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资讯

背着药罐站讲台

更新时间:2017-12-09 13:10:30 来源:www.33519.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他的家庭十分特殊:62岁的姐姐背驼且瘸,终生未嫁;爱人患有痴呆症,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小女儿患有白癜风,无法治愈……
  他自己病魔缠身,背着药罐子给学生讲课,多次因为操劳过度而血染讲台。
  他的教学成绩特别优异,连续19年蝉联乡镇教学质量第一。
  他的家庭困苦,可他却无偿为学生垫付学费高达4万多元,使600多名山村孩子没有因为贫困而辍学。
  他叫侯万家,今年56岁,桑植县瑞塔铺镇新村坪学区的一名普通老师。

  “ 侯老师!你不能死呀!你真的不能死呀!”
 ... 1980年,27岁的高中生侯万家放弃了条件优厚的乡政府农技干部岗位,回到村里,走上三尺讲台,成了芦斗溪村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一干就是29年。他的人生履历,和千千万万名扎根大山的乡村教师一样,默默无闻。唯一不同的是,29年来,药罐子始终与他不离不弃。
  1997年10月的一天,天色阴沉。侯万家老师和往常一样,带着教案和粉笔走上讲台。课至中途,疼痛袭来。看着讲台下认真听课的学生,侯万家没有搭理疼痛,继续讲解“10以内数字加法的诀窍”。当讲解道“例如6+9……”时,“9”字还没有念出来,“咚咙”一声响,侯万家倒在黑板和讲台之间。额头上被撞了一个大包,右手兀自紧紧地捏着那半截粉笔。23名学生被突然而来的场景吓呆了,教室里,死一般地寂静。不知是谁首先哭喊起来:“侯老师……”学生们纷纷围拢过来,摇着侯万家软塌塌的身子,拼命地喊,拼命地哭:“侯老师!侯老师!你,不能死呀!你,真的不能死呀!……”...       ............ (下转5版)
  (上接1版)同事来了,村民来了,家长来了。惊慌失措的人们,将侯万家紧急送往医院。
  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积劳成疾的侯万家多次在讲台上晕倒,先后15次被家人和亲友送往桑植县中医院、桑植县人民医院、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张家界市铁路医院(现张家界市第二人民医院)、长沙湘雅医院等医疗单位就行紧急抢救和医治,花去医疗费用20000多元,其中15000多元无法报销。
  2009年春季开学的第一天,侯万家刚从新村坪学区回到芦斗溪村的家里,正准备整理教案和资料,再次晕倒。村医彭东海赶过来,紧急呼叫120,将侯万家老师及时送往桑植县人民医院急救室。手术过后,打下来的肾结石十分巨大:93mm×94mm。医生要求最少要住院一个月,可不到一个星期,侯万家就悄悄地回到新村坪学区,一边熬中药,一边走上讲台,给学生上课。
  2009年第二学期,侯万家因为肾结石复发,又一次住到了桑植县人民医院。这次,侯万家不仅提前从医院里面跑了回来,还主动给学校缴纳了20元罚款,他的理由是耽误了一天的教学任务。
  2000年,覃基明老师从分水岭煤矿子弟学校调到芦斗溪村小学后,一直与侯万家共事至今。在覃基明的印象里,侯万家总是一边托着疼痛不已的肚子,一边上课,课间也不休息,趴在办公桌上批改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不停歇。好几次,都是覃基明把昏倒在讲台上的侯万家背到村里的卫生室打点滴。可是,针头一抽,侯万家又上了讲台。
  白天讲授课程,晚上批改作业。操劳过度,不分日夜。侯万家不仅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和肾结石,腿上也有毛病,肝脏和胰腺都有毛病。这些病痛,根本无法根治,只能保守治疗。满脸沧桑的侯万家,一个56岁的男人,看上去竟然超过75岁。
  特别有意思的是,2003年暑假,为了表彰省内历年来的国家级劳模的无私奉献,省总工会、省教育厅等单位组织了教育系统的先进代表前往港澳观光考察。因为水土不服、饮食不习惯,侯万家老师肚子拉稀,止不住病情,半路上就调头跑回来了,成了那一趟考察中唯一的一个“逃兵”。看着又黑又瘦、人不像人的侯万家,他的姐姐心生酸楚,哭出声来:“你为哪般就享不得福气哟?国家给你的福气,你朗么都享受不得哟?就只有病始终缠到你的哟?”
  
