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成败萧何》缘何拿到中国戏曲奖项“大满贯”?

更新时间:2018-03-19 12:25:48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上海京剧院的新编历史京剧《成败萧何》,自2004年创作问世以来备受瞩目,迄今演出逾200场,更拿到了当下中国所有重要戏曲奖项的“大满贯”。
  萧何月下追韩信,本是中国历史和戏剧舞台上“求贤若渴”的佳话。而上海京剧院的《成败萧何》却演绎了一场萧何违背道义良心毁灭英雄的历史悲剧。戏曲界专家指出,《成败萧何》用原汁原味的京剧之“瓶”盛上了时代精神之“酒”,从诸多方面对京剧艺术进行了丰富和创新,从而为当代戏曲创作树立了新的标杆。
  
  一出好戏,震撼观众
  在传承和创新中两难的京剧界,很少有一部作品像《成败萧何》一样赢得观众和专家众口一词的好评。
  舞台上,戏剧冲突层层叠叠、扣人心弦。剧终时,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败岂能由萧何”的主题歌悠然响起,许多观众洒下一掬同情泪,剧场里的掌声经久不息。这样的场景,在《成败萧何》200多场的演出过程中屡见不鲜。
  策划制作该剧的上海京剧院副院长单跃进说,这出新编京剧每次上演,都吸引许多传统京剧的铁杆票友“追捧”。不少戏迷自己掏钱买票,反复看了四五场还觉得不过瘾。
  作为一个京剧的“新鲜”票友,厦门大学教授、历史学者易中天赞叹说,《成败萧何》在戏曲舞台上重述历史,很精彩却又“没有破绽”,既对历史进行了新的阐释和开拓,又对京剧艺术“推陈出新”。当大幕落下,这一出“千古之下、余恨悠悠”的人性悲剧,留给了观众许多人生哲思。
  而七年来,上海京剧院新编历史京剧《成败萧何》已获得了“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奖和“中国戏曲学会奖”。
  
既有传承,又敢创新
《成败萧何》是怎么创作出来的?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说,最初的创作意图就是为了传承经典。2004年第四届中国京剧节在上海举行,同时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上海京剧人想到,要把80年前周信芳大师《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艺术生命”延续下去,但是也要融入时代精神。
  因创作该剧获得盛誉的编剧李莉说,《成败萧何》没有再讲一遍“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而是采用了史记的素材,用现代人的视角重新解读历史。
  在司马迁的笔下,韩信被萧何诓进后宫杀死。作为编剧,李莉试图“站在今人的角度”去看历史人物,既看到性格决定命运,也看到个人面对时代、面对抉择的无奈。 
  在《成败萧何》的舞台上,萧何的老辣、睿智,韩信的自信、张扬;刘邦的多疑、多谋;吕后的精明、毒辣,都令观众看罢感到回味无穷。麒派传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陈少云说,演员们的表演,吸收了传统京剧表演的精髓,也向其他艺术门类进行借鉴和吸收,有所创新。
  在协助吕后诛杀韩信之后,萧何撕心裂肺地呼喊,宣泄内心巨大的痛苦时,陈少云就不拘一格地借助了话剧手法。“只有这样表现,才能充分感染观众。”他说。而在京剧舞台上一向以“小生”形象出现的韩信,在《成败萧何》的舞台上就变成了红脸红衫、武功盖世、霸气十足的“花脸”。这一堪称大胆的改动,无疑更符合人物身份性格。
  为京剧《沙家浜》担任编剧的小说家汪曾祺曾指出,传统京剧存在四个问题,一是陈旧的历史观,二是人物性格简单,三是结构松散,四是语言不到位。而在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叶长海看来,《成败萧何》突破了传统京剧的“瓶颈”,在传承和创新的平衡上达到了新的境界。
  
为当代戏曲创作树立标杆
《成败萧何》收获中国戏剧奖项的“大满贯”,又获得了观众的口碑,给当下处于保护和复兴时期的传统戏曲带来了许多启示。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说,《成败萧何》是一出“大气磅礴”的戏剧,它重述了一个关系到民族、国家和天下苍生之命运的宏大事件,也塑造了四个极其强悍的人物形象:萧何、韩信、刘邦、吕雉。
  他指出,与许多昙花一现、豪华包装大于实际内容的新编京剧相比,《成败萧何》的成功来自于它题材的厚重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这个意义上,上海京剧院可以说“为当代戏曲创作树立了新的标杆”。
  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荣广润说,一出《成败萧何》,横看成岭侧成峰,“其实传统京剧文本中这么多元化的解读是很少的”。而上海京剧人通过多年的努力,让京剧的情感容量、文化内涵和表演开始“并驾齐驱”。
  在他看来,《成败萧何》即使拿到国际戏剧舞台上去演也非常出色。这出京剧写了命运的残酷,叙事节奏性非常强,这些都是现代剧场的特征。“这样的京剧,能开创未来,也能让所有的中国人为之叫好、喝彩。”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