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资讯

慈利县种草养畜与石漠化治理实现双赢

更新时间:2017-12-09 12:40:57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去年,我养了60多头牛,赚了10多万元。”慈利县溪口镇长潭村村民王章炎满怀喜悦告诉笔者。过去一家人靠着微薄的玉米收成维持生活,近几年来,他响应号召,改为种草养牛养羊,如今家里已经种了40多亩优质牧草,喂养起了60多头牛,家里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变。
  为了有效治理石漠化,探索石漠化综合治理与农民增收双赢之路,2003年慈利县委、县政府在零阳镇、南山坪乡、溪口镇等乡镇开始尝试人工种草、舍饲圈养肉牛、山羊,并建立肉牛繁育养殖基地。这一做法既成功解决了放牧牛羊草食牲畜对植被的破坏,又找到了农民增收的路子,实现了全县石漠化治理与农民增收双赢。
  2008年慈利县被列入全国1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之一。县委、县政府乘着政策的东风,在零阳镇、溪口镇、南山坪乡等石漠化区域乡镇鼓励农民大规模种植优质牧草,修建牛羊棚圈及青贮窖并购置粹草机械,舍饲圈养牛羊,并按照农户养牛“165”模式、养羊“1235”模式,推出一系列标准化养殖模式,截至目前,全县累计种草面积350公顷,修建牛羊棚圈7826.4平方米、建青贮窖1120立方米、购置粹草机械45台。这从根本上消除了草食牲畜对山林植被的破坏,有效降低了退耕后还没有成林时缓坡地的石漠化程度,促使生态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为推动该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的进程,该县成立了石漠化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坚持考核与奖惩同步,在年初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把石漠化治理、养殖业纳入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下达目标任务,并纳入全县经济工作综合考核内容,县委、县政府从财政上挤出20万元作为养殖大户的奖励。县委、县政府领导经常深入实地调研石漠化综合治理情况,组织专门人员对石漠化治理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总结经验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在政策的推动下,全县饲养量呈大幅度增加趋势,农民脱贫致富步伐进一步加快。2008、2009、2010年全县湘西黄牛、山羊饲养量分别达8.445万头、15.75万只,10.375万头、16.85万只,9.775万头、17.5万只,养殖户依靠养殖牛羊年均增加收入1万元,新农村建设进程逐步加快。
  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持草畜平衡,该县县委、县政府通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户树立“草当粮种、牛羊当猪养”的观念,稳定传统散养,推进规模标准化圈养,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节粮型的草食畜牧业,实现真正意义的“种草养畜、草进石退、经济发展”,人与生态和谐发展。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