现形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发明的“叠珠绣”更是对传统湘绣用材的突破,成为湘绣行业近百家企业中独有的一个新品种。
  
    最早关注庭湖湿地保护的摄影师——傅万泉
  
    傅万泉,1956年11月生,长沙人,自幼酷爱书法美术。1974年参军,1980年开始摄影创作并发表作品,1983年在新疆部队任专职摄影干事,多次立功受奖。1988年转业长沙,服务于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从事《湖南国际金融》杂志、《中行存汇》报美编等对外宣传工作。2005年至今为职业摄影师。从影20多年来,在《解放军画报》、《民族画报》、《中国摄影报》、《中国国家地理》、《博物》、香港《凤凰生活》等全国及省级报纸杂志发表作品2000多幅,先后有100多幅作品在国家级省级摄影比赛中获奖。在长沙举办了《荷韵》、《美丽家园庭湿地》专题摄影展。拍摄《湖南旅游》、《百里茶廊》专集和参与拍摄大型宣传画册10多册。国家一级摄影师,《湖南之最》特邀摄影师。
  
    中国花炮行业代表性传承人——钟自奇
  
    钟自奇,高级工艺美术师,被称之为“浏阳花炮之子”。2009年6月,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东信烟花集团董事长钟自奇榜上有名,成为国内花炮行业唯一代表人,也是浏阳第一个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的个人。他继承了发扬浏阳花炮传统产业和花炮文化,并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通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和努力,钟自奇及其所在公司在吸收传统花炮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创新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整个花炮行业的发展和花炮文化的广泛传播。
  
    新中国第一代“苗家女鼓王”——龙英棠
  
    龙英棠,1928年出生于吉首市,是公认的新中国第一代“苗家女鼓王”,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龙英棠跳鼓舞在全国出了名,1957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点名让龙英棠赴北京表演。在中南海怀仁堂,龙英棠参加了为毛主席等中央首长安排的专场演出。1958年,中南民族学院艺术系特聘她为客座教授,去武汉教授苗家鼓舞。
  
    湖南第一小生——张富光
  
    张富光,1957年出生,郴州人,国家一级演员,是目前湘昆界的领衔者,第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张富光扮相儒雅隽秀,表演沉稳大气。他巾生、武小生、翎子生、冠生、鞋皮生兼能,尤以小冠生、鞋皮生、武小生见长,经30余年舞台磨炼,蜚声海内外,被誉为“湖南第一小生”,中国昆剧界文武兼备的小生演员。代表剧目有《荆钗记》、《白兔记》、《追鱼记》、《苏仙岭传奇》、《一天太守》、《雾失楼台》等。其中《一天太守》在1987年还由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拍成昆剧艺术片《疯秀才断案》。
  
    三湘画坛一绝的玻璃吹画艺人——田儒龙
  
    田儒龙,出生于1938年,凤凰县城沱江镇人。他的玻璃吹画艺术既有国画艺术的凝重,又有玻璃吹画的潇洒;既有国画传统技法的继承,又有现代艺术的特色。平淡、凝重、深沉、虚实相间,形成了他玻璃吹画的鲜明特色。而今,他的玻璃吹画已成为三湘画坛一绝,享誉省内外,备受国内外名家的赞赏。他的玻璃吹画多次参加省内外及全国举办的工艺美术展览,并有多幅作品为中国画院收藏。
  
    华夏一绝的民间纸扎艺术家——聂方俊
  
    聂方俊,1936年生,凤凰人。聂从小受到父辈聂伯谋纸扎艺术的熏陶,仔细观察父亲纸扎各种生物的艺术形态,特别是聂氏纸扎狮龙的点睛之笔。聂伯谋退休后子承父业,集众家之长,出聂氏之新。制作出各类飞禽走兽、花鸟人物。神形备之,独树一帜,堪称华夏一绝。他的纸扎艺术已蜚声海外,作品也已漂洋过海。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家”称号。他的纸扎艺术为古稀之年的生活充满了欢乐,也为古老文明的边城凤凰增添了一道风景
  
