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资讯

历史的“风声”

更新时间:2017-12-09 12:55:41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终于迎来盼望已久的胜利。
  在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到来前夕,新华社记者走进坐落于北京西郊的中央档案馆,翻开一本本尘封已久的图书档案,选看一张张浸染着岁月风云的珍贵照片,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仿佛从远处传来的“风声”,穿越时空,不断扣动着记者的心弦。
  正如中央档案馆档案资料保管部主任、研究馆员许卿卿所言,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充分说明,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创造了一个军事和经济力量都不如敌人的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为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寻求解放提供了示范。
  
  一封封泣血的烈士遗书:共产党人不屈的信念和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宁儿:……母亲由于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在中央档案馆珍藏的浩繁书卷里,抗日女英雄赵一曼临行前留下的绝笔显得有些“刺目”。泛黄的纸张、潦草的字迹,越到结尾处越显稀疏的行文,依然能让人隐隐感到烈士在写下这封遗书时的仓促与悲切。
  相关档案中还记载了赵一曼受刑的过程:“……将竹筒插入赵一曼女士的喉管,把辣椒水和汽油掺混一起,一口紧一口地往里灌。等肚子鼓胀起来,再用杠子在肚皮上压,灌进去的辣椒水和汽油又全从口鼻和下身溢出来……”
  在审讯室中,日军对赵一曼使用了各种非人手段,甚至动用了最新发明的电刑,却仍然没有从赵一曼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担任当时审问的日本军官回忆说:“我们都失望了。很难理解,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赵女士这样一个年轻女共产党员有如此钢铁般的毅力,竟然能长时间熬住帝国最新式的电刑。我们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厉害的刑法了。”
  1936年8月1日,日军将赵一曼押上了开往珠河的火车。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赵一曼想到她幼小的儿子。她向敌人要来纸笔,在囚车中给儿子留下了最后的遗言。字字千钧的绝笔浸透着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为人民甘愿献出一切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气概,表达了一个坚贞不屈的母亲对孩子寄予的无限期望。
  在抗日的硝烟与烽火中,这样的遗书何止一封——
  “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给亲人的信中这样写道。
  “严刑利诱奈何我,颔首流泪非丈夫。”回族抗日英雄金方昌被凶残的敌人砍掉一只胳膊、挖去一只眼睛,就义前,他用剩下的手指蘸着眼里流出的鲜血,在监狱的墙壁上写下不屈的诗句。
  “你要记住,革命的后代一定要忠于党、忠于人民。我们要比别人更加热爱来之不易的革命事业。”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在遗言中对儿子殷殷叮嘱。
  将不畏死,士无贪生。正是凭着这样的信念,广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冲锋陷阵、英勇牺牲,以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全民抗日的汪洋大海让侵略者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

  阜平县龙泉关小学成立学生会,有力支持抗战;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群众踊跃投票;
  老百姓帮助八路军抬担架、送公粮……
  凝视著名摄影家沙飞等在抗日战争中拍摄的一组珍贵照片,思绪仿佛也被拉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数十年的风雨岁月,已经使这些照片变得有些斑驳,受当时摄影技术的限制,这些照片又显得有些粗糙。然而,一幅幅真实的画面,不仅记录了抗战烽火岁月中根据地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也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军民同力、英勇抗敌的辉煌历程——
  深入敌后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打击日军的同时,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减租减息、发展生产,给了处于战乱中的民众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
  广大民众创造出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灵活地打击敌人;
  面对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渊子崖全村300多名自卫队员和老幼妇孺同仇敌忾,拿起土枪、铁锨、铡刀勇猛地向敌人还击;
  胶东无偿收养烈士遗孤的老妈妈,克服生活上的窘迫和艰辛,冒着敌人轰炸和搜查的生命危险,把烈士后代当作亲生孩子般悉心抚养;
  冀东地区的乡亲们,为八路军战士治病疗伤、站岗放哨,冒着枪林弹雨,为部队运粮、运弹药、护送伤员……
  这些动人的场面,精彩的瞬间,在镜头中定格。
  透过照片,人们看到,面对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中国百姓迸发出前所未有的万众一心。地不分东南西北,人不分男女老幼,业不分工农商学,“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父送子、妻送郎”,前赴后继,共赴国难。
  这所有的一切,正如抗战老兵李梅溪所慨叹的那样:“老百姓才是真正的英雄!”

  一段段难以忘怀的合作往事:抗日统一战线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在抗日战争中,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前期,一部分国民党军将校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与八路军相互配合抗击日军,并肩战斗。他们眼中的八路军是什么样的?翻看中央档案馆馆藏文献资料,不难找到答案。
  胡景通曾任国民党军第22军少将副军长,在他及部属的回忆中,22军驻扎在榆林地区时曾与延安方面有一段友好往来。1941年春节期间,22军有几队新兵过延安时,边区政府组织当地群众敲锣打鼓,到旅店给新兵扭秧歌,还送上猪肉、豆腐等食品,表示慰问,令22军的新兵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每次22军新兵过境,总有不少病员暂时留在当地,边区政府都予以热情照顾,轻者让其去卫生所门诊就医,重者则送和平医院住院治疗。病愈出院后,还会给他们开证明,按站提供口粮,让他们自行返回榆林。
  一次,有个患天花重症的新兵到延安后不能继续北上,全身脓肿,没有一处完好的皮肤,独占两间大房,脓臭惹动苍蝇乱飞。经中央医院免费治疗月余,病愈出院。延安方面不仅给他填发路条和粮证,还为他提供路费,令其自行赴榆林。
  “这一事实更说明延安视22军的新兵,如同自己的子弟兵一样对待。”胡景通及部属回忆道。
  西安事变后,第二次国共合作,蒋介石同意定期运送一些被服、粮食等物资给边区政府和红军,以补偿、缓和边区经济的困顿,这一运输任务被称为“协粮运输”,由国民党交通兵团的汽车连队承运。
  亲自带队负责这一任务的国民党交通兵团汽车第3营第8连连长曹艺回忆说,由于八路军将领平易近人,衣着与战士一般,很难区别,有时驾驶兵出言不逊、行动粗鲁,冲撞了八路军高级将领,他们也循循善诱,不予计较。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形成了一条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