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让群众住上安全、经济、实用、省地的房子”

更新时间:2018-03-19 12:36:46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回放].. 汶川大地震造成灾区千万间房屋倒塌或受损,数百万人痛失家园。据四川省统计,地震共造成全省367.2万户农房受损,其中145.9万户因汶川地震和余震需重建,221.3万户需维修加固;城镇住房25.9万套需重建,134.8万套需维修加固。
  [报告]. 截至4月30日,汶川地震灾区农房重建已全部开工,其中已完工145.61万户,占需重建的145.9万户的99.8%。城镇住房重建已开工25.72万套,占需重建的25.91万套的99.3%,其中已完工21.16万套,占需重建的81.7%。城镇住房维修加固134.81万套已全部完成。
  [见闻].. 地震后,成都市出台了灾后城乡住房重建的有关政策,允许受灾群众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农房重建。王全大胆地第一个“吃螃蟹”,拿出自家已确定的232平方米宅基地和市民张先生“联建”,由张先生负责出资建造两幢楼房,两人各得一幢。王全没掏自己一分钱,就得到这座漂亮的新楼房。“我们原以为要苦熬苦干上三五年,才能重新盖房。没想到,竟然不到一年时间,我们就住进了这样原来想都不敢想的好房子!”王全兴奋地说。

“曾经被夷为平地的城镇,如今美丽得让人惊叹”
  [背景].. 沿着龙门山脉地震带的走向,汶川县、北川县、青川县,映秀镇、汉旺镇,“三川两镇”曾经承载着大地震中最令人心碎的悲伤:汶川县1.5万人死亡,20万间房屋倒塌;北川县1.5万多人死亡,20多万间房屋倒塌;青川县4000多人死亡,20多万间房屋倒塌。
  [报告].. 短短两年时间,四川地震灾区38个需要恢复重建的重点城镇中,已有33个完成重建主体任务。到今年9月,剩余的5个受灾最为严重的汶川、北川、青川县城和映秀镇、汉旺镇,也将建成城镇基本框架,形成城镇基本功能。一度被地震瞬间抹去的灾区城镇,不仅重新焕发了生机,而且普遍超越了震前发展水平,一步跨越了十年、二十年,其中不少成为灾后重建杰作。
[见闻].. 今天的汉旺镇:一排排如同别墅一般的4层小楼错落有致;学校里红色的塑胶跑道扮靓校园;蓝天白云之下,孩子们在嬉戏打闹,稚嫩的笑声悦耳喜人。随意走进一个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小桥流水、亭台绿树,记者了解后才知道,这个小区是为受灾群众建的廉租房,房租很便宜,每平方米月租金只要2角钱。在一户50平方米的“小套二”楼房里,住着朱瑞琼大姐的一家三口人。朱瑞琼告诉记者:“地震时我就从家里抢出三只碗,其他的都没了。这房子的门窗、地砖都是江苏援建的同志们给安好的,不用装修就能住。”
  . “农业大省、强省的称号没有丢”
  . [回放]... 汶川大地震对四川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破坏,村庄公路、供水供电设施、农房等损毁严重,农作物受灾489万亩,损毁农田168万亩,损坏农业生产大棚设施5万余个,灾区农技推广站等农业服务体系遭受严重破坏,仅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00亿元。
  [报告]... 两年来,四川省一手抓毁损设施的恢复和重建,一手抓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全省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增产。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462元,增长8.3%;全省农村公路恢复重建2.1万公里;解决了368万群众饮水问题。目前,184个农村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并进展顺利,其中农业灾后恢复重建已完成投资近60亿元。
  . [见闻].. 白墙青瓦,银白栅栏,朱红门窗……走进整洁、漂亮的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已经很难寻觅地震灾害的痕迹,一切都是新的。 
  “新房去年就建好住进来了,浙江宁波援建人员帮助村里重修了河堤和道路,给家家户户都安上了自来水,整个村子面貌比地震前至少超前20年!”村民李永明一脸的自豪。
  李永明还向记者谈起挣钱的“路子”,“今年家里的两亩油菜长得不错,再过十几天就要收了。退耕还林的11亩山地种的是果树和茶叶。地震那年茶厂都垮完了,茶叶一斤也没卖掉,去年茶厂恢复了,我家卖茶叶挣了3000多元。家里还养了两头母猪、30多只土鸡,新栽了200多棵枣树……”  
  “最坚固的是学校.. 最现代的是医院”
  [回放]... 汶川地震导致灾区公共服务设施损毁严重,几近“瘫痪”。针对这一情况,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灾区公共服务设施。按照要求,中央财政和19个对口支援省市在安排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时,都把保障民生作为基本出发点,优先安排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
  [报告]... 据了解,截至今年5月5日,四川39个重灾县需恢复重建的3000多所学校,近九成已竣工,一座座漂亮、安全的学校拔地而起;截至4月30日,四川地震灾区在建的医疗卫生项目2200多个,占规划的95%,近六成已竣工,一家家先进、牢固的医院震后“重生”,为灾区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一处处新落成的就业援助中心更给受灾群众带去了劳动技术和就业岗位。
  [见闻].. 地震中被夷为平地的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小学,如今面貌已焕然一新。正值课间时分,学生们有的在操场上打着篮球,有的在过道上嬉戏打闹,整个校园洋溢着欢乐。
  对口支援建设者不但把校园建成当地最安全、最漂亮的建筑,而且给学校配备了往往只有发达地区才有的现代化设施。红白镇中心小学校长程世林说:“现在的学校不仅漂亮,而且比过去先进多了,每间教室都有投影仪和电脑,讲课都是多媒体教学,学生们每周都会有计算机课呢!”
