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区划

慈利县(八)

更新时间:2018-03-19 12:10:49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细茅坪村】 位于江垭镇南部,东邻高峰乡,南与直冲桥乡交界,西抵拆岩坪村,北与甘溪坪村接壤,由朱家坪、芦茅湾、文家坪、金家湾、广东山、打谷塔、棋盘塔、湖凹、张家凸、麦湾、杉木元、火烧班、耿家界、曹垭、贺老屋等15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12225亩,耕地面积1280亩,旱涝保收面积300亩。全村高山环境,山坡地多,村集体修了3口堰塘,有8亩水面,灌溉面积5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油菜、黄豆等,粮食总产量80万斤。村内仅有一条简易的公路连通东西,且小道曲折,村民用水也比较困难,用电也不方便,但农电网整改正在该村进行,不久将解决用电问题。村小学,由于土木结构,现已破旧,几乎成了危房,校园占地2亩,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主要姓氏有:张、文、朱、吴、管等,村民大部分为汉族,全村260户,793人,其中劳动力510人,1999年总收入62万元,人均782元。
【美世坪村】 位于江垭镇东北部,东邻三双村,西邻龙台村,北抵教场坪村,南与莲坪村交界,由王家老屋、双泉、双湾、老虎冲、跃进组、合心、刘家溶、野猪湾、五四、狮子湾等11个组组成,总面积1835亩,耕地面积1324亩,旱涝保收面积240亩,灌溉面积为150亩。森林覆盖率30%。有一条溪由西向东穿过该村,灌溉100余亩。低山环境,山坡田多,初级社和高级社时修建了11个堰塘,有10亩水面。主要物产有稻谷、红薯、油茶、黄豆、柑桔等。村内交通仅一条乡村公路从其境内由西向东穿过,绝大部分地方未通公路。2000年6月,农网改造成功,村民照上了电灯。村小学校园面积4亩,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共6间教室。主要姓氏有滕、王、刘、李、黄,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有308户,1057人,男505人,女552人,劳动力450人,1999年总收入120万元,人均纯收入990元。
【逃驾峪村】 位于楼水南岸,东邻枫垭,西邻老凼村,南邻棋盘塔村,北邻合心村,由阴家庄、廖家凸、彭家湾、青龙湾、梅子垭等5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13000亩,其中耕地65亩。水陆交通方便,是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之村。南面是18罗汉山,北面是十八关艮山,还有历史悠久的张王。用材林有松、杉、樟、椿、梓,还有丰富的薪炭林、药材资源,有铁矿、煤、石灰矿。接大坝有一条35米宽的公路通往村内,大坝蓄水已在村境内,货船、客船畅通,户户通电。村小学两间教室,两间会议室,两个老师各一间套房,一间礼堂,厨房、厕所、操坪占地1300多平方米。主要姓氏有李、张、谢、雷、姚、彭、陈、赵、任、,谭、侯、卓,全村115户,315人,其中男176人,女139人,人均产值950元,人均纯收入630元。
【莲坪村】 位于江垭镇东南部,东邻毕家坪、白堰村,南邻五四村,西抵四坡、龙台村,北与美世坪、三双村交界。由上坪、草堰、新堰、中坪、井湾、泉湾、中湾、中岭、中堰、兴岭、下坪、红光、双台、双湾、双岭、丰岭、双合、干堰、大堰、坪塔、桥湾21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4100亩,耕地面积1767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250亩。初级社、高级社时兴修42口堰塘,50亩水面,可灌溉200亩稻田,600亩稻田属皮垭水库灌溉区,主要作物产有稻谷、小麦、玉米、红薯、油菜、黄豆、绿豆、柑桔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802吨。村内交通不够发达.1984年全村通电,基本上户户照上电灯,1998年接通程控电话85户,300户安上了有线电视。村小学校园面积6亩,建筑面积为1100平方米,包括8间教室、教师宿舍、厨房等。主要姓氏有刘、王、李、张、杜、吴、潘、谢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有567户,1981人,男989人,女992人,劳动力951人.1999年纯收入220万元,人均1110兀。
