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想起莫奈

更新时间:2018-03-19 12:35:44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打捞往事,对某种题材其实就是把早已结疤的伤痕再抠得血淋淋地以赚人家的表情。
那年,我在文化馆任副职。凭着对发展旅游文艺事业的那份责任,我和一位同事从吉首引进了一个曾多次在全国少数民族美展中获大奖的苗族青年画家石峰。令我始料不及的是,我们的此次行动,最后将他一步步引入坟墓。
1986年下半年,由我负责筹办数年一度的美展,美术专干石峰具体经办。次年正月,一个全新概念的“造型艺术展览”正式开展。那天,春风料峭,乍暖还寒。但文化馆展厅人头攒动,气氛热烈。看惯了传统绘画的大庸人,第一次看到那些“离经叛道”的画作,兴奋、惊奇、叫好,也掺和着茫然、鄙夷、愤怒。一观客在留言簿上写道:“把你们未来的孩子的尿片都拿出来做画布吧,我们的画师们!”另一观客也写道:“这是艺术么?这是一堆颜料的垃圾!”
一场风波就这样不期而至。
我原以为撤下几件有争议的作品就可息事宁人,不曾料触到了某领导的哪根神经,先是勒令查封,继而“上纲上线”,州里某领导闻风而至,“事件”骤然升级,省里列为“典型”。
引爆“事件”的焦点是画作《古墙》、《脚印》、《原野》和《悔》;另外是悬挂在展架上的一块油画调色板,画题《无题》;还有一块麻袋片上涂抹着一片云里雾里的颜料,画名《印象》。这些作品的“问题”是“调子灰暗”,有“影射社会”之嫌,是“自由化”思潮的表现等等。
不消说,画展已远远超出了艺术本身。
结果是:不谙世事的石峰停职反省;某两个参展的青年画家从各自单位除名。
有人原想把我作为画展的直接责任人绑入“事件”之列,终因没有“罪证”(画作)而作罢。
我突然想起十八世纪西方伟大的画家莫奈。1874年,巴黎在发疯。发疯的人流涌进展厅,又在一幅幅发疯的绘画作品面前暴跳、咒骂、唾啐。一位老艺术家怒斥道:“疯狂、怪诞、反胃、不堪入目!”他们愤怒地包围了画展主办人莫奈,责问他为什么背叛绘画传统。他的那幅《日出印象》成了万众所指的垃圾。然而,数十年后,莫奈始作俑的“印象派”风靡世界,《日出印象》一下成了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更让法国人震惊的是:莫奈的追随者、后期印象派大师凡高的《向日葵》在伦敦克里希提斯古玩拍卖行中,以500万英磅开价,最后以2475万英磅成交!尽管世俗社会最后逼莫奈于死地,但世界画坛从此别开生面。
历史就是这般玄妙。当年莫奈的故事竟在小小大庸城重演。
石峰疯了。科学的诊断叫精神分裂症。他四处流浪。他是文化馆继老康之后的第二个疯子。某年某月某日,我得到一条凶讯:石峰在吉首卧轨自杀。一个天才的苗族画家从此消失至永远。张家界成了他的断魂地。他还没有结婚。
那天,我跪在石峰父母面前,任凭两位长者嚎啕痛哭。我无话可说。我知道自己犯下的错误是多么地不可饶恕。我只是想:张家界太需要文化了,太需要文学艺术家了,太需要生长文学艺术的绿色环境了,太需要心地善良的主管领导和他们的宽容、理解与爱护了。我们这些文学艺术狂人们哪有那么多“政治”哟!踩死一株新芽固然能产生一种权力的快感,但是,说不定这株从石板底下探出头来的新芽日后能长成一株参天大树哩!
(下期预告:古庙夜歌)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