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三年谪宦此栖迟

更新时间:2018-03-19 12:33:41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在唐人王勃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他慨叹道:“呜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余音袅袅,至今似犹可闻。
贾谊,河南洛阳人,生于公元前200年,卒于公元前168年,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又称“贾生”。他18岁时,以能诵读诗书,善辞章,闻名遐迩,被荐于汉文帝,任命为博士。不久,升迁太中大夫。少年得志,便受到一些老臣、重臣的排挤,贬为长沙王的太傅。所谓太傅,也就是一个对长沙王起辅导之责的闲职,可有可无,并无什么实际的权力。
于是,才华、抱负崭露头角的贾谊,只能收拾行装,向南而栖停于湖南的长沙。于是,长沙便有了贾谊的一处住所,也留下了他让历史眷恋的身影和言谈。
他只在长沙生活了三个年头。
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因他有着和屈原声气相通的襟怀、气度,长沙便慷慨地接纳了他,故典籍中称他为“贾长沙”,贾谊的诗文集就叫《贾长沙集》。..
现在的长沙市太平街19号,有一个古香古色的院子,这便是“贾太傅祠”——贾谊故居。这当然不是汉时的原物,在漫长的岁月流变中,几毁几立,应是历尽沧桑。在有限的文字记载中,知道它曾在明成化年间,长沙太守钱澍大修祠、宅,使其形成祠、宅合一的格局。清光绪元年,湖南巡抚王文韶,把它扩建成祠、宅、园林三位一体的规范,占地面积1.4公顷。再次翻修,则是早几年。但原址没变,因为院中相传贾谊当年请人开凿的一口井还在。这井也别有形制,井口和井底小于井腹,如同酒壶,而井水又清冽甘甜,被后人称为“玉酿”。井就在祠堂前,还建有井亭,亭匾上写的是“贾谊井”;井亭的石柱上,镌刻着杜甫的诗联:“不是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这个处在幽深小巷里的四合院,精巧而雅静。入门楼,便见流光溢彩的“贾太傅祠”。穿过此祠,便是太傅殿,殿的两厢,还有“寻秋草堂”、“寸碑亭”、“碑廊”等古式建筑。
贾谊在长沙时,他的住宅一定没有这么辉煌、宽宏。
但他在侍奉长沙王的日子里,长沙王对他还是很客气的,也没有多少杂事来烦扰他,他尽可能地去当他的“作家”,写他字字珠玉的辞赋。
在从长安到长沙的途中,路过汩罗江屈原投水的地方,他感慨万端,悲愤难禁,也就有了写《吊屈原赋》的冲动。我想此赋的最后定稿,应是在这个故居中。此外,他的名篇《鹏鸟赋》,也是完成于斯。
客居他乡,贾谊的心情怎能平静?他是有大抱负、大才能的人啊。终于等到了奉旨还京的机缘,于是又成了梁怀王的太傅。本性难改,他多次上疏批评时政,建议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巩固中央集权,还主张重农抑商,力主抗击匈奴贵族的攻掠……可惜天不假年,32岁的他便病殁了,令后人感泣不已。
但他的文章,却与日月同辉。《古文观止》中,就辑有他的《过秦论》、《治安策》。还有他的辞赋,至今诵之不绝,而且都将与时间并存。
长沙的贾谊故居,历朝历代有多少名人、贤达前来谒访,又留下过许多缅怀、凭吊、称赞他的诗文!
唐代的诗人刘长卿写过《长沙过贾谊宅》的诗:“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寞江山正摇落,怜君何事到天涯。”
清代贺长龄,是个高官,亦是个学者、文人,也有《贾太傅祠》七律传世。末两句为:“投书不尽江流恨,一读遗文一怆然。”
还有清代任过湖南观察使的诗人黄遵宪,以《长沙吊贾谊宅》而为人称道,头两句“寒林日薄井波平,人去犹闻太息声”,便让人悲怆难禁;末联“百世为君一洒泪,奇才何况并时生”,更让人向天一哭!
贾谊虽只住此处三年,却是长沙之幸,亦是湘人之幸!
......... (下期请关注《祠堂巷里忠肃堂》)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