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资讯

让张家界更美,我们需要学习

更新时间:2018-03-19 12:52:54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半年时间的韩国研修,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开阔了视野。同时,我深入观察、思考,结合我国和本地实际,深切地体会到了韩国在精神文明建设与农业发展建设上的可取之处。
.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美好家园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韩国的自然环境令人羡慕。在韩国各地行程近2万公里,羡慕最多的,不是韩国的经济发展成绩,而是处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干净整洁、生态优美、空气清新。除了个别石头山,几乎每个山头都是树木茂密,民众宁愿花高价进口木材也不上山砍树。
  相比之下,我国很多地方森林覆盖率低,从卫星上看中国,国土是大片黄色,令人触目惊心。在城市、乡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极少数地方甚至臭不可闻,生活、生存环境恶化。可以说,前几十年中国粗放式的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的环境、资源代价,就是风景如画的张家界,也有少数地方出现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现象。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社会的发展,都迫切需要我们下大力气保护好自然环境,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为人民群众和后代创造一个宜居环境。
■构建人与环境的和谐
  到过韩国的人,都说韩国十分干净,生活在韩国,一个简单的例证就是可以一、两个月不用擦皮鞋。我体会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居民环保意识强。我到过的地方,一般很少看到垃圾桶,也很少看到保洁员,大家自觉地维护环境整洁,没有人乱丢、乱扔、乱吐,在公共聚会活动后,自觉把所有垃圾带走,丢到指定的位置。除固有的环保工人外,也会有很多热心人、志愿者帮忙收捡垃圾,即使在车站等流动人口很多的公共厕所,都很干净、备有厕纸。二是环保设施和规章制度完善。建有完善的地下污水管道系统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居民生活用水通过地下水道集中后,经过多次生物化学处理,达标排出。三是垃圾分类细化,细分为塑料类、纸盒类、铁制类、玻璃类等16种,生活垃圾部分再分后用于养蚯蚓等,少数不可再利用垃圾才直接焚烧或填埋。
  韩国的做法对于我国特别是张家界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要建设世界旅游精品,成为世界旅游胜地,前提就要把张家界的每个地方都保持整洁、干净,下大力、苦力维护好公共环境。
■构建人与人的和谐
  在韩国,人与人之间讲究明礼诚信,关系总体很和谐。一是国民整体收入较高,人均纯收入相当于人民币20万元左右,城乡收入差别不大(2010年统计的数据,韩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差不多相当于城镇居民的75%左右),就业充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基本没有就业难、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的情况。二是居民整体素质较高,社会总体秩序良好,人人遵守交通规则,车多而有序;治安情况良好,犯罪发生率低;金融诚信度高,刷卡购物有时不用输入密码,仅签字即可;银行开放式办公,没有防盗窗或者防弹玻璃阻隔。三是韩国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推行了城乡居民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为鼓励农民到65岁后把地交给更有能力的人耕种,国家每年每公顷地给农民300万韩元土地补助,一直给到死亡为止。同时韩国农村和城市在公共救济和社会福利上也是统一的,基本没有城乡差别。每个市、郡设有疗养院、残疾人诊疗中心、女性会馆及残障儿童康复中心等,每个村都有敬老堂,对老弱病残及妇幼等弱势群体的保障投入很大、措施全面、效果很好。
  相比较之下,我国的国民享受到的民生保障跟韩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矫正政府行为,消除社会不同阶层的不满、隔阂和对立情绪,凝聚民心,引起共鸣,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形成社会共同体,是一项综合、庞大、复杂、科学的系统工程。
.加快新农村建设. 促进均衡发展
  在韩国生活期间,感受差距最大的,不是城市、景区,也不是经济、科技,而是农村、农业、农民。韩国2010年农民总数约350万人,占总人口的7%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人民币15万元左右,城乡收入差别不大(2010年统计的数据,韩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差不多相当于城镇居民的75%左右)。韩国的新村运动开始于上一世纪 70 年代初,成效十分突出,如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居住与生活环境大大改善,农民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教育深入民心,城乡差距并不明显。总结起来,有几个特点:
