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矫正孩子的方向标———批评

更新时间:2018-03-19 12:35:44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批评是为了纠正孩子认识上的错误,把失舵的船儿拖回港,给孩子一个方向标,使孩子树立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向。但批评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效的。
  特级教师于漪的一个学生文笔很不错,就是不爱用标点符号,且蛮有理由:“只要文章写得好,不用标点符号又何妨!”于老师多次找这位学生谈心,讲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指出不用标点符号是一种严重错误,并告诫他以后改正。这位学生每次都口服心服,下次作文又重蹈覆辙。
  由此看出,如果孩子身上有稳定的缺点毛病,比如说马虎、脏乱差、习惯不好、不爱学习、上网没完、看电视没完、上课说话、打闹,等等,这样一些已经是习惯性的缺点毛病,你是越批评,这些缺点毛病越是固定下来了。在这样的场合绝对不能批评,批评没有用,批评不是在这种场合使用的。
  于漪老师抓住这位学生文笔好,认识错误态度好,心地善良这些亮点,在一堂作文课上,把这位学生的作文做范文用等速度朗读,看到于老师上气不接下气地读作文,这位学生坐不住了,喊道:“于老师,您咋不停顿呢?”于漪说:“我不能停顿,因为作者没用标点符号啊!”这位学生明白了,原来标点符号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他羞愧地说:“于老师,我真的错了,您停下来吧!”于漪会心地笑了。
  要想改掉孩子的缺点毛病,家长们也不妨尝试一下于老师所使用的“亮点原则”。也就是说,你先强化孩子的亮点(于老师拿这位学生的作文当范文,强化他文笔好这一亮点;上气不接下气地用等速度朗读,唤起他心地善良这一亮点。),让他找到他身上是有优点的、是有价值的。他找到了自我价值,升起了自我完善的欲望,就有了改掉缺点毛病欲望,然后你就把他的缺点毛病跟痛苦联系在一块儿(读这样的文章使人上气不接下气!),这样他就会产生改掉缺点毛病的心理动因,再用新的行为习惯替代他的旧的缺点毛病(用使用标点符号这一新的行为习惯替代不使用标点符号的缺点毛病!),通过替换原则把旧的替换掉,再把新的行为习惯跟快乐联接在一块(有了标点符号,文章读起来就有节奏感了!),这样不断地强化新的行为习惯的快乐,最后完成整个的转变的程序。如果你不遵循这个过程,想通过单纯的批评(有的家长甚至打骂)来改掉孩子的缺点毛病,是难以做到的。
  批评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有效的:当孩子犯了一次性的错误,是明知故犯,是故意掺和。既便是这样,实施批评也要讲求艺术。
  特级教师丁榕曾处理过一起小学生偷笔事件。一个学生的笔不见了,在检查中,丁老师发现失窃的笔在某学生的书包里。她没有声张,课后专门买了一支笔,送给这们学生,说:“我知道你需要笔。”这位学生声泪俱下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将偷来的笔还给了同学。30年后,这位当年偷笔的小学生,成了一个部门的经理,他带着自己的孩子找到了丁榕,给丁榕“扑通”跪下,并对孩子说:“你也跪下。没有丁老师就没有爸爸的今天,也就没有你!”
  试想,如果当时这位学生被戴上“小偷”的帽子,他以后的发展趋势和人生轨迹又会怎样呢?我们不能不为丁榕批评学生的艺术所折服。
    (作者系张家界市一中教师)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