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

很少有人知道的古镇,你知道吗?

更新时间:2018-03-19 13:54:02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洪江位于沅江上游与舞水交汇之地,是彼时大山里借水道通江达海下常德、走长沙、武昌、上海的商品集散地。装船下行的是湘西的桐油、木材、鸦片、,上行的则是布匹、食盐、百货之类。据说从明末清初起,迄今500年来,曾以滇、黔、桂、湘、蜀五省边界地区的货物集散水陆码头盛极一时。今天当我走进挂轴中的深深小巷,仍夹在苔痕斑斑的古建筑之中,钱庄、商号、作坊、店铺、客栈乃至花街柳巷的青楼、烟馆居然都历历在目。当然,报社、洋行、银行、厘金局等民国初年的风韵更是醒目地完好。一不小心,有些怵然——时光似乎被封存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某个电影中。这样的场景,若想寻找清未和民国社会市井,我想除了此地,偌大中华恐再无去处了。
  于是来考查的专家们曾说过,洪江古商城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活化石”和形象教科书,是中国保存下来的完整而内容丰富的唯一古商城。我对此的印象是:当借水道同样兴盛发展起来的宜宾、武汉、重庆、上海那一切荡然无存的时候,“八大油号(洪江桐油)”、“十大会馆”、富商巨绅的宅第,以及行商、座商所有的生活印记“形式的外壳”,的确得以留存,不同是只是换了主人而己。
  小巷深深深几许?曾挽住多少风流。饶是我多年寻古风走的古镇不算少了,而这森森街巷的逼仄阴凉,让人很有几分压抑的重负,甚至有种想立马逃开的感觉。显然,这里的流金岁月早已过去,它是绝对留不下今日的新贵了。洪江市府己迁向敞亮的黔城,留下的是近四五十年来曾被遗忘和贫穷仍旧的平民岁月——在“七冲八巷九条街”破败的古商城里,老人们在高宅深院的天井中打牌消磨时光,厘金局的门口,摊开的旧皮箱,翻晒着不能再穿的衣物。昔日青楼的雕花木栏边,既飘着旗幡又晾着咸莱……我看到,深巷里,只有那一串串红灯笼才是簇新的,还有一红两灰打扮成“湘勇”的更夫打着铜锣,不紧不慢地行走在深巷日光的明暗中。
  这是前天?昨天?还是今天?
  被落寂的埋没了几十年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才被“重新发现”的洪江,当然是今天。因为今天的新生,恰恰就出于昨日的衰落,否则,也许连痕迹都不会留下。谢教授对我说,昔日湘中除长沙外第二大商城的洪江,其衰落是必然的。先是闹“长毛”曾国藩练湘军占用了沅江水道,抗日战争的湘西会战以及解放大西南的战争,都曾扼水道而造成洪江古商城的大起大落,而致命的一击,则来自三十年前湘黔铁路的修建及枢纽新城怀化的兴起,也就是说,曾作为历代兵家所争夺,各省军阀的发祥地、财源地、镇守地的洪江,已经在时代的前进中不可逆转地走向没落。谢老的话让我十分庆幸,作为今天的驴,我还能在2005年7月走进这样未加粉饰的场景,在几百座老宅的围城里举着镜头东瞧瞧、西望望。我不敢问自己的是,我是在纪录今天呢?还是在猜度昨天?
   今日之洪江与同被称为明清古商城的平遥相比,前者是巷,后者是街,前者己变为杂乱的民居,后者却成为Pose的布景,虽然当年这一方寸之地竟有17家报馆可以让平遥汗颜,但今日却无一家被复原的展馆。由此,才让昔日的风采留出了游人想象臆测的个性空间。若再与同为明清建筑群的婺源比较,前者又是从商的市井,后者却是恬淡的居家。窨子屋铺面连着的门墙,呈八字形双斜角开门,以致显现通达四海三江的兴隆生意。虽同样青瓦灰墙,飞檐翘角,雕龙画凤,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光绪、民国时期的门匾、门联、石雕、石刻、题字等随处可见,但绝没有“进士第”、“状元第”那种庄重典雅。天井中仍可浏览的精致窗棂、格扇、门雕与栏杆,透出的商业气息很明显地标明小楼不是绣房深闺。尤其是残存的30家烟馆的招牌,挑在深巷上空的青楼廊栏,和长达一里多几乎是昔日原貌的花街柳巷,都凸现了那一时代湘西地域的匪气和商界的畸形。
  住在古城一家叫“书斋”的深宅大院中,入夜仍旧闷热。和谢老几位游伴信步走向沅江码头。江上灯火星星点点,却比夜幕上的繁星稀落。夜渡沅水去宵夜,船头遥望到勺状北斗,引得MM们一阵欢呼。她们还不到去思索斗转星移的世事苍桑的年纪,而洪江这一幅残旧的挂轴,只是途中匆匆看过几眼。它也许只能留在夜空下,而明天我们则要在火热的阳光下继续前行。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