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探访文学之根袁志学:20多亩庄稼地里的一颗文学土豆

更新时间:2018-03-19 12:22:24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在西吉县新营乡二付营村,我们见到了农民作者袁志学。这个1976年出身的农民汉子,一家6口,父亲,母亲,妻子,两个儿子。父母都已六十多岁,母亲患脑血管病,身体不是很好,长年服药。大儿子今年9岁,在县一小上四年级,小儿子不满四个月,还掉在母亲的乳头上。妻子在乡里租了一个门面,一边带孩子一边做点小本生意。他就在家养羊养牛,种了20多亩地。种地之余,他就写作。 他说,他高中时就喜欢写作,写作跟他种庄稼一样,成了他每天的一种劳动习惯。除了在西吉文联创办的《葫芦河》刊物上登了不多的一点东西外,他开始只是写散文、诗歌、日记、随笔,记录自己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1998年他开始有了写书的想法。直到2005年才动笔写一段,之后就没日没夜的写,写一个村子几十年里的故事。写了改,改了写,总算在2008年初改完了。他有一个单纯而美好的愿望,就是把这本书作为礼物献给2008祖国北京举办的奥运会,让祖国听一听一个普通老百姓一肚子的心里话。当他花了一笔价格不菲的打印费,请人将所有手稿在奥运会开幕前打印成册时,他说他心里美得就像捧着自己的儿子。
    他将写的东西让他爸看,让他哥看,让他妻子看,让他的村民和伙伴看。妻子对它根本不感兴趣,只是嚷嚷,也不知道你花了多少钱打了这么厚的东西。他也对她不敢说实话。他托一位亲戚将小说带到银川,看是否可以印刷出版,可出版社告诉他要自费出书,一千册也就三万元。那得他卖多少土豆啊?!他只好一口拒绝了。最后,经过朋友介绍,他认识了县文联的郭宁和李义。李义将他的小说在《葫芦河》刊物上发了个梗概,并提出了修改意见,让他修改。改好后,郭宁给他找钱,列入了西吉文联要编辑出版的文学丛书。当郭宁和李义一路打听找到他家时,他说,郭宁和李义是在找一颗心,一颗对文学和生活都很热爱、痴迷的心。
    那天,当我们一行走访他家时,李小慧代表中华文学基金会给他送了2000元慰问金,宁夏文联哈若惠也代表宁夏文联送2000元慰问金,鼓励他继续写作。虽然杯水车薪,但对一个农村的业余作者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励。我们这一行,也许是他见到的最大、最远、最多的“官”了。
    太阳暖暖地照在他简朴的农家小院里。泥墙。泥地。泥黄。他把他写的几十本厚厚的文稿堆在一张桌上,给我们介绍他的创作情况。虔诚而激动。文稿本有硬壳的笔记本,有整本的信签纸,有装订在一起的学生作业本,除了那本要出版的长篇小说是电脑打印好的,其余全是手写的。这握惯了锄把子、抛惯了土豆的手,握着笔抛文字时,不知道会不会像他抛土豆一样得心应手?当土豆苗像一片野草在地里疯长时,他的情愫也在他的心里疯长。当土豆大个小个埋满庄稼地时,他富有情感的文字,也像土豆在他精神的原野上收获。
    他说,发表不发表,对他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繁重的劳动之余,有了一种精神寄托和快乐。他充分享受着这种快乐。他说,通过写和读提高自身,写作成了一种意境的东西,最后让自己心静若水,每天提笔写上一些东西,在笔迹中更在那种文学的深远中找寻快乐,就如同渴了坐下来喝一杯清茶,累了吼一声秦腔,高兴了坐下来玩一玩扑克一样,成为了生活的一种常态,也就成了心里的一盏明灯,一直亮在心里。
        (待续)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