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大师与风景同在

更新时间:2018-03-19 12:35:29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吴冠中先生走了。这是一个夏雨萋萋的日子。大山无语,山花含悲。阴阳二界,一步之遥。此刻,却见您向着幽幽冥界蹒跚而去,渐行渐远,只留下一面骨瘦清癯的背影……
31年前的11月中旬,满山红透。您在吉首一位画友的极力怂恿下,将信将疑登上张家界。就那一刻,您的嘴凝固成一个极度震撼的“O”字。您说相见恨晚。您说终生难忘。此后3天,您“只研朱墨作青山”,“自家斧劈”了一座座峰林。您赞其为大美、至美、极美。您说青岩之山,独创了山之形、水之骨,岩层之节理、草木之神韵。三千年国画理论,因此而改写;八百幅山水古画,因此而失色。就在您不舍离去后的1980年元旦,《湖南日报》发表了您的大作《养在深闺人未识》。您借用一句唐诗,为这座山作了最完美的定论。
从此,风景与大师结缘。
山水风景一旦与大师邂逅,这方山水便摆脱了孤独自芳的命运。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正值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绉起一池静水的时光,世居斯土的大庸人洪福悄然而至:一片消失于历史长河的砂岩峰林偶然间现身于世界。由于这一迟来的发现,人们终于从“封资修”的文化垃圾堆中找回了蒙受污垢的“旅游”符号。它改变的不止是这一片土地一方人的思想意识、生活境遇,更改变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
历史的真象就是如此:大庸人成了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旅游业的拓荒者。事实上,大峰林的发现最早可上溯到夏商时代的索人。及至春秋战国、秦汉明清,一代又一代历史巨人已经为后人留下了诸多信息。到了早年的“五七”干校、国营林场、知青茶场,也不知有多少人为这些摩天石柱发出惊叹。以刘开林为代表的当代林农们更是用锄头在石壁上撞击出一串串火花。可是,这些火花还不足以影响这片山水指点了这群石柱。千万凡人的声嘶力竭,只不过是融入大峰林合唱中的一丝回音,他们撼不动这座亿万年塑造成就的大自然绝唱之作。
历史,就像是个势利眼的老太婆。
当新华社高级记者杨飞走来,当国画大师吴冠中走来,当画坛巨擘黄永玉走来,当影坛巨子陈复礼走来,当文学巨匠沈从文走来,这片山水立即发出惊天动地的回应,所谓“撞千石之钟,立万石之矩;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司马相如《子虚赋》)。
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名山还须名人传。
沈从文走了。杨飞走了。今天,您老人家也撒手人寰,驾鹤西去。张家界人长歌当哭,也无法挽留您匆匆的脚步。
知恩图报,感恩惜福,乃中华民族之美德。张家界人懂得感恩。大峰林将裸出一面面绝壁,为大师们刻下芳名。大山无语,是因为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世事沧桑。山无语自高。唯无语才是永恒,才是大功大德。
吴冠中先生,回来吧!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