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概况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概况——地理环境(一)

更新时间:2018-03-19 12:07:59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第一章 地理环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中国东西部结合部。这里历史悠久,山川险峻,物产丰富,地灵人杰,民风古朴,越来越引起世人的注目。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湘西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渝、黔边区。现辖吉首市和泸溪、凤凰、古丈、花垣、保靖、永顺、龙山县1市7县。东北边的龙山、永顺两县与湖南省张家界桑植县永定区交界,东南边的古丈、泸溪、凤凰3县与湖南省怀化市沅陵、辰溪、麻阳苗族自治县3县相邻,西南边的花垣县与贵州省铜仁地区松桃苗族自治县相连,西北边的保靖、龙山两县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宣恩县接邻。地理坐标为北纬27044.5’——29°38’,东经109°10’-110°22.5’。地处中国西南交通要塞,水陆交通便利。

  二、地质地貌

  地质出露地层自中元古界冷家溪群至新生界第四系,除石炭系缺失外,大部层序完整,分层标志明显,沉积类型复杂,横向变化显著,过渡特色突出。岩石类型以碳酸盐岩为主,次为碎屑岩和浅变质岩,火成岩偶见。侵蚀、溶蚀、剥蚀作用强烈,断裂构造较发育,导致山体切割厉害,起伏落差大,岩溶发育,溪谷纵横、密度大,耕地零碎,土壤差异性大,工程地质复杂。

  地貌州域地处于云贵高原北东侧与鄂西山地南西端之结合部,属中国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第二阶梯之东缘。武陵山脉由南西向北东斜贯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可分为西北中山山原地貌区、中部低山山原地貌区、中部及东南部低山丘岗平原地貌区。最高点龙山县大灵山,海拔1736米;原最低点泸溪县上堡乡大龙溪出口河床,海拔97.1米,五强溪电站建成蓄水后,最低淹没线为108米;平均海拔800—1200米。有海拔1600~1500米、1300~1200米、1100~1000米、900~800米、600~500米五个夷平面。整体形态是一个以山原山地为主,兼有丘陵和小平原,并向西北突出的弧形山区地貌。

  地貌分类按地貌形态可分为山地(包括中山、中低山、低山三类)、山原、丘陵、岗地和平原。按地貌成因及动力作用性质可分为构造地貌、岩溶地貌、侵蚀地貌、剥蚀地貌、流水地貌、重力地貌和冰川地貌7个类型。中山,主要分布在州境西北部和东部;中低山及低山,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山原,主要分布在凤凰县腊尔山一落潮井、花垣县吉卫、龙山县八面山等地;丘陵,主要分布在泸溪县浦市一合水一带;岗地,分布于溪谷平原和不同台面的溶蚀平原附近;平原,分为溪谷平原和溶蚀平原,面积较大的有泸溪县浦市平原,龙山县城郊平原,花垣县团结至三角岩、龙潭至排吾,凤凰县黄合至阿拉一带的平原。

  地貌分区 按地貌成因及动力作用性质可分为:湘西北褶皱侵蚀溶蚀山地貌区。位于沅麻盆地以西,包括龙山、永顺、保靖、古丈、花垣全境,吉首、凤凰大部。处于云贵高原北东侧与鄂西山地南西端结合部,海拔200—1736米,沟谷狭窄深邃,坡度30~50度。出露岩层,以古生界至中生界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为主,次为元古界浅变质岩。经武陵、燕山等多次构造运动,华夏系、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发育,呈现向北西突出的弧形地貌,归属于武陵、雪峰弧形构造范畴。该地貌区山高而多,气候温湿,降水量充足,侵蚀、溶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沅麻丘陵谷地地貌亚区。属于湘西断褶侵蚀剥蚀山地貌地区范畴,位于武陵山与雪峰山之间的沅麻凹陷盆地之内,为沅水干流低山、丘陵谷地部分。此盆地为复式向斜谷地。南西段呈北北东向,自泸溪县境转为北东向,形成向北西突出的弧形谷地。向斜两翼开阔,倾角约10度。从边缘到中央,可分为外围山地带、边缘丘陵地带、中央沅水谷地带。此地貌区光、热、水、土条件好,适宜发展农业生产。但山体破碎,沟谷密集,侵蚀、剥蚀作用强烈,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三、山川河流

