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资讯

不健康饮食行为对我国儿童少年影响日益突出

更新时间:2017-12-09 12:40:47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1——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近日正式对外发布。报告主要根据1998年和2008年在上海、哈尔滨、济南和广州等四城市开展的儿童少年饮食行为调查结果,并查阅大量科学文献撰写而成。报告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儿童少年膳食结构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不吃早餐、在外就餐、饮酒、吸烟等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导致了慢性病低龄化。
  吃不好早餐是孩子成长的绊脚石。我国中小学生的早餐质量呈下降趋势,1998年,广州、上海、济南和哈尔滨4城市中小学生早餐营养质量不足的比例为48.8%。2008年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早餐营养质量不足的比例为78%。营养质量差的早餐不仅影响儿童营养摄入和健康,还会影响儿童的学习、认知能力和体能。
  零食是一把影响儿童健康的双刃剑。我国城市儿童的零食以冷饮、油炸、膨化食品为主。不能简单地把吃零食说成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要积极引导,让儿童少年学会选择营养相对均衡、全面的零食,使他们既能享受到吃零食的快乐,又能获得所需要的营养。
  在外就餐是孩子抵挡不住的诱惑。快餐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儿童少年一种普遍的饮食行为。儿童少年快餐的消费频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每周至少吃一次快餐的比例从1998年的1.9%上升到2008年的16.2%。在外就餐时膳食结构不合理,膳食能量摄入高于在家就餐者。尤其吃快餐,不仅可引起肥胖,还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含糖饮料是被人忽视的“甜蜜陷阱”。从1998年到2008年,我国城市儿童少年人均每日饮料饮用量从1998年的300毫升左右增加到500毫升,其中三分之二是含糖饮料。含糖饮料中的“糖”暗藏着健康危机,过量饮用,就会增加能量的摄入,引起肥胖、糖尿病、骨质疏松、营养不良和龋齿等疾病。
  报告认为,健康的饮食行为取决于正确的认识。有了正确的营养和健康认识,才有可能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并坚持下去,获得健康。营养教育是提高健康认识、培养饮食行为的有效手段,通过营养教育可以提高儿童少年的营养知识水平,建立健康的意识和认知,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
  报告指出,目前是改善国民营养健康的关键战略时期,抓住机遇,行动起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培养健康饮食行为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父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学校注重食育,加强宣教;社区积极参与,强力支持;营养工作者走出“象牙塔”,走向百姓;传媒搭建平台,宣传健康;企业践行责任,服务社会。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