 ..........
  ........................... 村民们争抢侯万家

  从1987年起,侯万家连续12年被评为县级教育先进工作者,并被市人民政府记过大功,连续19年蝉联乡镇教学成绩第一名,1992年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6年6月,因为政治素质高、教学成绩好,桑植县教育委员会破例将侯万家从民办教师转为国家正式教师。2001年9月,侯万家老师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2001年度全国优秀教师》的荣誉证书。
  与侯万家同事多年的李启一老师,讲述了发生在侯万家身上的两件“超级牛皮”的事。第一件是24年前,第二件是1年前。
  1985年冬天,从老家芦斗溪村小学调任青龙溪村小学整整一年了,侯万家正在给马上就要放假的学生们发放期末考试成绩通知书,交代寒假注意事项,惊天动地的鞭炮声和土家锣鼓声就在学校外面响起来了。原来是老家所在的芦斗溪村的村民们,在村支部书记、村长的带领下来到青龙溪村小学,隆重迎接侯万家回芦斗溪村小学教书,不让侯万家下一学期再到青龙溪村来了。
  “侯老师要走了!侯老师要走了!”青龙溪村小学旁边的农户得知消息,赶快去叫自己村里的领导。没多久,青龙溪村的村长带着村里的学生家长们堵在学校门口,坚决不让侯万家老师回芦斗溪村小学教书。
  “侯老师是个好老师!我们村里坚决不让他走!”青龙溪村的村长斩钉截铁地说。周边的学生家长越聚越多,将青龙溪村小学围得严严实实。
  23年后,同样的感人场面再度重演。
  2008年秋季就要开学了,根据瑞塔铺镇联校的统一安排,新村坪学区所属的7所村小全部撤除,所有学生全部并入学区,统一教学。侯万家也要一起调走。
  开学第一天,大批的芦斗溪村村民徒步来到新村坪学区,围在学校大门口,强烈要求恢复芦斗溪村小学的教学工作,坚决请求侯万家回芦斗溪村小学教书。
  村民们还“威胁”学区领导:侯万家老师不回芦斗溪村小学教书,他们就不让自己的孩子上学!
  这下子,可把侯万家急死了。连续一个星期,侯万家都在自己的老家芦斗溪村开展劝学工作。一家一家登门家访,解释村小撤除的原因和好处,劝导学生家长支持孩子们积极上学,到新村坪学区去读书。与侯万家老师共事了11年的新村坪学区校长陈克君陪着侯万家一起,走村串寨,翻山越岭,做了很多解释工作,才让家长们全部答应。临走之际,家长们哭了,孩子们哭了,侯万家哭了,陈克君校长也感动得泪水涟涟。
  
  
学校是家,学生如子

  以校为家,不是简单地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而是把自己的家搬到学校。实际上,芦斗溪村小学离侯万家自己的家并不远,他回一趟家只需要一支烟的工夫。可是,侯万家却吃在学校,住在学校,埋头工作在学校,一周没有结束,没有到星期五,他就坚决不回家。
  在采访的过程中,李启一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件“趣事”。那个时候,李启一老师也在芦斗溪村小学教书,学校一共有四位老师,侯万家是负责人。学校校舍很差,侯万家就发动老师和学生一起挑砂运石,准备自己动手,给教室地面打上水泥板。砂石齐备了,可是没有钱买水泥,而当时,四个人的工资每月都只有39.5元,都要补贴家用,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来。第二天,村里来了一伙猪贩子,侯万家得知消息,一拍大腿,连呼“有了!有了!买水泥的钱有了!”侯万家带着猪贩子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因为担心学校的教学工作,侯万家给爱人交代清楚以后,就接着赶回了学校。猪贩子发现他的爱人脑子不好使,编了一个谎话:“我们把买猪的钱直接送到学校侯老师手上!给你不放心!”之后,赶着肥猪离开了芦斗溪村。等到学生放学,侯万家才回到家里,从爱人手上拿钱,准备第二天买水泥去,却落了空。
  学校的建设并没有停止,四个老师东拼西凑,最后还是买来了水泥,给教室打上了水泥地板。
  每一个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很难。1995年秋季开学了,侯万家来到了天远地远的黄泥垭村小教书。黄泥垭村山穷水恶,偏僻落后,原本有80多名适龄儿童可以进入村小读书,却只有30多名学生。
  必须把流失的学生找回来。从此,黄泥垭村的山山岭岭,都洒满了侯万家的辛勤汗水。从尹家台组到寒池组的路途中,有一段长达两华里的山路是从垂直的悬崖中间开凿出来的“空中栈道”。走在上面,不敢抬头,因为头会碰上岩壁。也不敢低头,因为心里会特别慌张,脚底下是深不见底的深渊。在黄泥垭村小学教书的3年里,侯万家家访的路程加起来不低于“二万五千里长征”,光那条从村小前往寒池组的“空中栈道”,他就来来回回地走了100多趟。
  仅仅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学校就有了80多名学生。但是,为了这80多名学生一个都不少,侯万家不仅需要走万里路,磨千张嘴,还需要倒贴工资,减免学费,替学生买笔买墨买作业本买学习用品……侯万家本来就微薄的工资更加微薄,本来就瘦削的身子更加瘦削。
  不论是芦斗溪村小学,还是黄泥垭村小学,学校的前面都是一条狭长的山沟,每到夏季,山洪暴发,侯万家都会找来一根长木梯,搭在溪沟两头,护送学生上学和回家。新村坪学区的全承万老师告诉我们,每年的山洪暴发,都是侯万家最为危险的时刻。学生家长侯金安清楚地记得:那次山洪暴发以后,侯万家去梅子溪畔送30多个学生过河。当绝大部分的学生安全到达对岸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学生们的惊叫:“拐哒!拐哒!侯世根被水冲走了!”侯万家没有丝毫犹豫,把背上的学生放到安全位置以后,就发疯似地向在洪水中挣扎的侯世根冲了过去,一把就抓住了侯世根。山洪太大,将两人卷入了洪流。眼看着两人越去越远,岸上的学生们都哭了起来:“侯老师!侯老师……”过了很久,侯万家和侯世根的脑袋才在远方的溪沟下游露了出来。两个人又顺着洪水漂了一程,侯万家才艰难地将侯世根抱上岸。侯世根得救了,侯万家却体力透支,晕了过去,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醒过来。
如今,供职于桑植县瑞塔铺镇新村坪学区的侯万家虽然老了,被同事们和学生家长们亲切地称作“老猴”,却依然保持着多年来形成的护送学生安全回家的习惯。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