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资讯

创业路上,敢想敢做敢成败

更新时间:2017-12-09 12:35:19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基层工作已有三年。三年前,我还是一个刚迈出大学校门,憧憬着能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大舞台”展现自己的毛丫头;三年后,在组织的关心与支持下,我实现了为细砂坪村村民探索致富之路的理想;三年来,创业路上的艰辛,使我积累了社会经验、增长了人生阅历、懂得了创业要有敢想、敢做、敢成败的精神。
  到村任职后,为了能更快进入“参谋助手”的角色,我坚持每天在村里转一圈儿,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充分了解该村的社情、民情,决心为村民探索出一条致富之路。
  2008年11月,得知村主任与县蔬菜办一同赴磐安考察了食用菌种植产业,使我有了大胆的想法,当地的气候条件正适宜香菇生长,可以把食用菌种植发展成为我们细砂坪村的支柱产业。
  有了积极的想法以后,更加重要的就是去实践自己的想法。
  我积极向村支两委建议,通过组织有创业意向的村民到慈利县的杉木桥镇、湖北鹤峰县的太平镇进行调研,在证实了这个想法的可行性后,村支两委决定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
  由于种植食用菌在当地是新型项目,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大家都不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眼看带领村民致富的梦想就要破灭,我主动同村支部书记、文书等6个村民一起担起了这份风险。2009年初,在筹集了8.8万元的启动资金后,我们注册成立了“九龙山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细砂坪村食用菌种植基地,迈出了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第一步。三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细砂坪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在不断壮大,规模由最初的3.5万个菌棒、7个菌棚、简陋的生产加工棚、1套加工设备以及不达标的接种室、12万元投资总额发展到现在8万个菌棒、15个菌棚、占地2亩地的生产加工大棚和养菌室、2套加工设备、全封闭的接种室、1座冷冻库以及1套棚内增温设施、总投资额也达到了40多万元,年产值达16万元,真正成为了带领全村人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做了以后,无论成功失败,我相信都会是一种收获。
  但是打造支柱产业,带动村民致富,不同于自己创业,村民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背负着整个家庭的担子。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才能把创业风险降到最低。在此,我浅谈几点想法:
  逐步扩大规模。初创业时,规模小一点,不仅可以减少启动资金、降低成本,而且会有更多的精力去掌握技术、积累经验,然后才能逐步扩大规模发展。
  积极主动争取国家政策性的帮助。2008年底,借助国家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等自主创业的机遇,我认真学习、理解了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主动去争取各项国家政策性的帮助。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奠定了我们获得各种优惠政策的基础;在组织部与共青团组织的帮助下,我们得到了省农业厅资助资金5万元、共青团省委青年创业基金会资助5万元;在劳动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小额贴息贷款政策中,我们合作社成员共争取到贴息贷款近20万元等等。
  参投保险。由于农村创业大部分属农副产品种养,其不可避免地会遭遇自然灾害而受到损失。2009年的一场暴雨,使我们2000多个没来得及上架的食用菌菌棒被水浸泡感染,直接损失上万元。因为没有参投保险,只能眼看着一万多元钱“打水漂”。
  创业的历程中有辛酸、有艰苦,更有丰收的喜悦、成功的快乐。这份苦中乐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发展的信心。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只有村民富裕才是硬道理,只有产业才能让我们致富。为村民富起来,什么都值得。
(作者曾在桑植县细砂坪乡细砂坪村任村主任助理,现为桑植县细砂坪乡政府干部 )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