【笔架村】 位于江垭西部,江垭库库区南西角,东抵合心村,南与赵家岗交界,西邻桑植,北面是湖水,该村是以著名的笔架山山脉而命名的,全村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约1800亩,耕地面积仅300余亩。全村海拔1000多米,呈藤椅形。由于修建江垭水库,原有水田、旱地全被淹没,而现有耕地面积是移民后村民抡锤打钎改造出来的,现已改荒山梯地200余亩,新开发优质板栗500亩,森林面积约5000亩,荒山面积约5000亩,水面约1000亩,资源丰富,湖里有大量鱼虾,从事捕鱼捞虾的约30余人,虾销往全国各地。陆地通公路,连通全村各组,水上有许多船只,时到时乘。全村程控电话、有线电视齐全,有40多户装有电话,80%的农户有有线电视,全村户户照电。中心小学建在该村,有6个教学班,教师2名,有教学大楼、教师办公楼、学生宿舍大楼等五栋楼,占地面积4亩,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是全镇首屈一指的学校。姓氏有卓、任、周、解、侯、唐、谭、刘、陈、龚等,95%的为土家族。全村168户,566人,男292人,女274人,劳动力326人。1999年总收入13584元,人均240元。
【斋公坡村】 位于江垭镇南部,东邻甘溪坪村,南邻细木坪村,西邻鸡公垣村,北抵熊家庄村。由毛姑山、贺家老屋、桥字峪、关公元、水车坝、天娥、覃家凸、斋公坡、柿花树等9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7500亩,耕地面积770亩,无早涝保收面积,森林覆盖率达60%。境内多山环境,山坡地占80%,无灌溉条件。主要物产有玉米、烤烟、红薯、油菜等。全村年总产量200吨。简易公路从西向南通过,解决了5个村民小组的交通问题,1988年村自筹资金7万元架通了高、低压线路,500余人用上电力。村小学,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教室二间,老师住房二间,活动屋二间。主要姓氏有王、祝、杜、贺等,村民大部分属土家族,全村168户,505人,其中男298人,女207人,全村290个劳力,1999年总收入48.5万元,人均832元。
【教场坪村】 位于江垭镇东北部,东依溇水,南邻三双村,西抵美世村,北与龙台村接壤。本村由东门组、狮子湾、大湾、桥湾、水位站、关门岩、张丰湾、樟树溶、堰湾、新元、团元、芭蕉湾、金家湾、马家台、黄瓜园、移民等16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962亩,耕地面积736亩。全村为平地,呈长方形,西高东低,有堰塘11口,水面15亩,主要物产有柑桔、稻谷、油菜、红薯,粮食总产量35万斤。村内组组通公路,户户通电,安装了有线电视,埋设了管道引水,用上了自来水。村小学校园占地6亩,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教室6间。主要姓氏有刘、赵、滕、周、吴、王、谭等,村民多为土家族,本村470户,1560人,男783人,女777人。1999年总收入140万元,人均纯收入900元。
【清水村】 位于江垭镇西南部,东邻黄金塔村,北邻官桥村,南邻灰塘坪村,西与三富寺乡交界。由九甲湾、团心、壕坝、永昌峪、长汉峪、汉池、六观坪7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5412 亩,旱涝保收面积306亩。是进出湘西大 门的必经之地,境内有两条小溪,一条横 穿四个村民小组,一条发源于湘西龙王 ,是龙王地下水出口,两条溪流在汉 池汇合,能灌溉两岸240多亩农田。近年 来,修建两处人畜饮水工程,使全村400 多人吃上了自来水。本村资源丰富,全村 植被面积3000多亩,人工造林700亩, 森林覆盖率为61%,松木基本成材,每 年可为村民创收2万余元。村级道路和省 级道路环绕全村,是通往武陵源的必经之 路。主要姓氏为杜、赵、郑等,村民大多 为汉族。全村173户,627人,其中男 323人,女304人,劳动力378人。1999 年总收入62万元,人均984元。 
【黄金塔村】 位于江垭镇西部、慈索 公路的路旁,东起熊家庄,南起鸡公垣, 西起三官寺乡吴王坡村,北与岩板田村交 界。由吕家垭、王垭树、打古泉、黄金 塔、兰家湾、龙王坑、三岔井、纸房溪、 陈家坡、张尖山、陈家垣、何家垭、五通 庙、一碗水等14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 总面积6044亩,耕地面积830亩,森林 面积占73%。境内多山,主要农作物有 稻谷、玉米、红薯、油菜、小麦、黄豆、 烤烟,1999年粮食总产量340吨,人均 411公斤。村内交通较便利,有三条乡村 公路通往相邻各村。村民户户用电照明。 村小学一所,校园面积3亩,建筑面积 800平方米,有3间教室3间住房。主要 姓氏有刘、田、张、王、陈、何、唐、 兰、全、李、熊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 族。全村242户,811人,其中男414 人,女397人,劳动力410人.1999年 全村总收入124万元,人均纯收入1087元。