   “一定要为灾区打通‘生命线’、送去‘光明电’”
  [回放]... 汶川大地震摧毁了川、甘、陕数十万平方公里上的道路、桥梁、电站、水厂等众多基础设施,480多个交通项目完全损毁,上亿立方米塌方土石覆盖在通往震中汶川的都汶公路上;171座35千伏以上变电站因震受损,2700多条电网线路停运,其中164条高压线路完全损毁……
  [报告]... 据四川省交通厅的统计,截至4月底,四川省483个交通灾后重建项目完成389个,占总数的八成。到今年9月份,当交通规划重建项目全面完成之后,整个灾区的交通设施将远远好于震前。据统计,360多万群众饮水难问题得到解决,超过七成市政公用设施完工,上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妥善防治。
  [见闻].. 距什邡市红白镇20多公里的木瓜坪村,村民们在明亮的灯光下看电视、聊天,其乐融融。然而,这光明来之不易。2009年下半年,原打算异地安置的部分木瓜坪村受灾群众,思量再三后又回到原址重建房屋。
重建,先要有电才行,可木瓜坪村要通电并不容易。地震发生后,当地原有的电力线路已损毁殆尽。木瓜坪村的施工难度很大,什邡供电公司接到任务时已是寒冬,气温骤降,大雪纷飞,路面冻结。人工运送电杆,要跨过一个又一个高坡、陡坡,有时耗费的时间竟需1天。栽立电杆,很多时候是在光秃的山顶和被震得东倒西歪的树林中,并且很多地方机械难以进入,只能人工进行。即使条件如此艰苦,工期却没有耽误一天。
  12月20日晚,经过近2个月的攻坚克难,木瓜坪村终于再次迎来光明。
  “灾难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
  [回放].. 汶川特大地震震级达到里氏8.0级,最大烈度达到11度,不仅造成8万余人遇难和失踪,大量房屋倒塌损坏,还对灾区的地质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大量严重次生灾害。根据国土部门的调查,震后四川仅地质灾害隐患点就超过1.2万处。
  [报告]... 两年来,四川省不断加大防灾减灾的资金投入力度,及时开展科学排危除险大行动。两年间,全省2069座震损水库治理已开工2025座、完工1605座,42个震损堤防项目已开工36个;地震形成的113个堰塞湖已治理107个,其余全部在可控状态。在灾后城乡居民住房及公共设施重建过程中,建设、防震减灾部门及时出台抗震设防安全标准,并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让安全成为重建的前提。
  [见闻]... “小朋友,你知道地震发生时应当怎样躲避吗?”
“知道。如果在室外,要待在空旷的地方,不要在建筑物下停留;如果在室内来不及逃出,要尽量呆在墙角处或桌子底下……老师经常给我们讲这些知识,学校广播、黑板报上都介绍过,全校还组织过几次地震避险演练呢。”在青川县大院回族乡民族学校,八年级一班学生马俊对防灾知识显然很熟悉。
  “新学校是浙江诸暨的叔叔们援建的,能抗8级地震呢。”今年14岁的马俊性格开朗,他向记者介绍,“我家原来的房子垮了,新房子是钢木结构的,就算遇上大地震,房子歪了都不会垮,更不会砸到人。”
“满目疮痍之地重现青山巍巍绿水流”
  [回放]... 汶川大地震对长江上游区域生态系统的冲击破坏严重,灾后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任务艰巨。地震中,四川的重点林区林地损毁面积达493万亩,致使全省森林覆盖率下降0.5个百分点。
  [报告]... 经过近两年的灾后恢复重建,目前,四川灾区生态建设已得到基本恢复。一棵棵树木重新为山岭披上绿装,一条条河流逐渐恢复往昔的清澈。截至4月底,全省39个重灾县林业生态修复项目累计开工64个,占恢复重建项目总数的88.89%,完成林草植被恢复177万余亩,占规划任务的38.52%;修复林木种苗基地11882亩,占规划任务的32.14%。
  [见闻]... 在汶川大地震震中汶川县,记者看到,昔日因地震而破裂的山河已有了巨大的改变,一片片新绿正在山间蔓延,一个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了整治和保护。每年春季都是植树的黄金季节,地震后,四川掀起了义务植树的高潮,人们纷纷自发来到灾区挥锹铲土,挖坑栽树,为受灾的家园重新披上一片片新绿。..................
........................................... (据新华社)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