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教育

古代至民国教育

更新时间:2018-03-19 12:12:11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一)古代至民国教育

【卫(州)学】  元朝,大庸县境设慈利州学,元至正十二年( 1352)废于战火。明正德八年(1513)县境设卫学,由教授、训导管理。朝廷规定永定卫有廪膳生员20名、增广生20名,附学无定额。清雍正十三年设县,从安福慈利分得12名学额。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年间,先后恩诏增加文武学额12名。同治元年因递次捐输又增加文武学额2名,永为定例。这些学额由朝廷供给廪膳,均免其丁粮,称廪生。朝廷对廪生颁发严格教条,刻碑立于学官内,束缚诸生必须忠厚正直、尊敬先生、一切军民利弊不许上书陈言、不许纠党结社、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等。清朝经一百多年的科举考试,全县有250多人考中贡生以上资格。

【县学】  明初,州降为县,州学改为县学,设在慈利县西孔庙内。明洪武九年(1376),知县叶守礼新建县学,洪武二十二年(1389),罹兵燹。洪武二十五年(1392)知县吴伯达、建文元年(1399)知县林钟、宣德四年(1429)知县黄孟舟相继修建县学。“黄孟舟辈经营相度,规制合宜,殿堂斋字,鳞次星罗。”明正统七年(1442),知县张韶重修。慈利县学课读四书、五经及性理大全等书,但读者“终日讽诵,释卷茫然”。(均据万历<慈利县志·卷十一》)

【社学】  慈利于明代设置社学。社学“旧惟坊厢设之,而村落则寥然无闻也。”一坊社学在旧县治西门外,二坊社学在旧县铁佛寺旁,三坊社学在旧县东门内,后均废。明万历初年,知县陈光前至,始令各都图建立社学。

【官学】  也称义学。为官办启蒙学校,规制简陋。主要招收孤寒儿童和土著人大户子弟入学,由政府提供馆师年薪及学童膏火费用,并选胜任教学的童生为馆师。雍正十一年(1733)桑植知县张秉义请准于县城、上下峒(今上街及两河口)、新司城(今新街)各设义学一馆。乾隆十四年(1749)知县马世奎(一作马士)以上、下峒两地距离遥远,请准于上、下峒各设一馆。乾隆十七年,新司城义学也分一馆于凉水口,全县义学遂达5馆。乾隆二十一年(1756),知县钟人文改县城义学为育婴堂,将原育婴堂改为崇文书院(在今桑植第一中学校址内),并以义学馆银改属书院,县城义学遂废。

【私立小学】  宣统三年( 1911)春,大庸县三岔村在胡氏祖祠内办私立天南小学。民国年间社会办学兴起。民国11年(1922)春,江西会馆李子涛创办私立敦谊小学,同年8月,大庸商会办商立崇实小学。尔后氏族办学成风,如私立经国小学、青阳小学。截至民国37年(1948),全县有私立小学24所、63个班、学生2164人,占全县小学生8282人的26.1%。私立小学,系社会团体和氏族,用祠堂、庙宇作校舍,清明会的田产、房租收入作为办学经费,故敦谊、崇实、三乐、经国、竹园等校,能从优选聘教师,教学质量较高,对发展初等教育起了一定作用。私立小学学制和公立小学相同,实行“四二”制,即初小四年、高小两年。开设课程有国语、算术、唱歌、体育、美术、常识(高小则为历史、地理,另加设公民课)。I951年实行土地改革,私立小学概由国家统办,校舍收归公有。

【国民小学】  民国11年(1922),正逢陈渠珍治理湘西,曾注重抓教育,并邀请省教育厅的李云航来湘西考察,对小学教育,提出各县按行政区域划分学区、以学区成立国民小学的主张。这年内,大庸全县共办区立国民小学(课程与初小同)46所,学生556人。办学经费由当地筹措。尔后多因经费困难,时办时停,学生中途辍学者多,至30年代中期停办。