  山岳 由南西至北东走向的武陵山贯穿州境龙山、保靖、古丈、永顺等县,其支脉绵延全境,构成奇峰竞秀,气势磅礴的武陵山系。境内主要支脉分为三支:北支为保靖白云山、龙山八面山,连接桑植八大公山、石门壶平山一线,逶迤于湘、川、鄂边境;中支为永顺大米界,紧连张家界市朝天观、张家界;南支为凤凰腊尔山、永顺羊峰山并张家界天门山一线为主脉。三支余脉,均没于庭湖平原。较高山峰有:大灵山,在龙山县北部,略呈东北一西南走向,长38公里,主峰海拔1736米,为州境最高峰;洛塔界,在龙山县中部,由两列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平行山组成,长35公里,宽5公里,最高峰海拔1409米;八面山,在龙山县西南部,南北走向,长40公里,最宽处5公里,最高峰海拔1414米;羊峰山,在永顺县东部,东北一西南走向,面积33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438.9米,为该县最高点;永龙界,在永顺、龙山两县边境,南北走向,长28公里,最高峰海拔1048.7米;白云山,在保靖县西北部,东西走向,长7公里,宽4.5公里,最高峰海拔1320.5米,为该县最高点;吕山,在保靖县南部和吉首市西北边境,东北一西南走向,面积35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227米;高望界,在古丈县东北,东北一西南走向,长7公里,宽5公里,最高峰海拔1146.2米,为该县最高点;莲花山,在花垣县西南部,东北一西南走向,面积24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197米,为该县最高点;莲台山,在吉首市西部,最高峰海拔964.6米,为该市最高点;八公山,在凤凰县、泸溪县边境,面积15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059米;腊尔山,在凤凰、花垣县边境,东北一西南走向,为高山台地貌。

  河流有大小溪流1000余条。干流长度大于5公里、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河444条,密度40平方公里/条。水系主要属沅水水系。主要河流为沅江及其支流酉水、武水。

  沅江,发源于贵州省都匀县云雾山鸡冠岭,于常德市德山人庭湖。干流从泸溪县浦市镇入境,流经浦市镇、白沙镇、武溪镇会武水,下流至大龙溪出境,过境里程45.5公里,州境流域面积1158平方公里。沅江航运较为便利,水资源丰富,在下游怀化市沅陵县建有五强溪电站。

  酉水,是沅江的最大一级支流。北源发源于湖北省宣恩县酉源山,往南迂回蜿蜒于鄂、湘、渝边境;南源发源于贵州省松桃县山羊溪。南、北二源在重庆市秀山县石堤汇合后,由西向东横贯州境龙山、保靖、古丈、永顺县,一路吸纳洗车河、花垣河、泗溪河、猛洞河、施溶溪、白溪、古丈河等,至沅陵县汇人沅江。酉水干流在州境长度为222.5公里,流域面积9098平方公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28万千瓦,可开发量94万千瓦。在干流上已修建的电站有怀化市沅陵县的凤滩电站和保靖县的碗米坡电站。

  武水,是沅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花垣县老人山、火焰一带。至大龙后流入吉首,称峒河,会万溶江,至河溪会沱江,始称武水,在泸溪县武溪汇人沅江。武水干流长141公里,流域面积3676平方公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1万千瓦,可开发量8.9万千瓦。

  另有永顺县的杉木河等属澧水水系;凤凰县的苏马河、泸溪县的踏虎溪等属辰水一绵江水系。

  有较大溶900余个,暗河187条,地下水总量31.5亿立方米,占总水资源量的23.7 010。

  州境水资源丰富,核算总水量为132.8亿立方米,占湖南省总水量7 010左右。水力资源总蕴藏量179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137.2万千瓦。水质较好,pH值适中,中等矿化度,离子总数不高。

