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资讯

澧水不再哭泣

更新时间:2017-12-09 12:56:50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从溪口一路向东的澧水,与奔腾而来的溇水交汇后,河面变得宽阔而平静,两千多年来养育着有“银澧金慈”之称的慈利古县城,据史料记载,是一个物华天宝、富饶美丽的地方。
千百年来,这条河招呼着南来北往的商旅离客,那一艘艘交织如梭的商船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也载着慈利的先民们走南闯北。天然清澈的河水更是孩子们的乐园,游泳、抓鱼,将童年装点得丰富多彩。
直到今天,在很多人的回忆里,这条河依然是他们童年美好的回忆。“我们基本上都是河里长大的孩子,每天要去河里两三次呢。”40岁的慈利县委宣传部新闻组干事易斌如赶上了那汪清水。
然而,随着工业化脚步的临近,这些美丽的画面一夕之间消失了。家住澧水边的卓尚武老人见证了澧水的起落。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澧水,几乎没办法看了,河边河面上到处都是垃圾。”现年63岁的卓大爷当时正在一家国有食品厂上班。
据卓大爷介绍,当时人们没有任何环保的概念,生活垃圾都是直接扔到河里的,家里的污水也直接排入河中。久住在慈利县城的人或许还记得鱼池沟,这个县中医院旁边的废水沟几乎成了县城居民们的一块心病。
在卓尚武老人的记忆里,上世纪90年代,河边已经有很多工业作坊式的小企业了。火电厂、水泥厂、机械厂,一个个污染严重的小企业盘踞在澧水河岸,将工业废水和废渣直接排入其中。
据慈利县环保局办公室主任万思慧介绍,当时是县里重点企业的火电厂,将废弃物粉煤灰直接堆在河边的蓄污池里,“每到下雨,粉煤灰就被直接冲到澧水里面,那条路都是淤泥。”易斌如也经历了那个年代,“走在街上,一会儿就一层灰。在院子里晒东西都不能晒,越晒越脏。”..........
............................ (下转2版)
(上接1版)当时环保局对澧水水样的监测工作也停留在比较粗浅的层次。“以前环境监测的仪器都是很简单的,数据也不是很精确,每年只有三四次监测。河流水质监测也不固定。"慈利县建设局管理股股长伍元喜,从湘潭大学毕业分配来以后,一直驻守在环境监测岗位上。当时环保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县城重点污染企业进行治理,或关停或搬迁。
时间到了2008年,环保工作越来越受重视了,陆陆续续有群众到环保局反映,一家名为红太阳的化工企业将废水直接排入直入澧水的零溪河,工业废气也让周边百姓无法容忍。"我们去实地考察多次,厂区面积太小,根本没地方也没能力上环保设备,建议关闭。"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而现在这个生产碱麻皂素的企业成功实现了从小型作坊向现代企业的转型。"他们已经在白竹水东湾村耗资五六百万建了新厂,占地十多亩,排污也达标了。"
跟化工厂相似命运的还有那个粉煤灰铺天盖地的火电厂,2009年终于结束了对母亲河的伤害,走入了历史。

"现在我们环保的工作重点也在转移,从原来对单个项目的治理转变为区域源头治理和单个项目治理两手抓。"管理股股长伍元喜介绍,伍元喜提到的区域源头治理跟新规划的工业园密不可分。
新的城区规划,将工业、商业和生活区域做了截然的区分,从根本上将工业对生活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为了控制污染,工业园对入园企业做了严格界定,入园企业必须符合三项条件,首先是要符合相关产业政策,第二是选址要合适,尤其要避开饮用水源保护区。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污染物要达标排放。
"工业园还是一种比较集约化的治污方式。"伍元喜说,工业企业比较集中,排污管道也容易铺设,净污也就简单了,"关键是比较好管理。"
今年4月份开始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是慈利县治污的又一举措。这个污水处理厂位于零阳镇双安十五组,占地44.3亩,一期工程处理污水能力达到2万吨,已经覆盖了整个老城区和部分新区,污水管网也已基本覆盖。
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都直接接入了污水处理管网,鱼池沟终于有机会名副其实了。现在的鱼池沟再也没有了以往的臭气熏天,新修的水泥沟渠里的水渐渐清澈了起来。"现在比以前好多了,以前都要避开走呢。"刚刚买菜回来的吴阿姨笑着说,她就住在旁边的观音家园,五、六年来深受其扰。
没有了这一个又一个的伤口,澧水母亲又恢复了往日的美丽容颜。高高的河堤护栏保护着百姓们散步观景的步道,以前步道边的垃圾堆成了今天的小菜园,河岸边也修了水泥平台,"每天早晚都有人在这里散步、打拳、乘凉,以前都是垃圾堆啊。"五十六岁的朱方有家就在澧水边,每天站到河边呼吸新鲜空气成了他的新习惯。

.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上一篇:澧水的博弈
下一篇:专版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