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五金店命名“洗手间”折射市政建设之痛

更新时间:2018-03-19 12:37:58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事件回放:销售的是五金产品,店名却叫“洗手间”。昨天在磁器口古镇,记者发现这样一家奇怪的商店。(1月3日《重庆商报》)
看了这则新闻,有人或许哑然失笑、有人或许感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然而,当都市中的我们,走在街上,为内急搞得不就餐也往肯德基“钻”的时候,恐怕非但笑不起来,还要对城市规划发上一顿牢骚。就这一点而言,一家五金店为揽人气取名“洗手间”,恰恰从商人对商机的天然嗅觉中,投射出城市市政建设之“痛”。
其实,城市公厕难寻的话题,可谓由来已久,各地也日益意识到城市形象工程的塑造,是绕不开公厕这道“坎”的。然而,我们不无发现,城市公厕数量的递增,及其指示牌的到位,依旧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内急需求。当然,这与城市人口的增长,尤其是人口流动量的扩大不无关系,但往深层次看,到底还是其公益性与盈利性的矛盾所致。
事实上,从公共设施的角度看,公厕就该是对全民“免单”。然而,每每说到这个问题,各地往往都会拿市政资金说事。其实,照我看来,不是市政资金“差钱”,而是投入产出思维下的“差劲”。难道不是这样吗?纵观现今的都市,可谓寸土寸金,以需求为标准建公厕的话,势必耗费市政人力物力的投入,这显然不符合GDP的要求。与此同时,公厕无论姓“公”还是姓“私”,都是一个头疼的问题,搞不好就要陷入吃力不讨好的尴尬。于是,我们看到了城市公厕走向了一种极端——免费豪华公厕。应该说它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体现市政建设没有将公厕放置在“被遗忘的角落”,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城市形象工程,及GDP语境下的投入产出思维。可谓两头都没落下,两头都有“着落”。
因此,笔者认为,城市公厕数量跟不上人们内急之需,说到底依旧是经济浪潮的今天,各地只为GDP想办法,不为公益找出路的惯性思维使然。由此看来,五金店为揽人气取名“洗手间”,不仅是一种黑色幽默,更是对一些都市在“城市名片”上绞尽脑汁的绝妙讽刺。一定意义上,“城市名片”再光鲜亮丽,人们内急找不到地方厕,城市形象的颜面又何在呢?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