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从一名乡村校长到京城名校校长的秘密

更新时间:2018-03-19 12:29:27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学生第二》?初看题目,您也许会一怔:这是否与当下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背道而驰。然而只要你读完书中的同名文章,就会明白这两者是并不相悖的,只是所论述的角度不一致而已。一者是从教育的终极目标为学生发展服务角度而言的,一者是从实现目标的过程——学校管理的角度而言的,用李希贵校长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以学生为本,塑造他们美好的人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可是,要知道,这一切都只能通过教师来完成。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一位教师,当他的家庭问题、待遇问题、被社会认可的问题等都不成问题了,他们自然就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生身上。学生中心、学生主体地位是靠教师去实现的。对校长来说,教师就是实现你教育理想的天使,只有当教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觉得应该把学生放在首位的时候,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去这样做”。能这样思考管理的校长,不成功才怪!所以,我觉得一个校长要想有所建树,阅读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二》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在当下全国名校长中,李希贵应该是一个极具知名度的校长。从山东高密四中始当校长提出“怕苦怕累莫入此门,图轻松另寻它处” 振聋发聩口号,将一所人心涣散的农村高中办得红红火火,再到高密一中提出“为四十岁做准备”的校训,同样,又将学校办得有声有色,再后来,便做了高密县级市教育局长、潍坊地级市的教育局长,率先在全国实施了校长职级制,打破了校长行政体制,潍坊的基础教育改革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再随后,就是担任教育部教育质量检测中心负责人,可以说,李希贵校长的成长始终与改革是相伴随的,一路是引人注目的,他的仕途也可以说是顺畅的。可是,2007年,正当他春风得意时,却褪去了官场华丽的外衣,回到了学校,担任了一所著名学校原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的北京十一学校学校的校长。此举让人难免有些匪夷所思,用他自己的解释是“当局长与当校长,就如同有人喜欢吃米饭,有人喜欢吃馒头,在我看来,米饭馒头都很好。我在学校呆的时间长了,很喜欢学校的生活方式,有很深的校园情结,说白了,喜欢离学生更近一点,我还是觉得更喜欢在学校”。面对人们的不解,李希贵是这样形象打比喻的。具有这样情怀的人来办教育,让人想到的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哪有办不好的呢?面对已经在全国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北京十一学校,如何让学校超越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之后,他又提出了“把十一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学校”的响亮口号,并制定学校行动纲要。从一个外省普通乡村教师,走到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我们可以知晓,这绝对不是一个一般的教育工作者,而《学生第二》这本书就是他的心血之作。李希贵校长自己说过:“如果没有教育实践,自己是写不出这些文字的。”由此足见,这些文字是他学校工作实践中的总结与思考。通过这些文字的阅读,我想,对于如何管理学校,应该是很有启发性的,对如何使自己的教育真正走向教育的本质,也应该是有深刻启示的。
读读这些文章,你就能发现他为什么能够成为一所京城名校校长的秘密。李校长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阅读企业管理的书籍,并善于从企业管理中借鉴学校管理的方法。比如,他阅读玫琳凯化妆品公司的老板玛丽·凯《掌握人性的管理》,对玛丽·凯买断凯迪拉克汽车公司中粉红色小汽车,专门配发给销售额达到一定数量的营销人员,以其肯定其在公司的业绩这一做法,极为欣赏,并从中得到启示——学校也应该使每一位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于是,他在学校中开展了“尊重默默无闻的劳动”的活动,请全市最好的书法家给30年教龄的老师题字,使一位曾因为被忽视而态度变得冷漠的图书管理员心里充满阳光,变得和蔼可亲。他还亲自为每届每个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每个星期在学校锅炉工工作间用午餐……这一系列的举动,使得学校中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自己的重要,从而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了人心。这些跳出教育的阅读和思考,给李校长的学校管理带来了勃勃生机。
还比如,以示对老教师的尊重,他在学校中规定不检查老教师的教案,而变为以老教师自愿的方式,每学期将备课簿集中到教学资料室存档,专门供青年教师借阅参考,学校以借阅率的高低付给一定的稿酬。于是,老教师以借阅率高为荣,精心备课,在备课中不仅考虑怎样有利于教学,甚至还研究怎么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借阅参考。小小的变动,既调动了老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传帮带的作用,也丰富了学校的文化。
《学生第二》这本书,可以说就是这样鲜活的例子和这样深邃的思考凝结,所以,阅读这样的文字觉得过瘾,能够成为这样的校长,让人可敬。因此,我建议有追求的校长一定要读一读,它一定能给你的教育管理带来深邃的智慧。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