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

百年记忆今尤盛

更新时间:2018-03-19 13:59:03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也是过年的压轴大戏。过了元宵节,新年才算真正过完。
到城里闹元宵、逛灯会是张家界人的习惯。元宵节那天,来自四乡五邻的民间艺人都要带着狮子、龙灯等进城沿街拜年。入夜,市城区便成为灯的世界,人的海洋。喜庆的烟花冲向天空,光辉灿烂。摩肩接踵的人群似潮水涌动,一片欢腾。人们兴高采烈,欢庆元宵。
早在清代,张家界的元宵花灯会就已经初具规模。《续修永定县志》(清同治九年版)载:“岁时初三日后,城乡盛鼓吹,扮鱼龙、狮子、花灯诸戏……十五元宵尤甚。”元宵灯会一般从正月十三“上灯”开始,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八日为“落灯”。从十三日起,无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必挂彩灯、放烟火、燃炮竹,大街小巷,高挂琳琅满目的花灯,凡繁华路段,十字路口,则搭起一座座舞台,舞台大者如一床斗垫,小者如一张方桌。一对对化妆得如花似玉的花灯男女,穿梭表演,或者上门入户,凡商铺、机关、居民,都可为其表演,好客的主东施以茶水,完毕,或打烟,或馈送粑粑以酬谢,大方的富人则派发红包——这是旧时玩花灯乞讨的遗风。
在老一辈人记忆中,永定花灯一直年复一年地表演着,外来工作的人戏谑地说:年年闹元宵,年年《瓜子红》,年年《拜码头》,年年《大八颂》。颇不以为然。但是,张家界人乐此不疲,自得其乐,乐在其中。但在“文革”期间,花灯被当做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反动文化禁封,连元宵节也视为异端。
198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冻了中华大地,花灯艺术之花从石板下伸起头颅,再次灿烂而开。那一年,档案上记载着这样的数据:参加花灯演出的民间演员达4000余人,全县约有300多支各种花灯队伍进城参演,从全县各地周边邻县赶来大闹元宵的观众达10万人之众!在回龙路老十字街,四个台子引发了四帮“粉丝”的激情,他们展开了史无前例的花灯擂台赛。一代花灯艺术大师、阳戏艺术家庹松霞、李寿民、李玉芳、李跃胜、胡维星等,纷纷登台献艺。回龙路、南正街、北正街,人流拥塞成河,但见万头攒动,犹听万人狂呼,一些刚成就的“万元户”、个体户用小四轮车拖炮竹,为打擂者助威,全城炮竹告罄。满城一片爆竹声,纸渣堆了五寸深。数十条龙灯亦狂舞狂叫,所过之处,不断掀起人潮滚滚,彻夜狂欢,鞭炮也放到天亮。
随着时间推移,上世纪90年代,电视走进寻常百姓家,加上各种娱乐事业蓬勃发展,盛极一时的文化表演活动开始减速并逐渐被人淡忘。到了21世纪,政府逐渐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一批传统民俗文化得以重新面世并得到重点保护。2006年1月3日,《中国文化报》公布公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桑植民歌被列入其中之一。几乎同时,张家界阳戏、花灯、大庸硬气功、土家打镏子、摆手舞、三棒鼓、渔鼓等也被列入了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大批与元宵节相关的民间文化得到倡导和支持。
2009年的张家界市城区元宵灯会又将这一盛事推到空前高度。元宵节那天,来自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200多支表演队伍近4000多人齐聚市区,演员们浓墨重彩登场,原汁原味的土家打馏子、桑植民歌、张家界阳戏、张家界高花灯、傩戏等民族文化表演纷纷登场,他们大都化了很浓的妆,雪白的脸,浓艳的唇,水袖衣裙,绣花鞋,走路如云雾里飘。你要不细看,还以为是年轻女子装扮的,其实那是六十多岁的老人。这些演员大多是本地的业余爱好者,那般有板有眼,绝不亚于专业演员。更有好热闹的小孩子,一把扇子,一个手势,简装上阵。再看旁边那打鼓的老汉,连打带舞,鼓槌翻飞……数十万民众和国内外游客的欢叫声、赞叹声、称奇声相互交织,汇集成了欢乐的海洋。
今年的元宵节还没到,人们便早早地耍起了花灯,燃起了礼花,唱起了阳戏,吃起了元宵。节日气氛已经点燃,大伙都相约要在元宵夜尽情地狂欢!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