天门书院】  元至元十二年(1275).有蜀人王申,号秋山,四川邛峡人,避难至大庸,隐居天门山,授徒自给,著有《大易集说》、《春秋内传》。刺史爱其才学,禀报朝廷,与之官不就。县人田希吕之父,率子女往受教,久之,乐闻其说。但周围皆少数民族,职教罕至,房屋破烂,经费少,士无所养,难以维持教学。希吕拟修屋容纳师生,王申未敢私自决定。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慈利改建州学,需重修大成殿,旧殿原置神位及十哲旧像无房安置。王申趁机对希吕说:“你为乡人办学,培养人才,可向官府申请,愿输财力,另修学宫,以奉旧像祠之”。田希吕备文呈报,获官府批准,便亲手规划将书院建在天门山麓,元大德八年(1304)修成,随即购买经书,添置祭器,捐田200亩作书院经费,具备了书院所需房舍、经费,慈利提学官禀报朝廷,获准被命名“天门书院”,并聘田希吕为书院山长。书院共办48年,元至正十二年(1352)毁于战火,荡然无存。

【出谷亭书院】  位于慈利县九溪城东鸣凤山,明中叶建。其遗址于同治末光绪初,由当地学人李树芳等募建江书院,后改称九溪书院。民国元年迁九溪城内,改为九溪高等小学堂,后改为九溪完全小学。

【两溪书院】  位于慈利县零溪镇两岔溪村。清光绪十七年(1891)由当地富户朱功九(庠名朱希文)捐租田千石,就朱氏当铺改建。光绪帝赐有“嘉惠士林”匾额。朱庆生(拔贡)、李容静(桃源人)曾任山长。清光绪三十二年改为两溪高等小学堂,民国11年改为私立功九小学,现为两岔溪小学。

【罗书院】  明末清初,官地坪镇罗官峪村有1位“教谕”罗组钢,工诗能文,擅长绘画雕刻。隐归故里后,便在此悬崖上书法雕刻,耗费巨资,用3年修成了l座庙宇式的别墅以安度晚年,自号“书瘫”。其予罗武帅天资聪颖.17岁考中秀才,将“书庵”改为“罗书院”。书院请来了慈利县三官寺解元康吉人,执教数年,培育了一批很有影响的名士,名震江湖的“漤水三狂士”(诗人)罗武帅、谷得路、向子猷等皆出自此院。清朝中叶,“罗书院”名扬九州。民国年间,匪患迭起,书院被毁。

【城东书院】  清嘉庆年间,大庸县人罗兴民,附贡生,自辟家塾,号称城东书院。嘉庆十三年(1808),澧州举人龚经济,客居城东书院主讲,弟子甚众,学问有典有则,诗古文雅。通过学习,兴民之子罗振桂考中嘉庆二十二年岁贡,次子罗振鹏附贡,季子罗振笏亦诸生。罗氏殷富乐施,受到县人称赞。

【清溪书院】  据明万历《慈利县志》载:  “在紫霞观中,宋进土刘甸、刘畴(清皇甫如森《刘畴刘甸辨》将刘峙订正为刘畴)兄弟建以读书。”清嘉庆《慈利县志》载:“(清溪书院)在龙头坪今文庙即其遗址,明进士刘、刘玖改建,今废。”

【渔浦书院】  位于慈利县阳和乡渔浦  村。清光绪十二年(1886)由当地热心教育的李长青、李绍华、张宗铠、田金楠等  募建。有正殿、东西二斋、藏书楼、彰义  祠、教学楼、八角亭、院门亭及生活用房  等建筑。先后在该院担任山长或主讲的有著名学者阎镇珩(石门人)、田金楠、吴  恭亨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为渔浦高等小学校。1980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嵩梁书院】    清乾隆二十二年  (1757),永定知县郭六宰,见俗朴民淳,  文化落后,欲移其习染,必须兴办教育。  于是将县城文庙前左侧、普光禅寺右边定为院址。从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动工修建,  到二十六年十一月建成。因书院面对嵩梁山(天门山古称),命名为嵩梁书院。郭知县批拨青鱼潭水田三十六亩,年收租谷  六十六担作书院经费。由于经费不够书院支出,以致读书之声时有间歇。道光元年  (1821),知县赵亨钤查阅县内仕林甲科,中举的不多,深感教育落后,遂增拨田  产,充实书院经费,年收租谷达217担(另有六亩临田分谷在外),租钱23千文,  聘名师讲习,致力培养人才。咸丰五年  (1855),知县熊镇南关心书院,将县内没  收、罚款的数百金拨给书院,使书院的经费进一步充实,得以正常延师课读。先后  在书院主讲者有刘德尊、庄世恭等。

【瀛州书院】  光绪年间,罗冠武(字  瀛州,河南许州人)任永定营都司。其人身长玉立,强力善射,置竿数百步外,发必中的。永定绿营兵自裁减后,额缺兵  疲,冠武力加整饬,裁汰老弱,精练技艺,念各兵居市井,游惰无赖,多废学,  特设书院于火药局,命名瀛州书院,延师教营兵子弟。罗冠武任职期间,日必亲省  视之,任期满,提升去,书院停办。

