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文化
贺兴桐的贺龙情结
![]() 以创作《元帅之死》、《贺龙军长》等电影剧本闻名的贺兴桐,1940年出生在桑植县芭茅溪,后迁回老家洪家关。他的父亲和母亲都当过红军。当年,只是弹丸之地的洪家关,仅有百余户人家。跟着贺老总干革命,光贺姓便出了108个烈士,72个寡妇。1950年冬,贺兴桐随叔父贺学生来到重庆,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的贺龙,见到这位侄孙很高兴,当即将他送进重庆巴蜀学校读书。先后进这所学校的还有贺学商、贺萍、贺兴亚、贺兴洲、贺腾蛟、朱芳应。因为是革命子弟,一律由国家照管,后来实行薪金制,均由贺龙、薛明二老省吃俭用供养。贺兴桐读书很聪明,但是也很调皮。有一次,他在校园内爬上一棵大树巅掏鸟窝,教导主任何履之气极了,打了他一巴掌,校长刘西林吓得不行。贺龙知道这件事后,不仅没护短,还派警卫员王金水把他们请来,开门见山道:“要是我当老师,就要这样……”说毕,狠狠踢了贺兴桐一脚。贺龙对他管教严格,其良苦用心不言自明。1957年春,贺龙访问南亚回国,路过重庆,当着西南局书记李井泉、重庆市委书记任白戈的面对正好在场的贺兴桐问:“你高中快毕业了,将来准备干什么!”贺兴桐道:“准备考北大,读中文系,将来当……”任白戈一语点破道:“当作家,好哇!我就当过作家,当年在上海滩与鲁迅同过战壕,笔伐对手,其乐融融,往事如烟,寝寐难忘啊!——兴桐,好个龟儿子,你的志向好啊!”贺龙说:“好是好哇!但是,要上北大,先去北大荒;想当作家,先种庄稼。”结果,贺兴桐被送去北大荒。两年后,由于表现好,又经过考试,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录取。1965年,贺兴桐大学毕业,分配到甘肃日报,接着,上山、下乡,“汗水洗灵魂,锄头挖修根”,先后磨炼了13年。1978年,被调到潇湘电影厂,当了9年编剧,其间好长时间在北京电影学院深造。此后,贺兴桐南下深圳出任宣传部副部长,不久又到海南组建中国民族文化城,然后到重庆当长江三峡投资公司董事长,并且兼任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与常务副秘书长。花甲过后,登上社会舞台,频频亮相于国内国外,桂冠顶戴不少,受到了方方面面的青睐。 ![]() |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推荐信息
- 热门信息
-
- 陈策勋兴衰记 [1567]
- 覃垕王反明起义 [858]
- 众星捧月赞武陵 名人名言 [804]
- 陈渠珍三起三落 [701]
- 罗长江:湖南隆回人,国家一级作家 [674]
- 贺龙: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 [581]
- 揭秘李娜出家 [487]
- 廖汉生: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政... [344]
- 陈能宽:中共党员,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343]
- 袁任远: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战士和老革命家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