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喜读《大庸阳戏研究》

更新时间:2018-03-19 12:22:09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我的家乡有个李五公,他本是一个好岩匠,但他喜欢看阳戏,特别喜欢阳戏的曲调,而且着了迷,他就自制一把大筒,学拉阳戏曲。一段时间之后,他真学成了,于是边房近邻都爱听李五公的阳戏曲,有人还跟着吟唱。不但大人爱听,就是小孩啼哭时,一听到李五公拉的阳戏曲,马上停止哭泣了。于是家乡产生个谚语:“李五公的大筒,娃娃听了能止哭”。这说明大庸阳戏历来深入人心。
  解放前,大庸的戏剧主要有:阳戏、傩戏、花灯、汉戏、丝弦戏、木偶戏,尤以阳戏著称。阳戏逢喜必请,逢会(集会)必唱,逢节必演。我们小时候一群伙伴,只要听到哪里唱阳戏就赶去看,十里八乡的群众也都聚首戏场。还有人喊出“愿吃稀饭看戏,不愿在家白睡”,把看阳戏当成精神食粮。
  大庸阳戏,是大庸古国的传统文化,是张家界土家文化的瑰宝,它在群众中根深蒂固,为人民之喜闻乐见,是大庸文化之瑰宝。周志家先生从小就融入大庸阳戏剧团,是剧团的精英,后来长期从事阳戏编导工作,写了近400个阳戏剧本。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支持下,也出于对阳戏的钟爱,他用几十年的功夫,探索、收集、挖掘、溯源、整理,撰写出《大庸阳戏研究》一书,这是大庸人民的幸运,也是大庸阳戏的幸运。
  我非常赞同周志家先生关于阳戏金线吊葫芦出自大庸天门山(梁山)的说法。我认为,金线吊葫芦更出自大庸的葫芦文化。过去,大庸古国漫山遍野都生长一种野葫芦(又叫山葫芦),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家家户户都用葫芦来装水、装酒、装油、装药,人人都喜爱这些水葫芦、酒葫芦、油葫芦、药葫芦。人们把非常好听的阳戏唱腔,喻为金线吊葫芦。这显然源于远古洪荒时代本土先民的葫芦图腾和生活中的葫芦情结。人们崇拜葫芦,喜爱葫芦,离不开葫芦,于是在群众喜闻乐见的阳戏中就自然融入了土生土长、原汁原叶的葫芦文化。以“金线吊葫芦”为重要标志的大庸阳戏也就犹如葫芦花一样开遍崇山南北大武陵地区的山山岭岭,进入家家户户,深入人们心中。
  《大庸阳戏研究》堪称尽善尽美,为弘扬土家族文化树立了典范,又是对大庸阳戏的升华,使大庸阳戏这朵绚丽之花更加光彩夺目,使张家界的山水增添新的内涵,使张家界世界旅游精品建设增添新的文化底蕴,可喜可贺。(作者系原永定区人大副主任)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