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善用近因效应———批评之后不忘鼓励

更新时间:2018-03-19 12:35:04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毕业生小林是个相貌平平的小男孩,到一个单位参加面试,进考场后,考官只轻描淡写地问了他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是哪个地方的人等几个问题后,就说面试结束了。正当他要离开考场时,主考官又叫住他,说:“你已回答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评委觉得不怎么样,你对此怎么看?”小林立刻回答:“你们并没有提出可以反映我的水平的问题,所以,你们也并没有真正地了解我!”考官点点头说:“好,面试结束了,你出去等通知吧。”结果是录取通知书如期而至。这是一个善用近因效应的例子。
  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一篇短文的前后两部分分别描述吉姆的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然后将进行分组实验。其中有两组的实验是这样做的:第一组在读完内向性格之后,即令陈述对吉姆的印象。然后读外向性格,再令描述对吉姆的总体印象;第二组反之,在读完外向性格之后,即令陈述对吉姆的印象,然后读内向性格,再令描述对吉姆的总体印象。结果是:第一组被试的吉姆总体印象是外向的;第二组被试的吉姆总体印象是内向的。卢钦斯在这两组实验中揭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在人们已形成某种印象的场合,新出现的具有对立意义的刺激对这种已形成的印象有反转作用。这种新出现的具有对立意义的刺激能够把人们心目中已有的印象反转为对立的印象的现象,社会心理学将其称之为近因效应。
  这种近因效应的案例也常常发生在家庭教育中。例如,父母对孩子说:“随便考上一个学校,该没有什么问题吧?虽然录取率那么低。”或者说:“虽然录取率那么低,总能考上一个学校吧?”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只因语句排列的顺序不同,给人的印象却全然不同。前者给人留下悲观的印象,后者则相反,给人一种乐观的印象。这就是说,有时尽管你有心讲出令人感到痛快的话,如果最后一句话是悲观的语调,整句话就呈现出悲观的气氛。
  因此,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也应注意语句的先后顺序,尽可能使它产生一个良好的近因效应。
  如果孩子生所做的事确实令父母生气,甚至发火,有时还会与孩子闹成僵局。问题是,在我们给予严厉批语评后该怎么办?让这种僵局延续下去,还是打破这种沉闷的僵局?
  近因效应的功能告诉我们:批评之后莫忘安慰!也就是说,在批评过程中,难免有些情绪化,但只要结束语妥帖,安慰几句,就能给孩子一个好的印象。例如:“……也许,我的话讲得重了一点,但愿你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很抱歉,刚才我太激动了,希望你能好好加油!”用这种话作结束语,孩子就会有受勉励之感,认为这一番批评虽然严厉了一点,但都是为我好的。如果一时实在想不出安慰的话,也应该对挨批评的孩子笑一笑,或摸摸他的头顶或肩膀。相反,如果用“懂了没有?!”“听不听由你,到时候算总账。”“如果再犯,我决不饶你!”等穷凶极恶、命令式的结束语,只能给孩子留下一个恶劣的印象。
  所以父母和孩子谈话尽量把不好听的话放在前面说,把好听的话放在后面说。这样后面的话“余音绕梁”,决定了整句话的基调,能给孩子更加积极、更加鼓舞的感觉。
  这种一巴掌之后给一颗枣的做法,能够使孩子忘记前面的一巴掌之痛。这就是“近因效应”给家庭教育的启示。
  (作者系张家界市一中教师)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