  四、土地土壤

  全州国土总面积1. 5462万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的7010。其中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81. 5%,丘陵占10. 3%,岗地占2.5%,平原占4.1%,水面占1.6%。海拔300米以下土地占总面积的8.9%,300~500米占27.9%,500~ 800米占41.7%,800米以上占21.5%。2005年底耕地面积为132.42千公顷,森林面积为653.2千公顷,森林覆盖率61.5%。

  根据1978-1985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州境(含大庸桑植县,下同)土壤母岩有7种,主要为石灰岩,1072千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0. 2%;次为板页岩、紫色砂页岩、砂岩;另有
少量面积的河流冲积物、第四纪红土、花岗岩。

  土壤分为水稻土、潮土、红壤、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等7个土类,21个亚类,88个土属,261个土种。水稻土亚类呈阶梯式分布,从山坡到谷地,依次为淹育型水稻土一潴育型水稻土一潜育型水稻土一沼泽型水稻土。旱土和山地土壤,随海拔高度而变化,海拔500米以下为黄红壤,500~1000米为黄壤,1000米以上为山地黄棕壤。耕地耕作层大于15厘米的稻田和旱土分别占其总面积的67.4%和68.3 010,有利于作物生长。山地土层厚度大于40厘米的占78. 20/0,有利于木、果、药和牧草的生长。

  稻田、旱土、山地土壤中质地好的壤土分别占其总面积的60.84%、60.43%和56.91%;质地较好的沙壤土和黏壤土分别占37. 96%、34. 87%和38. 280/0。土壤酸碱度(pH值)以酸性为主,分别占其总面积的54.57%、47.74%和71.94%,中性土壤分别占27.01%、36.76%和22.09%,酸性土和中性土都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土壤有机质稻田以含量2%~2.99%的中肥田居多,占44.41%;旱土、山地土壤以含量小于2%的瘦土为多,分别占45.47%和40.46%。土壤全氮稻田基本上为丰和中等,含量缺乏的极少;旱土、山地土壤全氮含量缺乏,分别占1/5和近1/3。土壤速效磷(五氧化二磷)缺乏,速效钾(氧化钾)适中。

  五、气候特征

  湘西自治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半年受夏季风控制,降水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冬半年受冬季风控制,降水较少,气候寒冷干燥。既水热同季,暖湿多雨,又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降水总量适中。光热水基本同季,前期配合尚好,后期常有失调,类型多样,主体气候明显。

  气温受区域性影响。根据资料统计,1961-1990年海拔500米以下农耕区年均气温15.8—16.9℃;其他区域东高西低,南高北低。1996-2000年,年平均气温在16.2—17.O℃之间。2004年平均气温为16.5~17.5℃,较常年偏高0-5~0.8℃。极端最低气温-4.7℃,极端最高气温37.8℃。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4.4℃以上;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7.3℃左右。

  年平均太阳辐射能为3724~4091兆焦耳/米,日照时数呈正常偏少趋势,并且南多北少,东多西少。1961-1990年统计平均在1219—1406小时,1996-2000年在919.7~1405.2小时,2004年在983~1395小时。泸溪最多,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406小时;龙山最少,平均1219小时。无霜期显长,在250~294天之间,主要农耕区无霜期在271~ 294天之间。

  平均降水1290—1600毫米,主要集中在春夏雨季。

  风向受大气环流影响,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东南风,有时受印度洋暖流影响,出现西南风。年平均风速0.9~1.8米/秒,最大风速10米/秒,出现在龙山、古丈、凤凰。海拔越高风速越大。

  全境气候类型多样,主体特征明显,在垂直方向上,随海拔的上升而气温递减,雨量递增,每上升100米年平均气温递减0.55~0.6℃,雨量递增30~50毫米,日照减少,无霜期缩短5天,喜温作物生长期缩短6.5天。在水平方向上,南向坡或开阔地形光照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而北向坡或峡谷山涧则反之。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