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资讯

落实“五基”要求推动贫困村发展

更新时间:2017-12-09 12:33:47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建设扶贫工作按照市委提出的加强“五基”(基层组织、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环境和基础工作)的总要求,大力实施“领导办点、部门联村、干部驻村、三级联创”的工作模式,以桑植县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在全市贫困村扎实开展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建设扶贫大会战。五年来,全市共对348个贫困村、12个教育卫生扶贫点选派了1962名机关干部参与驻村建设扶贫工作,累计投入建设扶贫资金59457万元,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全市贫困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底的2135元增加到2010年底的2909元,2010年底全市贫困人口下降到8.56万人。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贫困村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做好农村建设扶贫工作,加强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是关键。各建设扶贫工作组以村支两委班子建设为重点,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目标要求和“选准、调强、配齐、提高”的思路,把一批群众拥护、年富力强、文化素质较高的年轻人选进村级班子,推上了“领头雁”位置。五年来,从复员退伍军人、脱贫致富能人、返乡大学生以及回乡创业的优秀农民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533名,发展党员726名,培养后备干部1029名。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群众信任的农村发展复合型人才得到了充分使用,村支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加强。利用各级党校、农广校、电大和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对建扶村党员干部进行理论、业务和实用技术培训,80%的50岁以下村支部书记达到中专以上学历,70%的建扶村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目标。积极做好选派大学生村官工作,努力增强村级组织活力。组织建扶村党员干部赴江苏华西村、山东寿光、河南南街村等农业发达地区学习考察,下派技术指导员对农民进行现场讲课。全市建扶村引进推广新项目新技术达到231项,实用技术培训农民达到140974人次;共投入3473万元,新修村部35566平方米,整修村部18118平方米。同时配套投入665万元,新建卫生室149个、图书室159个、远程教育终端站点229个,新增广播设施252套,村级组织工作条件明显改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村发展条件明显完善
  五年来,各建扶工作组从改善贫困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入手,广泛筹措资金,集中力量解决制约贫困村经济发展的难题。投入27565万元,新修公路1281公里,整修公路1573公里,硬化公路1091公里;投入2335万元,新修整修桥梁273座3417米;投入3648万元,新修水渠561千米,建设防洪堤38696米,整修小型山塘水库331座,新造和改造基本农田1426亩,改善灌溉面积46496亩;投入4026万元,建蓄水池2587个、70203立方米,铺设引水管2267千米;投入6469万元,改造输电线路1659千米,新增变压器282台;投入752万元,新修学校5755平方米,整修学校13785平方米。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基本解决了348个贫困村群众行路难、喝水难、灌溉难、用电难、上学难的问题。市委办驻桑植县上河溪村工作组投入498万元,完成2000米集镇街道改造及街道亮化,扩建边贸市场,硬化村公路500米,兴修防洪堤200米,维修中心学校,新建村部,使该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市政府办驻慈利县咸水村工作组投入395万元,硬化村主干道6.5公里,新修通组公路8公里,架高低压输电线路16公里,铺设引水管12公里。

加强基础产业建设,贫困村群众收入稳步提高
  五年来,全市贫困村在建扶工作组的帮助指导下,围绕全市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菜篮子工程"、旅游市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共投入种植业发展资金3455万元,发展烤烟、蔬菜、茶叶、油茶、葛根、柑橘、苎麻、冬桃、干果等110760亩,投入养殖业发展资金1152万元。各建扶村实行"基地+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把"以奖代投"作为鼓励农民群众扩大种养规模的主要方式,共培养专业大户2291户、科技示范户3165户。全市贫困村抓住建设扶贫调整产业的有利时机,依托中烟集团建设现代烟叶基地,依托湖南茶业有限公司建设茶叶基地,依托九天食品、贸源化工等龙头企业发展葛根、五倍子基地,依托市、区县城的“菜篮子工程”建设蔬菜基地,“小河口”的冬瓜、“白石”的萝卜、“溪”的辣椒、“崇山”和“高峰”的无公害高山反季节蔬菜等已成为市内外有名的品牌。积极做好贫困村劳务转移输出工作,共组织劳务转移输出134763人,劳务转移输出总收入达109333万元,拓宽了贫困村农民增收的渠道。

加强基础环境建设,贫困村人居环境有效改进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生态和谐与人文和谐作为建设扶贫工作的重要目标,坚持建设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实施清洁庭院工程,创建生态示范村,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广大农民明是非、辨美丑、识善恶,提高道德水准,增强文明意识。建立“农家书屋”,开办农民学校,开展争当“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以送科技、送文化、送法律、送医药、送温暖为主要内容的“五送下乡”活动,丰富贫困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据统计,全市共开展送科技下乡722次,送文化下乡725次,送医药下乡853次,送法律下乡901次。14847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困难户12518户,救助贫困学生1385名,结对帮扶和送温暖资金达1368万元,8360户农户获得“十星文明户”等称号。

加强日常基础工作,整村推进合力日益增强..
  为抓好农村建设扶贫这项综合性工作,我们建立“领导抓、抓领导”的建设扶贫工作管理机制,形成了党委总揽、组织部门牵头、后盾单位包村、工作组驻村的工作格局。市委书记胡伯俊,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小明高度重视建设扶贫工作,对建设扶贫工作不定期进行重点督查。市委副书记范运田担任市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每年坚持安排部署建设扶贫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国军、市政协主席周元庭多次到联系村现场指导,现场解决具体问题。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黄惠勇,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朱水平,市委正厅级顾问卢建国,副市长向佐谊等分管领导对建设扶贫工作定期进行检查,认真了解建设扶贫开展情况和计划项目实施情况。市建扶办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实行扶贫工作成效与班子考核、干部任用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建立了建设扶贫工作组员管理制度、扶贫资金管理制度、检查验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部分未直接承担建设扶贫联村任务的正处级行政企事业单位纷纷出资捐物,共出资捐物折合人民币达250余万元,有力推进了全市农村建设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抓好建设扶贫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对外宣传,市委书记胡伯俊、市副书记范运田等市委领导带头撰写的《旅游带动促扶贫,夯实“五基”促发展》、《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努力开创建设扶贫新局面》等文章被国务院扶贫开发办主办的《扶贫开发》杂志刊发。我市在《湖南日报》等省级党报党刊发表文章6篇,在省委基层办工作简报发表文稿86篇,在全市上下形成了狠抓建设扶贫工作的浓厚氛围。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