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

“比赛就是比赛,不是选秀,不是炒作!”

更新时间:2018-03-19 14:02:24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记者:作为张家界导游风采大奖赛的发起人,当初策划这个比赛的初衷是什么?
刘云:2002年,我在旅游局负责导游培训、管理工作时发现,松散的个体作业模式,导游群体缺乏精神的原动力和凝聚力,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有的导游甚至认为,自己纯粹成为了赚钱的机器,没有精神的追求。这样的思想状况,导致整体职业道德偏低,影响了服务水准。我思考着如何寻找一个突破口,为导游创造一个奖励、激励机制。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和黄石寨索道客运公司的张辅仁总经理聊天时,张辅仁“感恩导游”的理念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进而诞生了举办第一届“黄石寨索道杯”导游风采大奖赛的想法。

记者:张家界导游风采大奖赛迄今已举办了4届,回顾历届比赛,你现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刘云:回头看看,最深刻的感受是这个比赛创造了张家界独有的导游品牌形象,立体地促销了张家界,创新了旅游促销的模式。
前3届导游风采大奖赛分别于2002年、2004年、2007年举办,比赛选拔的优秀导游后来作为“张家界旅游形象大使”,直接参与了“张家界导游万里行”旅游促销活动,收到了良好的促销效果。2003年1月底,张家界“导游万里行”第一站走进广州、深圳、中山三个城市,《人民日报·华南新闻版》、《中国旅游报》、广东卫视等媒体作了报道,特别是《南方都市报》用两个版予以报道,导游王娟霞成为该报封面人物。. (下转六版)
(紧接四版)2008年,“张家界导游万里行”第二站走进京城的社区、学校、工厂,推广张家界旅游,搜狐等全国性的门户网站对活动进行了报道,特别是《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张家界‘导游万里行’走进京城”为题进行了突出报道,其中一段评论就写道,“无论是成立导游员协会,还是举行‘导游万里行’活动,都是张家界在发展旅游经济方面所进行的探索与创新,对于全国旅游业的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可以说,这些从张家界导游风采大奖赛中走出的“张家界旅游形象大使”把张家界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首次带进了大众的视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记者:对于那些参加历届大赛以及从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导游而言,“黄石寨索道杯”导游风采大奖赛意味着什么?(楷体)
刘云:对导游而言,这个比赛就是一个培训和激励的平台,也是一次机遇。譬如第一届比赛中涌现出的优秀选手杨凯、周文艺、李帆,目前杨凯在长沙市一家旅行社担任副总经理,李帆已成长为我市一家旅行社高级管理人员,周文艺也被录用为国家公务人员;第二届比赛金奖得主任舫在“庐山杯全国地质公园知识大奖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并成为了中国地质大学的研究生,现正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第三届比赛金奖得主黄艳萍当选为永定区人大代表;这届比赛目前成绩排名第一的汪华丽,也是第三届比赛选手,曾当选为共青团全国16大代表。
比赛对于导游成长的作用,吸引了导游的广泛参与。这届比赛中,许多老导游踊跃参赛,外地导游参与积极性也很高。企业也相当支持,比如东辉旅游集团为准备比赛,在内部进行了三轮比赛选拔;市中旅积极调整导游带团计划,确保参赛选手培训、比赛时间。

记者:“黄石寨索道杯”导游风采大奖赛已成一个成熟的品牌。在你看来,这个比赛的品牌内涵是什么?(楷体)
刘云: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选秀或者商业炒作,它既有选拔导游精英的意义,更有通过比赛磨砺导游、培训导游的主旨。比如这届比赛,就是结合“平安满意在张家界”活动,对导游进行教育。更通过比赛,整合导游人才资源,通过个这个活动平台,提升导游队伍的凝聚力,展示导游的良好的职业风范,促进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
这届比赛的参赛选手李国庆说过这样的话:虽然作为一名老导游,参加这样的比赛不具备形象上的优势,但还是要参加进来,因为这是一个学习的平台,导游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成为优秀的导游,不学习就要落后。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比赛也融洽了景区企业和导游之间的关系,也让全社会对导游这个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比如:黄石寨索道公司8年坚持不懈地支持举办张家界导游风采大奖赛,其“感恩导游”的理念感人至深,江垭温泉度假村、张家界大峡谷、张家界景区环保客运公司,以及中国移动张家界分公司等企业不断关注导游队伍的发展,对比赛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导游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提高。

.

.


.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