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资讯

线的乐章

更新时间:2017-12-09 12:56:49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在各种艺术媒介中,声音与线条是最富抒情力的。古罗马雕刻的团块、建筑的实体、画家笔下的色块乃至绘画手法的各种各样的点等,其抒情功能均远远比不上线条。这是因为点容易显得零碎、而面又流于平板、团块则太笨重,只有线条灵巧活脱,流动不拘,粗细任性,枯润随意……
  最典型的线条艺术首推中国书法。它一不靠色彩,二不靠光影,三不靠团块。它的一切,由纯粹的线条组成,完全是一个线条的王国。书法作品的完成则是通过线条的变换移动、笔势的跳跃、时间的推移来实现的,故书法完成不仅是一种空间原理,也是一种时间原理。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书法甚至可以被喻为用眼睛来欣赏的音乐。就艺术所要求的生命觉醒而言,书法可谓是更为纯粹、更有内在性的艺术,因为书写时不断移动的文字线条,正是传导生命的韵律标记,也可以说,线条是书法的旋律。
  而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流,却无法离开它的线条性,或者说,它依存于一种线条流。朱光潜曾说过:“声音的承继是线形的,每一刻所听到的声音都只占这条线上的一点,所以说把空间集中到一个点。”音乐的这种线条是一种有声的线条,也是流动于时间性的旋——前后承续、抑扬起伏、紧紧如贯珠的旋律,也可以说,旋律是音乐的线条。
  书法是纯视觉艺术,是空间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是时间艺术。其实书法同样有音乐的时间属性,音乐也同样具有书法的空间属性。一般来说,书法和音乐都属于一次性完成的艺术。书法家创作书法作品时,往往屏息静气、一气呵成,倘若出现失误,即为失败之作。故当代很多书法家在创作实践中,作品都要经过反复推敲和多次调整书写后才能完成。但是,无论书法家如何推敲修改,最终呈现给我们的结果(作品)必定是一挥而就的,是书家经过深思熟虑、调整并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后的最终结果,而这个结果之前的过程则是鲜为人知的。这与作曲家在创作实践原理上也是一致的。我们欣赏一首交响乐或者一首独唱歌,呈现给我们的也是这首曲(歌)最后的结果,从作曲、填词、配器到排练等,这个过程也是鲜为人知的。没有这个过程,我们便无法看到最后的结果,至少这个结果是书法家(音乐家)自己比较满意的,不然,他们是不会以此示人的。
  书法作品的每一个线条、每一个点与乐曲中的音符一样有特定的审美意义,具有相当难度的技巧与规范方式,若一处失误,则前功尽弃。这就像演奏二胡一样,每一弓都必须根据整首乐曲的需要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厚重饱满、或轻灵飘逸;每按一指都必须准确无误地找准音阶,或刚或柔,或徐或疾、或如蜻蜓点水,或若龙跃天门。孙过庭《书谱》中说:“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扭挫于毫芒。”书法家想达到这样的境界,不仅需要有深厚的功力和丰富的技巧,还需辅之以好的笔墨工具,正如一位优秀的器乐演奏家需要精良的乐器一样。当然,仅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作品艺术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还是艺术家自身的修为。
  由于书法与音乐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流动性和不确定性,这就使得书法创作现场与音乐会现场一样具有感染力,观者与书家一道沉浸在线的律动之中。随着书家轻、重、缓、急的行笔过程,或喜或怒、或跌宕起伏、或静穆沉郁,使观者与书者心神融为一体,在领略书家笔墨技巧的同时,犹如欣赏一首首风格迥异的乐曲,书家在宣纸上分割出的一道墨线,似乎是一个个优美音符,使我们感受到线的旋律美。它既不源于琴瑟,亦非出自歌喉。然而,每当我看到一些技法娴熟、书艺高超的书家挥毫泼墨、尽情抒写胸臆之时,很容易让我联想到舞台上风度翩翩的音乐指挥家。此时,书法家手中的毛笔在我眼里似乎已变成了音乐家的指挥棒,时疾时徐、忽静忽动、上下翻飞、左右腾挪……各具姿态的一道道墨线似乎都变成了一连串的五线谱音符,当我流连于这一切时,一如漫步在音乐的殿堂。
  书法的线条和音乐的旋律都是无拘无束的。一个字、一个笔划,就可能让一部分人联想到“惊蛇入草,云鹄游天”;而在另一部分人眼里来看,也许又是完全相反的的物象。如同一个悦耳的和弦,可以让人联想到春天万物复苏蓬勃生长,也可以是情人间的甜言蜜语。这不仅要在相应“语境”中才能得到阐释,还要取决于欣赏者主体的心灵感受。
  书法和音乐都具有起承转合与周而复始的同构性质。在形式上,书法与音乐一样讲究章法、节奏、旋律、对称和呼应。在体裁上,草书犹如动荡起伏、情感激烈的流行摇滚;而楷书、隶书、篆书则似结构严谨、意境内含的古典美声;行书却如优美婉转、悦耳动听的通俗民谣。在时间上,书法和音乐都具有时间结构美,呈现出一种前后相继的连续性动态结构。音乐作品先有引子,然后引入旋律,随着乐曲的展开直至全曲的高潮和尾声,整个过程起承转合看似无意,实则匠心独运。书法亦是如此,书法作品从首行字起顺行而下,动静结合、收放适宜、有起有收,有如曼妙无比的音乐,其雄壮处如大江奔流,明秀时如溪水涓涓,当行则行,知止则止,直到形成一篇完整的“乐章”。
  每当我翻开历代书法名迹,不管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还是颜真卿的《祭侄稿》,抑或是怀素的《自叙帖》……在我眼里,这些作品已不是一件纯粹的书法作品,而是书家谱写的一篇篇或愉悦、或闲适、或悲壮、或苦闷的乐章……
  我祈盼我们这个时代的书家谱写出更好的、更多的、更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乐章”。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