  协会等组织十分发达。各地以农协为龙头,各个行业都有协会,比如水稻、梨、柑橘、渔业、大蒜、青梅、牛、绿茶等等,协会在宣传培训、技术服务、农产品统一购销、资金支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村基础设施十分完备。水泥路、改性沥青路通到村、组和每个农户,水利、供电、通信、垃圾及污水处理等生活服务设施完善,机耕道都是水泥路面,延伸到每块田地。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很高。在以山区为主的韩国农村,农业生产基本全面实现机械化,郡(区县)里专门的农机中心,为农民提供农机租赁服务,各个面(乡镇)都有农机服务员和不少农机设备。大棚生产十分普遍,各地都有自己的特产,一里(村)一品、一面(乡镇)一品,甚至一邑(区县)一品,形成了一地一特色,便于规模化生产、销售。
  农民教育培训很普遍。据韩国人介绍,韩国新村运动的核心是新村教育,在农业技术中心工作期间,我参观了5场次以上的培训,可以说机制完善、组织严密、参与广泛,相关部门还常常深入到千家万户发放各种资料。长期的教育,使韩国农民综合素质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准。
  农业科研十分普遍。韩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农业科技的投入、研究,除了大学的专门研究所,每个郡都有功能、职能强大的农业技术中心,另外还有与本地主要特色产品相匹配的研究机构,比如河东郡有绿茶研究所,南海郡有大蒜研究所,襄阳郡有松茸研究所等等。
  节庆活动繁多。各地直到面(乡镇)一级,都有各具特色的节庆活动,目的是宣传本地特色产品,提高知名度、美誉度,促进农产品销售,例如小小的河东郡就有绿茶节、柿饼节、土地文学节、大波斯菊节、蟾津江节等节庆活动。
  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协下有银行、超市,甚至包括加油站,金融服务网点延伸到每个邑面(乡镇),农民获得金融服务很便捷。
  政策支持力度大。从国家到地方,对农业、农村投入很大,以河东郡为例,2010年度财政支出中,农业项目占据近40%,这还不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补贴项目众多。最主要的政策支持,就是贸易保护。韩国的农产品价格相当于我国的3-5倍,有的甚至达到10倍以上,但韩国农产品市场被高关税和严格的配额管制、保护,国外廉价农产品难以打入其市场。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我国现阶段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亿人,占总人口的50.32%。中国经济社会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考虑农村协调一体发展。韩国新农村运动成就斐然,有效地推动了韩国农村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生活的状况,缩小了韩国城乡差距,其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建设文化强国 提升国民素质
  近年来随着《冬季恋歌》、《大长今》等韩剧风靡亚洲各国甚至世界各地,在赢得大批观众的同时,更在餐饮、服饰、旅游等多个行业掀起阵阵“韩流”,为韩国经济带来了巨大收益,不仅为韩国赚取了大笔外汇,更为国家形象的提升立下汗马功劳。
  当然,这都是韩国文化的表面现象。到韩国后,我们48名研修生观看了“JUMP”剧,体验了韩屋村、韩纸,品尝韩国传统美食,学习了韩国传统礼仪,带给我们最大的冲击,就是韩国对于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重视,从保护、挖掘、创新到宣传、推广,不遗余力,成效显著。总的感受,就是娱乐化、商业化、创新化、大众化等几个特点。
■娱乐化
  以知名的“JUMP”为例,与哑剧差不多,没有台词对白,剧情完全靠演员的肢体语言来讲述。该剧最早在2002年12月上演,最初的戏名为“奇怪家庭”,2003年改名为“JUMP”。剧情更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一个小偷闯进了善于跆拳道和拖肩(韩国传统武艺)的一户人家后发生的种种趣事。
  进入剧场之前,我们对韩方让我们这些来自武术发源地的中国人观看一个以武打为主的哑剧的安排觉得有点好笑: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全球最有名的武打明星都在中国,《卧虎藏龙》、《英雄》,中国人拍的武打电影让全球惊叹,在韩国还能看到什么更有名堂的武打戏。
  但一坐进剧场我们就知道自己错了:戏还没开演,观众已经开始张开大嘴乐起来——一位爷爷辈的剧中人物身着奇装异服、颤颤巍巍出现在观众席上,他全然不顾观众已经对号入座,非要“横穿”观众席绕道上台,“逼迫”观众起立、侧身、让路,还要搀扶、帮忙。
  好戏还在后头,跆拳道、拖肩、醉拳、武术等共117段武艺先后登场。尽管演员没有一句台词,但简单易懂的故事情节,个性十足的剧中人物,造型夸张的人物形象,令人惊叹的演员功夫, 以及地球人都能认可的家族故事,让来自世界各地、年龄从3岁到80岁的游客观众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演出中笑成了花。
  看上去像一场武打闹剧的“JUMP”的喜剧性和观赏性,让我们这些中国人吃惊和震惊;尽管韩国的传统武术不如中国武术历史悠久,知名度也比不了,但韩国人更懂得如何宣传和推广其传统武术,如在“JUMP”中,他们就融合了跆拳道、中国武术,又借鉴了西方的艺术形式。
■产业化