【学堂】  清末通称学校为学堂。据中  华民国《慈利县志·卷四》载,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慈利知县袁世传,根据  《钦定学堂章程》,改书院为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县试院改为高等小学堂。  次年,县城东门外高等小学堂校舍建成后,迁入之。与此同时,渔浦、九溪、两溪各书院亦先后改为学堂。中华民国元年(1911),高等小学堂改为中学校,各地小学堂亦次第改为小学校。

【私塾学堂】  清代,桑植私塾一般分为四类:一类为殷实人家,为了子弟博取功名,延聘名师宿儒在家设馆,非至亲子弟不得附学;一类为族学,为一姓合族举办,以族长为学东,出面延聘馆师,供族人子弟肄业,他姓子弟一般不得附学;一类为一村或数村联合举办,公推当地较有名望的人物为学东,出面延聘馆师,供一村或数村学童肄业,这类私塾数量最多;一类为塾师自行设馆,肄业儿童不拘亲族。私塾教学,采取逐人点书面授方式。教材初入学为《三字经》、《百家姓》、《干字文》、《女儿经》、《增广贤文》、(幼学琼林》之类,重点在识字,但都要求背诵全书。以后为四书、五经。背诵之外,开始讲解叫“开讲”。同时开始作简短对联。再往后作“制艺”、作诗,为参加科举作准备。私塾规模小(学童最多20人左右),设备简单,穷乡僻壤均可设立,故深受群众欢迎,成为清代桑植普及教育尤其是启蒙教育的主要力量。晚清,内半县的凉水口、仓关峪、廖家村,外半县的县城、南岔、萧家峪、水獭铺(今瑞塔铺)、空壳树、陈家坪、马合口、洪家关、珠玑塔等地私塾较发达。降及民国,私塾盛行不衰。民国11年(1922)尚有一百余所,以至成为新学发展的主要障碍。故当年湘西巡防军统领陈渠珍、民国13年(1924)省教育司、民国18年(1929)省教育厅均曾明令限制或取缔私塾,但效果不大。民国26年(1937),国民政府公布《国民教育法令》,实施改良私塾政策,桑植大力推行。民国28年,制定《改良私塾办法》及<私塾调查表》下发各私塾遵行。改良的主要内容是:1.私塾每学年开学日数至少须满240天;2.私塾课程分基本课程、补充课程两类。基本课程为国语(包括读书、作文、写字)、算术(包括珠算、笔算)、体育;补充课程由塾师视需要自定。这年,遵令填报调查表的塾师达120人。经县督学逐一实地考查,对教学内容陈腐,无改善前途的私塾即行封闭,其余发给私塾许可证。此后私塾逐年减少。民国34年(1945)尚有改良私塾10所。直至1950年桑植解放始告绝迹。

【高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年(1904),接朝廷诏谕,永定(大庸)知县王树人将嵩梁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原书院学产2000多担租谷,作为全县办学经费。宣统三年(1911),已招收到第5班,计有学生60余人,由侯昌铭任堂长。民国5年(1916),发生反袁护国战争,学堂停办。民国7年春复课。民国11年,由四川优级师范地理科毕业的赵壁任堂长,教师李宗唐等10人,学制四年,课程有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农业(或商业)、英语。还附设乙种师范讲习所和国民补修科两班,同时,桥头团紫山办有第十区立高等小学堂,学生最多达306人。民国13年,因经费困难停办。

【女子学堂】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废科举、开放女禁的口号下,大庸县北镇乡沙堤贯坪庵郑家大屋办起第一所女子学堂,招收女学生30多名。由热心教育、管教女子有方的孟大婆任堂长,开设国语、算术、体操、唱歌等课程。学生在校或读或唱或做体操,引起封建思想的人不满,认为不成体统。这年冬天,因土匪烧了贯坪庵的庙宇和庄家铺子,学校停办。民国19年(1930)春,县政府在文庙内(现武装部处)又办女子学校,名为大庸县立二小,学习文化知识,针织手工劳动,招收学生20余人。至民国22年止,学校共招收8个班,学生多达200多人。学生喜欢每周的针织劳动课,每课都无人缺席。该校至民国23
年冬停办。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上一篇:地质
下一篇:人口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