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资讯

十年扶贫路浓浓帮扶情

更新时间:2017-12-09 12:54:44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划子溪、岩桥、黄莲……对于慈利县政府办的每一位同志来说,是一个个亲切而又熟悉的名字。自被确定为政府办建整扶贫村以后,这些村就成了他们割舍不了的牵挂。那里的村班子需要强化,那里的自来水需要接通,那里的产业户需要帮扶,那里的孤寡老人需要救济……十年扶贫路上,慈利县政府办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篇篇情系扶贫、热情帮扶的绚丽乐章。

  “给钱给物不如有个好班子,班子得力了,制定的规划、安排的工作才能顺利落实。”
  2000年3月,慈利县政府办建整扶贫工作组正式进驻三合口乡划子溪村。为尽快摸透村情,工作组走遍了全村各组各户,通过大量地走访调查,工作组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在他们看来,这个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欠缺的村,只有走“依托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的路子,才能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周详、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扶贫工作总体规划和分年度扶贫计划出台了。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实现扶贫计划和目标,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村级班子涣散、工作不力的问题。很快,在三合口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对村支两委班子进行了调整,新选出的村支两委班子具体责任更加明确、更加细化,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为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组严格按照“五个好”的标准建设村党组织,完善各项村级管理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使他们成为开展农村工作的主心骨。据统计,在三年时间内,该村共召开民主生活会6次,新发展党员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班306人次。针对以前村级财务混乱的问题,工作组还积极推行村务公开,成立了党员、组长、群众代表组成的理财小组,村级财务工作逐步走入了规范化轨道,群众对此很满意。
  在工作组和村支两委的努力下,扶贫规划一步一步得以落实。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昔日的烂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样板村,村党支部连续三年被乡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全村9个组有8个通了公路,群众喝上了干净清洁的自来水,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2000年的900元增加到1300元。
  据了解,棋盘、岩桥、黄莲等村的党支部在慈利政府办和各乡党委的指导下,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转变,作风改进了,威望提高了,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增强了。

  “为老百姓办事,只能实打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要尽快改善村里的基础条件!”
  2007年3月,慈利县政府办扶贫工作组进驻零溪镇岩桥村。岩桥村地处五雷山脉的插旗山下,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由于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住在这里的村民大多依山而居,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平淡日子,收入主要依靠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传统农作物,人均年收入还不到2000元。
  如何改变岩桥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成了摆在工作组面前的一道难题。“路不通,想脱贫致富也没半点办法。”年近七旬的老村支部书记一语点破了困扰岩桥村发展的最大症结。是的,多年来,由于村道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民饱受其害,有时辛辛苦苦忙活了大半年,农作物运不出去,也没有人过来收购。村里也想过要修路,但面对巨额的资金,却无可奈何。
  面对巨额的修路资金,他挤出时间,带领工作组的同志跑项目、跑资金,在资金不够的情况下,他又发动全单位的同志捐款,短短的两个月时间,120万元的村道整修、硬化资金硬是全部筹措齐了。在工程建设期间,工作组的同志更是日夜坚守在工地上,不疏忽一个细枝末节。工作组组员张俊为保证村道施工质量,天天吃住在工地,及时处理各种问题,六个多月时间里,他走烂了三双皮鞋,不仅保证了工程如期完工,还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许。
  饮水困难一直是岩桥村的“老大难”问题,喝水靠肩挑,且一到夏天就遭旱,有时一天都挑不到两担水。工作组根据地形特征,多次与村干部爬上1200多米的高山选水源,与水务局等部门的同志现场勘探地质,研究制定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方案。通过努力,共筹措资金18.5万元,新建蓄水池2个,架引水管道8600多米,解决了600余村民的饮水困难问题,全村80%的农田都可以利用此工程进行灌溉。
  “而今,岩桥每家每户都通了路,人人都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这离不开党中央的好政策,更离不开县政府办派来的好工作组啊!”村民感慨这些变化,心里像吃了蜜似的甜。
  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县政府办扶贫工作组共投入扶贫资金456.1万元,新修、整修村级公路56.9公里,新修蓄水池5个,铺设水管20100米,修建水渠8100米,整修坝塘6个,解决了1800余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先脱贫,后致富,群众走上了宽阔的致富路,我们心里也就满意了。”
  黄莲村位于五雷山半山腰上,由于地处偏僻,耕地又少,群众生活较为贫困,是慈利县有名的贫困村,2009年被确定为慈利县政府办的对口帮扶村。
  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如何来破解农民增收难,让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好房子住,过上富裕幸福的日子呢?工作组给黄莲村群众指出了“抓特色、强产业、促增收”的路子,以求建立村民致富的长效机制。
  黄莲村属丘陵山区,适宜种植经济果木,工作组根据村民的种植习惯和市场需求,筹资24万元,规划高产油茶500亩,实施柑橘品改50亩,新扩建“南丰2号”柑橘园40亩。为了引导农民进行科学种植,工作组为村里请来了农业专家开展授课,又专程从石门购回了10盘科技光碟。通过近两年的精心培管,柑橘园已开始受益,仅柑橘一项,一年就可以为村里增收20多万元,这已远远超过了传统农作物的收入。
  工作组在帮助黄莲村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还积极引资引项目,促进村级经济的提质升级,为农民拓宽致富门路。
黄莲村是通往五雷山景区的必经之路,工作组引导村民发展起了农家乐,建好了香纸、鞭炮、纪念品一条街。目前,该村已发展农家乐2家,提供就业40人,年创收150万元。工作组还经过多方联系,促成了唯有山泉公司利用优质的地下水,开发“二天门山泉”,目前,这个项目进展顺利。据市场分析,该项目前景看好,黄莲村每年还可以从公司拿到红利2万元左右。
  “先脱贫,后致富,群众走上了宽阔的致富路,我们心里也就满意了。”这是工作组同志常说的一句话。十年的扶贫路上,工作组总是用实际行动兑现着他们的诺言。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