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资讯

母亲河的颂歌

更新时间:2017-12-09 13:02:06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湖南词作家金沙自20世纪80年代初挥笔创作以来,文思泉涌,诗情奔放,创作了一些很有影响的歌词作品,出版了《阿妹出嫁》、《我的张家界》歌词集和作词歌曲集《绿色的旋律》(与李木生合作)等著作,近些年又创作了许多优秀新作。如果说他在张家界工作十多年并获得丰硕果实的话,那么不断探索的他现在又一次进入更加灿烂的收获季节。
词家曾宪瑞先生曾说过:“一首好的歌词应当带有音乐特色的文学美和闪耀文学光彩的音乐美,集音乐美与文学美于一身,谱曲能唱,离曲能赏。”金沙的歌词具有这一特质,立足高远,视野开阔,注重融古今诗情画意于一炉,力求音乐美、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当年他创作的《我的张家界》、《阿妹出嫁》就属于这样的好作品。因此,获得了作曲家们的青睐与赏识,乐于为之谱曲,歌唱家们也乐于演唱。他新创作的《美丽湘江》不仅在由湖南卫视播出的湖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湘江颂》晚会上演唱,而且在中央电视台《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电视直播行动——为祖国喝彩》文艺节目展播中也演唱了,得到了音乐界和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和赞扬。
成功的作品,无不渗透作者创作所付出的艰辛,无不饱含着作者的无限激情与智慧。金沙说:“我的每一首歌词都是倾心倾情而作,写完之后,要瘦下一层肉,《美丽湘江》就是这样诞生的。”
2008年“礼赞湘江”全国歌曲征集启动,因工作关系,金沙原本不打算参与本次征歌创作,后来在领导的催促下,他才欣然动笔。可是,面对如此重大的题材,选择什么角度来写呢?他陷入了久久的沉思:要写好湘江,必须读懂湘江。于是,他翻阅了古往今来有关湘江的史料,阅读了《千年长沙》等大量文史著作,深深感悟了湘江这条母亲河丰富的内涵。为了更好地将主题思想化为形象的歌词,他曾多次深入湘江流域,感受生活,感受并领悟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他创作了《绣湘江》、《故乡河》等歌词作品,并传给作曲家孟勇谱曲。孟勇来电说:“请我谱曲的六七十首应征歌词都是赞美湘江辉煌历史的,没有一首是歌唱湘江的今天和明天的,希望你写一首具有新时代意义的作品。”心有灵犀一点通,金沙意识到湘江正面临长株潭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启动后的最佳发展机遇,“两型社会”为湘江指明了前进的航向。站在今天的制高点,背对历史,面向未来,为湘江献上一支美丽的颂歌,需要非凡的目光、胆识与才情。为了歌颂好这条母亲河,金沙苦苦地思索了一个多月,后来在湘江三桥守望了两个星期天,终于写出了《美丽湘江》的歌词。写好后立即传给了孟勇,孟勇看后十分高兴,立即打电话说:“很好!”便通宵达旦为之谱曲。歌曲《美丽湘江》诞生了,并获得了金奖。
歌词《美丽湘江》具有独特的艺术品质,堪称情感真切,意象壮美,语言凝炼的典范。歌词开头两句描绘出“芙蓉绽放,大雁飞翔”多姿多彩的画卷,展示了其动态美。接着,作者由近而远,极目远眺,绘出滚滚湘江,百舸争流,千里好风光的美景。“鱼米飘香”一句写出了母亲河流域丰收富足景象。“湖广熟,天下足”,繁荣富强的祖国不也正是一片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么!
湘江以甘美的乳汁哺育了历代的优秀儿女,陶冶、造就了一代代文学大家和英雄将帅。“锦绣文章”四字涵盖了自楚辞汉赋唐宋华章至毛泽东诗词等的人文景观,正因为美好的大自然的陶冶,历代文学艺术的熏陶,人们具有丰富的情感世界与精神世界,孕育了多情“湘女”。 “湘女情意长”使人联想起湘夫人娥皇、女英湘江殉情的传奇故事,想起开慧烈士的坚贞不屈等感人史实。她们给这片灵山圣水涂上了神奇悲壮的色彩。在这种精神的感染下,当今湘江儿女的精神世界与情感追求,同样感天动地。诸如巾帼领袖蔡畅、作家丁玲、歌唱家宋祖英等等,他们都是喝着湘江水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她们美丽聪慧,才情横溢,赢得了美誉,成就了湘楚大地多美女、多才女的美谈,成为了母亲河的光荣与骄傲。这里的“湘女”也可以推而广之,理解为千千万万的潇湘儿女。“英雄美名扬”紧连上句,构成全歌词的中心思想,集中展现湖湘大地,英雄辈出的绚丽诗篇。无论是屈原、贾谊、杜甫、柳宗元等一代代文豪,还是曾国藩、左宗棠等一辈辈文臣武将,他们的足迹遍及华厦大地,他们的事迹已融入了历史的长河,他们都魂凝湘楚。就是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新中国开国领袖将帅,也无不是吮吸母亲河湘江的乳汁与养料,走上胜利之路,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丰功伟绩。当今袁隆平又何尝不是畅饮湘江水成就了“世界水稻杂交之父”的伟业呢?他们“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创造着人间奇迹,推动着历史前进。这便是母亲河湘江的灵魂!这便是母亲河孕育的潇湘儿女的灵魂!她是美丽的,她是永恒的!必将一代一代发扬光大,永远流传,成为今人和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不难看出,这一部分语言凝炼,概括力强,意象壮美,气势不凡。
歌词第二部分,作者立足高远,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既有对当今美丽湘江的礼赞,又有对未来前景的展望。
作者采用重复的修辞手法,反复吟唱,表现自己对美丽湘江挚爱之情和由衷赞颂,收到了以情动人的艺术效果。接着作者一连用了四个“绿色”,可谓浓墨重彩描绘出“绿色湘江”、“绿色长沙”、“绿色湖南”的自然美,环保美。同时,以“绿色”象征整个湘江流域乃至整个湖南充满了蓬勃生机。而后面的“绿色的晨雾拥抱红太阳”更是别开生面,大地上的郁郁葱葱——“绿”将晨雾也染“绿”了。在这里,从地上的“绿色晨雾”到天上的“红太阳”,一近一远,一绿一红,对比强烈,画面光彩夺目。足见作者观察生活,独具慧眼;描写景色,独具匠心。
歌词结尾,站得高,望得远,气势磅礴。“绿色的春潮奔向大海洋”不仅写出了湘江一泻千里,奔流入海的雄浑气势,而且满怀热情颂扬了湘江流域工农业生产如春潮滚滚,“两型社会”宏图大展,奔向世界,奔向未来,向着远大目标奋进的波澜壮阔的前景。这一句耐人寻味,可说是对全词的升华,收到了感人心魄的艺术效果。这与金沙“吃透”湘江的理念是分不开的。
金沙是一位十分勤奋的词作家。已逾不惑之年的他,也像母亲河湘江一样,正向着远大目标前进。
(作者彭诚系国家一级文学创作,原《理论与创作》执行主编)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