  韩国以政策驱动为主导,大力推进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早在1997年金融危机时,韩国致力于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成立了“文化产业基金会”。1998年提出来“文化立国”的口号,1999年成立了“影视振兴委员会”, 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01年,韩国又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让文化成为韩国的大产业,成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已成为韩国的战略和目标。
  韩国人认为,仅有传统文化并不能形成强大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完全不同于文化,文化要成为文化产业,一是必须有投资,二是必须有利润。说白了,必须赚钱才能称得上是文化产业。而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分清到底是要振兴“文化艺术”,还是要振兴“文化产业”,后者必须依靠商业化来完成。
■创新化
  一个被很多人评价为没有什么古老文化、甚至不多原创文化的国度,曾经连文字都是从中国“拿来”的东方小国,如今却创造了令全球关注的文化产业,成为向中国出口文化产品的大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
  从一个方面比较就可以看出,例如:中国的国粹京剧、武术等国宝,在形式、内容上基本百年不变,都是由师傅一代代教给后代;而韩国人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禁忌,敢于创新、善于创新,非常注重年轻人的口味,演员演起来也感觉更有意思、更好玩,因此也更“火”,“JUMP”、“NANTA”就是成功创新的典型例子。回国后,我专门到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观看京剧,“折子戏”,年轻观众很少,感觉在娱乐性、观众参与性等方面与韩国的“JUMP”、 “NANTA”等差距很大,剧场里的气氛难以称得上“火爆”。如果年轻人没兴趣,传统的高雅艺术,不说发展,还不免面临生存尴尬。
■大众化
  韩国是政府主导型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分完善,全方位覆盖城乡,基本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一是硬件完善。除了大中城市,在农村的郡、邑面(乡镇),都建有各种条件很好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等,电视、移动电视信号和号称世界第一的宽带网络覆盖全国,各种剧场在大中城市十分普遍,名类繁多的博物馆、纪念馆遍布韩国。二是管理周到。到过不少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地方参观,不管什么地方,都有专人管理、维护,也有专人教学,中小学生放学后,很多家境一般的学生去那里免费学习剪纸、手工、绘画、音乐、礼仪等课目。三是活动经常。各个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定期开展活动,经常开展文化艺术展览、经常有专业教师巡回授课,仅在河东郡我就看到了6次以上。当专业的教师在舞台上投入地教授唱歌、把大厅坐得满满的老老少少专注地学唱歌的时候,给我相当的震撼,这大概就是韩国民众能歌善舞的由来,这大概就是韩国大众的、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源头。
.强化主人公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    韩国人的公共精神,也许可以从国家的历史上追根溯源。历史上韩国是一个有着国家苦难经历与曲折历史的国家。从古代时期对中国的附属,到上个世纪初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以及朝鲜战争之后的一分为二,这期间,韩国经历了耻辱、分裂以及被镇压的过程,这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造就了韩国国民的国民性,造成了他们极度的敏感与自尊。而且这种自尊,逐渐地演变成了一种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指引着他们积极地参与国事,在很多公共事件中,都可以看到韩国民众的力量。
  在韩国的国民性中,始终有一种自尊、自重、自强的民族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下,他们可以做到“人人坚决抵制洋货,只买国货;遇到金融危机,人民争相献金。”在生活中,始终相信韩国的产品是最好的,自觉抵制进口商品。走遍城乡,到处都是现代、起亚等韩国品牌的汽车,进口汽车份额很少。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开始,当时的韩国人民为了帮助国家度过苦难,把自己的积蓄拿了出来,分担国家的危机。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韩国的外汇储备迅速枯竭,为了换外汇还外债,一场全民“献金爱国运动”在韩国展开,银行柜台前,全国民众把自己收藏的黄金甚至金首饰交给国家,即使是出售也只能先领到一张收据,一个月后才能拿到现金,他们也在所不惜。韩国百姓的以国为家、与国家同命运、共进退的精神可见一斑。这种国家有难,全民支持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作者系慈利县委宣传部干部)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