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资讯

“肩膀上的学校”有来者

更新时间:2017-12-09 12:49:56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推开刚刚油漆过的铁大门,是一个篮球场,穿过篮球场便是两个花草葳蕤的花坛,再拾级而上,就是一栋漂亮的楼房。这是永定区后坪镇崇山小学校园。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这些校园里的建筑物材料,竟然是校长黄章永和老师们从山下一担一担挑上来的。因此,这所学校被誉为“肩膀上的学校”。 “非常感谢各级党报关注乡村教师,我一定不辜负党报的厚爱,继续扎根乡村,为乡村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近日,记者重访该校,黄章永对本报曾经给他的关注表示由衷的感激。
2003年以来,本报和《光明日报》先后报道了黄章永扎根高山、艰苦办学的感人事迹。稿件见报后,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对黄章永以及他所在学校的密切关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社会各界的慷慨解囊,学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学校拥有了一栋600平方米的教学楼、一栋180平方米集食堂和宿舍于一体的平房和一个标准化篮球场,学校图书室有近万册图书,添置了消毒柜等生活用品和篮球等体育器材,还为住宿学生准备了被褥、毛巾、漱口缸等用品。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有9台电脑。
“学校现分设了4个班,共有学生73人,其中有60个住宿学生。”黄章永介绍,5个老师中,只有他和黄友云是国家正式老师,李家慈是代课老师,覃晴是临时聘请的学前班老师,田海波是实习老师。老师们的工作,除了教学外,还要负责照料住宿学生的生活。住宿学生中,年龄最大的10多岁,年龄最小的仅4岁。每天晚上,黄章永先辅导学生自习,再安顿几个年龄最小的学生入睡,然后备课。做完这些,常常到了深夜。他还要去检查学生寝室,给手、脚露在被子外的学生盖被子。“山里有时夜间风大,怕国旗被刮破,我经常午夜起床把国旗降下来藏好,第二天早上把国旗升上去。”说这话时,他望了望校园里高高飘扬的国旗,一副庄严的神态。(下转8版)
黄章永和老师们就是这样,没日没夜的工作,从来没有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黄章永说:“还是在1997年由民办老师转国家正式老师时,我检查了一次身体,此后的13年,就再也没有检查身体,现在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有没有毛病。”黄友云年近花甲了,从来没有检查身体,目前虽然没有病倒,但明显地感到体力不支了。李家慈是代课老师,就更没有检查身体了。与记者随行的永定区教育局宋主任坦言:“近年来,我们对城市的中小学校老师分批轮流进行了体检,但是对乡村中小学校老师确实没有进行体检。”
眼下,黄章永最担忧的还不是老师们的身体状况,而是学校的老师后继乏人。他毫不隐瞒地说:“由于这里地处高寒山区,自然环境恶劣,上级派来的老师一个都没有留住。”他清楚地记得,从1983年到现在的28年时间里,上级陆陆续续派来了28个老师。可是,这28个老师,在这里工作时间最长的只有一年半,最短的仅4个月。永定区后坪镇中心学校田主任证实,“事实的确如此,老师都不愿意上来。个别上来的老师,也是为了‘曲线上岗’,没有干多久,就想方设法调走了。”黄章永接着说:“学校的几个老师,我已经47岁,距离退休的年龄也不远了。黄友云57岁,转眼就到退休的时候了。李家慈从18岁开始来这里当代课老师,已经干了22年,今年40岁了。我们退休后,谁来这个学校当老师?”
黄章永感到欣慰的是,也有人愿意接过他的接力棒,这个人就是他的儿子田海波。“其实,让他来学校实习,一是锻炼他吃苦耐劳的意志,二是希望他能够留在这里。”黄章永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此前,田海波对父亲几次放弃调出大山的机会,也颇有怨言。然而,他即将从湖南体育学院毕业,在学校实习的这段时间里,通过观察父亲的一言一行,对父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终于理解了父亲,也是父亲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他,进而决心为父亲分忧,留下来当老师。“我不来帮我的爸爸,谁来帮我的爸爸?”他把“我的爸爸”这四个字音说得特别重,话语里充满了对父亲的敬意和孝顺。

.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