    中国第一个剪纸博物馆的创立者——秦石蛟
  
    秦石蛟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的一个剪纸世家,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的副会长,曾组织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剪纸博物馆——华夏剪纸博物馆,其创研成功的“交织套色剪纸”已获国家专利。2004年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邀请赛上,他被评为“全国十大神剪”之一,新闻媒体称之为“剪神”。“无稿折剪”是秦石蛟剪纸的最大特点,他剪纸时从来不看稿子剪,而是在剪纸的过程中边折纸边剪,集民间剪纸和现代剪纸的技法于一体,把纸“薄、易、折”的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2000年7月,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人剪纸博物馆——华夏剪纸博物馆,位于望城县旺旺东路654号。馆藏作品1.5万件,包括全国历年出版的剪纸专著360部和20多个省市的民间剪纸、现代剪纸原作近万件,还有一批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镂空菊花石雕创始人——曹明珠
  
    曹明珠,1949年生,浏阳人,其祖孙三代都是菊花石雕艺人。他首创镂空雕,其手法随形遐想、着意于心,使菊花石雕作品或假形于物,或寓意于自然,一座座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菊花石雕工艺品高雅别致、玉洁晶莹。2004年成功创作了迄今国内最大的镂空作品《竹报平安》。2005年5月8日,其作品《岁岁平安》被省委书记杨正午馈赠给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2003年,获浏阳政府授予“闪烁在浏阳河上空的科技之星——能工巧匠”荣誉称号。
  
    砂石画的创始人——李军声
  
    李军声砂石画创始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湖南美术家协会会员。1963年出生于湖南省张家界市,他经过多年钻研所创立的砂石画是利用天然彩石、植物等不褪色的自然材料粘贴而成的一种新型画种。此画集国画构图、西画手法,熔版画、雕刻和盆景艺术为一炉,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真实感,又因其作画材料源于自然,无任何污染,所以有“绿色画种”和“环保画种”的美誉。他的砂石粘贴画已获国家专利权。
  
    砂岩画的创始人——陈楚华
  
    陈楚华,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1946年11月出生。砂岩画是陈楚华先生多年潜心钻研、独创而出的新画种,是中国旅游工艺领域的一朵奇葩,被誉为“环保画种”和“绿色画种”。砂岩画采用张家界天然砂岩、植物等纯天然材料,经过磨、洗、晒、筛、分、撒、刮等多种工序,完全按照古法精制而成,它集国画、西画、版画、盆景艺术于一体,具有很强烈立体感和特殊质感,被海内外收藏者誉为“土家艺术之魂”。2008年被评为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湖南饮食文化艺术出国表演第一人——李玉辉
  
    李玉辉,湖南双峰人,1984年入行,国家高级中式烹调技师、湖南省食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湖南省餐饮文化大师、湘菜文化代表人。湖南长沙通程国际大酒店餐厅行政总厨,擅长制作湘菜、川菜、淮扬菜。在通程国际大酒店任职期间,曾多次接待中央领导、重要外宾来湘的用餐宴席及VIP出品接待,一致受到好评。2005年由国务院侨办组织的“中华四大名厨”之一到北欧四国进行厨艺表演达二十余天,深受外国友人和侨胞称赞,为中华饮食文化艺术赢得了荣誉,是湖南餐饮界出国表演时间最长、国度最多的人。
  
    最早将湘莱“农家乐”场景模拟引入星级酒店的实践者——王大明
  
    王大明,1966年4月出生,株洲攸县人,中国国宾馆协会副主席、湖南十大经营管理专家之一、高级烹饪技师、中共湖南省委接待办公室蓉园宾馆现任总经理,是湖南最早将湘菜“农家乐”场景模拟引入星城湘汇大酒店的实践者,其经营场景逼真,人气火爆,一时引起强烈轰动,由此肇始了湘菜“农家乐”在星城的发展。
  
    最早提出创建湘莱研究机构的烹饪大师——任伟政
  
    任伟政,1961年11月出生,常德汉寿人。中国烹饪大师,全国烹饪协会会员,湖南烹饪协会理事,湘菜文化代表人,湖南省食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第一、二、三、四届中国湖南山乡美食文化大赛现场总监、评委。是最先策划和提出创建湖南湘菜研究所的烹饪大师,现任湘菜研究所总经理。1990年,获第一届旅游系统服务技能比赛一等奖,并被授予“湖南省技术能手”称号;1993年获全国第三届烹饪大赛两枚银牌;1997年湖南省第三届烹饪技能比赛获一金两银;1999年获全国第四届烹饪大赛金铜奖牌各一枚。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