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资讯

跑赢银行定存其实很简单

更新时间:2017-12-09 12:42:39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自从去年下半年央行开启加息通道后,加息的密度有点出乎大家的预料,不少投资者在每次加息的第二天都急着去转存,虽然赶上了高利息,但前面几个月的存款利息就白白损失了,忙进忙出还损失利息,实在有点亏。
  其实,换个思路,看看那些期限长短不一、购买方便灵活的银行理财产品,其2%至5%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或可助你跑赢银行定存。

中短期产品年化收益率4%左右
  各家银行20天至90天左右的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都在3%-4%左右,如工行推出的一款64天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4.00%,建行推出的一款32天的理财产品“利得盈”,预期年化收益率3.00%。
  目前,各家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密度都较大,投资者不必担心一款产品到期后,没有新的理财产品可买。即使中间有断档,资金空闲的几天也可以考虑买单日理财产品,作为资金的临时周转,单日理财产品一般预期年化收益率也都在1.5%左右。投资者可以在各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网上银行的投资理财中特别留意理财产品的产品发行公告,有时20日至月底这10天左右的理财产品往往预期年化收益率会特别高,部分银行在3月底的短期理财产品甚至高达预期年化收益率5%,但有些短期理财产品只对高端客户开放时,只能在柜台抢购。

买理财产品要学会预约
  最近,伴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的热销,投资者发现自己要买的理财产品常常在开售的当天就一售而空,特别是清明节3天的短期理财产品,很多银行都出现了2个小时售罄的状况。
  其实,投资者要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必须和理财经理保持密切的联系,不少银行的理财经理都会不定期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将即将推出的理财产品通知投资者,一旦投资者确定了购买品种,可以直接向理财经理预约,这样就可以避免买不到中意理财产品的尴尬了。
  对习惯通过网上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而言,别过分依赖网上银行公布的各类理财产品,因为部分年化收益率较高的产品只在网点销售,网上银行是根本无法查阅,因此,如有理财需求的市民给理财经理或客户经理留个邮箱或手机号码还是十分必要的。

大额现金“搬砖头”有窍门
  虽然不同银行间,同类型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相差不大,对资金量较小的客户而言影响不大,但0.1%的微小差别对大资金客户而言,收益可能会差别较大。不过,对大资金客户而言,要将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资金在不同银行间“搬砖头”,的确是个令人头疼的事情。
  周一到周五,这些投资者可以考虑用现金本票的方式转移大额现金,需要提醒的是:一般而言,本票只在企业柜台办理,投资者携带本人身份证直接开取现金本票后,随后再将本票送到另外一家银行即可。但由于本票业务只在企业柜台办理,因此双休日无法通过此方式转移现金。
  目前,各家银行都有跨行转账的业务,但手续费不同,建议大额资金的市民选择以一家银行结算为主,申办一张贵宾卡,不仅可以享受办业务快捷、手续费的折扣优惠甚至免费,还可享受专职客户经理及理财团队为您提供的诸如投资理财、非金融增值服务等。
  不过,有专业人士表示,银行理财产品并非每个投资者都了解,购买时仍需擦亮眼睛。笔者提醒大家,以下“两大陷阱”不可不防。
  陷阱之一:预期收益就是实际收益。
  日前,很多银行竞相推出收益率诱人的理财产品。去年某国有银行的一款人民币信托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15%,而到期收益率仅为1.53%,两者相差13.47%;某商业银行的一款证券投资产品,预期收益率为35%,而到期收益率为-5.81%,两者相差40.81%。
  并非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达到其承诺的收益率,有关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到期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9228款,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8013款,平均到期年收益率约为2.83%,到期收益率跑赢CPI5.1%的产品只有131款,而这些产品均为挂钩股票或黄金的结构性产品以及信贷类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有近百款个人理财产品到期并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中,结构性产品最多,占71.88%。
  专业人士认为,去年,到期高收益产品的主力军为结构性产品,在对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产品进行分析时,结构性产品同样占比最大。
  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前一定要弄清产品的风险类型。所谓风险类型,是指银行理财产品属于保证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还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保证收益型产品风险相对较小,而且一般都能实现其承诺的收益率。而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风险较高,它除了不保证投资者一定能获得预期收益率外,购买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的投资者的本金甚至有可能发生损失。因此,在选择此类型产品时要慎之又慎。
  鉴于此,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弄清银行承诺的收益率是否能够实现。虽然保证收益型产品预期收益率相对较低,但是一句谚语说得好: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投资者不如选择能实实在在使自己获得收益的投资品。
  陷阱之二:保险产品摇身变理财产品。
  刚退休的龙女士到银行取出已到期的20万元定存,银行理财柜台的经理向她推荐了一款三年期“理财产品”,并称产品的收益可达到7%-8%,风险低并有分红,比定存划算得多。理财经理还告诉龙女士,这款产品是定时、定量发售,仅售3天。龙女士觉得比较划算,当下就用20万元购买了此产品。
  半年后,龙女士的女儿由于出国急需用钱,想起这20万元的“理财产品”,于是来到银行希望将钱尽快退回,哪怕损失一些本金和收益也无所谓。令龙女士没有想到的是,她被告知自己当时购买的是保险产品,如果当年退保,只能拿到30%-40%的本金。龙女士非常气愤,她认为,当时购买时,理财经理没有跟她讲清楚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之间的区别,让她误以为这款保险产品就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一种。这可是发生在我市的真实事例。
  专家分析认为,投资者要仔细查看产品认购书:如果是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认购产品的名称为某某银行第某期人民币理财产品,还会有理财产品的编号。如果是银保产品会在认购书中有保险公司的名称、保险产品的名称。
  保险类理财产品与定存、理财产品有本质区别,它主要着重的是保障性,而非收益性,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何保险产品在退保时,本金受损较大。银保产品有10天的犹豫期,在犹豫期内可带签署的产品认购书、本人身份证件去银行办理退保。

.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