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

[深水闯关]医疗改革:神木、桑植,两个小县的启示

更新时间:2018-03-19 13:44:41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周芦屾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导读】2011年,中国实现基本医保全民覆盖。然而,医改仍然是中国最大的民生话题。医改12年,漫长而艰辛。如何突破瓶颈?陕西出了个富县:神木。湖南出了个穷县:桑植。一南一北,一富一穷,两个小县竟殊途同归,实现了“免费医疗”,成为中国医改路上绕不过的样本。经济之声系列评述《深水闯关》今日关注医疗改革篇:《神木、桑植,两个小县的启示》(上)。

  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GDP增长了62倍,而公益事业的支出仅增加了不到10倍,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投入仍显不足。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今年刊发文章称,去年有超过1.7亿的中国人因病陷入困境。

  医疗负担过重,关乎民生,也严重制约了公众消费,成为开启内需市场、经济结构转型的一大障碍。2000年,医疗改革启动,2009年,新医改方案获批,2011年,基本医保实现全民覆盖。基础有了,但高水平的医疗保障似乎仍很遥远。就在此时,在中国版图上,陕西神木县和湖南桑植县,却闯出了一条“免费医疗”之路。

  位于陕北榆林市的神木县,3年前开始实施“全民免费医疗”,42万神木人,无论城乡,无论老幼,在不同层级的医院治疗,超出起付线之上的医疗费用全都报销,年报销额度可以到30万。时任县委书

  郭宝成:民生问题它必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要基本同步推进,或者你经济发展稍微推进一点,这个就要跟上来,如果不跟上来,这是问题,是社会问题。

  神木的医改试验,让外界纷纷讨论“神木模式”能否推广,成为“神州模式”。然而有人质疑,“神木模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不差钱”。

  神木地处我国著名的“能源走廊带”,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过去十几年来,迅速从国家级贫困县跃升为“全国百强县”、“陕西第一县”,去年的财政收入已达45亿元。因此有人评价神木的“免费医疗”,只不过是由一个“神人”一手推动的一个“神话”。

  但那个所谓的“神人”——时任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却不止一次澄清:神木“免费医疗”的成功,跟“钱”没有关系。

  郭宝成:有的人说搞不了,说你神木有钱,我说1.5个亿,现在哪一个县拿不出来1.5个亿呀?无非是,不能把那个礼堂盖小一点,不能把那个路少修一点?不就是切蛋糕的问题么?

  在郭宝成看来,神木经验,最核心的是走了一条市场化的道路。政府没有把手中的钱补给公立医院,而是补给了老百姓,让患者用脚投票,选择服务水平高的医院去就诊,从而让医院之间产生竞争。

  郭宝成:放开,谁要办医院,放开去办。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一有竞争服务态度也转变了,服务质量也提高了,收费也降低了。你搞得不好,对不起,你就不要搞了,我来搞,就这个道理,很简单,医疗市场也是个市场嘛!

  1.5亿元的政府投入,撬动的是民间资本对医疗市场的巨大补充。三年多以来,神木涌现出民营医院30多家,政府对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一视同仁,只要满足标准,都可以加入医疗报销体系,在目前18家定点报销医院中,只有一家是公立医院,其余17家全是民营。

  神木医改出名后,大批调研者蜂拥而至,但绝大多数都在一番走马观花之后,摇摇头走了,认为神木太有钱,学不成。2010年,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小县——湖南省张家界桑植县,也来到神木调研,然而他们回去之后,却开始了静悄悄的行动。

  桑植地处湘西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个国家级贫困县,受神木启发,去年8月开始实施“住院全报销”模式,全县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费用超过150元起付线,将报销100%,年报销额度15万元封顶。

  记者在桑植县洪家关乡卫生院采访时,碰到了正在这里输液的村民韦运淼。韦运淼几年前脑中风落下后遗症,家里前前后后花了几万块,他也干脆不看了,在家里熬着;后来看到公路上扯起了横幅,说“住院看病只花150”,一开始他还真有些不敢相信。

  韦运淼:开始肯定不相信,那是不可能的事,150块钱怎么治病?老百姓不看的,小感冒就挨过去,没有合作医疗肯定都是挨过去,老百姓有多少钱啊。

  记者:你以前对医院是什么感觉?

  韦运淼:住不起,也不敢来。

  “桑植模式”一下子又让医改话题炸了锅,甚至比神木更具冲击力——因为桑植是典型的穷县,2011年财政收入只有两亿元。神木每年投入医保的1.5个亿元,几乎相当于桑植县财政的全部家当。

  桑植的秘诀是:既然没有财力“一步到位”,那就小步慢走,首先把“全报销”的覆盖范围控制在乡镇卫生院一级,将全县乡镇医院400多名医务人员纳入财政全额拨款,断绝以药养医,降低看病花费。同时提高全县新农合基金的利用率,靠好政策吸引更多的农民参加新农合。这一降一增,就解决了乡镇一级的“住院全报销”,可谓四两拨千斤。

  医疗卫生界给桑植模式送上了“穷县富医改”的评价。主抓“全报销”制度改革的桑植县副县长王云说,其实真正做起来,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难,无非是动足脑筋,把资金用好。

  王云:我们只是想把资金用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好,让老百姓得到更大的好处,就是这个想法,用好资金非常容易的,帐一算就可以了,把三年前的帐一算就很清楚了,根本就没有什么风险。

  桑植医改运行一年以来,乡镇医患纠纷下降到难以置信的“零”投诉,农民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新农合的蓄水池大了,水也活了。桑植县卫生局局长陈俊文:

  陈俊文:我们实行这个制度之后,像我们农村的养老保险、新农保就好说了。原来一年到头都是收钱,基层的压力也很大,但是我们实行这个制度以后,参合这一块老百姓现在都自觉地交,老百姓愿意参加,生怕漏掉。

  面对医改这道难关,神木和桑植两个小县,一富一穷两个样本,带给人们诸多启示。神木财力充足,“全民免费”一步到位,并且选择了市场化的路径,因此走得更彻底;桑植作为穷县,也没有坐等,而是立足现实,将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让原本躺在那里睡大觉的新农合基金充分动起来,虽然“全报销”还只是覆盖到乡镇一级,但毕竟解除了县域内绝大多数农民的后顾之忧。

  由此来看,神木和桑植,可谓殊途同归。改革不但要有决心,更要有方法。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