【棋盘塔村】 位于江垭镇西北部,东邻临江村,南接长峪村,西与赵家岗乡小塔林场接壤,北邻老凼村,共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6500亩,耕地面积360亩,旱涝保收面积100亩,森林覆盖率达70%。全村山地面积较大,无一分良田,水源条件差,1984年政府拨款修造了大小水池4个,用水靠天水。主要物产有玉米、花生、红薯、洋芋、韭菜、烤烟,粮食总产量50吨。村里还没有通公路,有80%的农户建起了蓄水池,离泉水较近的户吃到了自来水。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村小学校园面积2亩,建筑面积100平方米,教室4间。主要姓氏有余、庸、李三姓,村民以土、汉杂居为主,全村92户319人,男154人,女165人,劳动力120人。1999年总收入10万元,人均300元。
【犀牛园村】 位于江垭南部,东与拆岩坪相邻,南与宜桥乡接壤,西邻万世坪村,北抵灰塘坪村。由4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面积为7731亩,耕地面积890亩,森林覆盖率达60%。全村地处偏远山区,平均海拔1200多米。耕地全部为山地,无水田,饮水环境恶劣。村民靠蓄水池取水。主要物产有玉米、烤烟、红薯、马铃薯、木材等。村民靠肩挑背负运送各种物资。村内没有村小学。村内主要姓氏有祝、林、佘、彭、王、任、杜,其中男138人,女101人,劳动人80人.1999年人均收入550元。
【熊家庄村】 位于江垭镇附近南部,东邻兴隆铺村,南邻斋公坡、西牛园村,北邻白岩峪村,由柳树塔、白岩峪、黄家湾、岩屋塔、张家牛场、朱家垣、扒船桥子峪、金家凸等9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4882亩,耕地面积600亩,旱涝保收面积120亩,森林覆盖率为80%。全村地形为丘陵山区,地多田少,堰塘2口约3亩面积,保障人蓄饮水之便。部分农户用的是原熊家庄人工引水,主要产物有稻谷、玉米、红薯、油菜、黄豆、烤烟等,自1999年以来,粮食年产200吨。慈索公路、江熊公路柏油路串穿全村.7个小组通公路,仅有2个小组未通公路。家家户户用上了电。中学、中心完小都建在该村中心,中心完小有教学大楼二栋,住房、厨房齐全。主要姓氏有王、刘、祝、张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有160户,520人,男240人,女260人,劳力270人。1998年总收入42万元,人均800元。
【杉木桥镇】 位于慈利县城西北32公里处的战马溪畔,东与通津铺镇接壤,南与高峰土家族乡隔河相望,西与象市镇为邻,北与三合口乡、庄塔乡交界,因古代用杉木建桥于溪上而得名。该镇始建于民国19年,其行政区划迄今未变。全镇面积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900亩,其中水田12620亩,旱地13280亩。辖2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351个村(居)民小组,8184户,2825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62人,大部分为土家族,少数为汉族、白族。境内属丘陵地貌,溪流纵横,现有小I型水库1座,小Ⅱ型水库1座,骨干塘16余口,年蓄水817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500亩。土地肥沃,种植业发达,全镇农作物以稻谷、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柑桔为主,是县内重要产粮区。境内人口稠密,手工业发达,是县境最大的墟场之一,镇办企业有砖厂、镇油厂等8个企业。该镇交通便利,慈江公路穿境而过。慈利六中设在镇内。
【东街居委会】 位于杉木桥镇东部,东邻龙关坪村,西邻西街居委会,南邻枫垭村,北与中溶村、泗水村交界,由五个居民小组组成。总面积2100亩,耕地面积100亩,旱涝保收面积70亩。境内居民个体经营户居多,主要从事手工业加工、批零兼营等,少数居民从事种养业。1999年粮食总产量2.5吨,人均53公斤。境内交通好,慈江公路穿境而过。户户都用上了电灯,漤水支流经过境内,解决了稻田灌溉问题。学生就读于杉木桥完小。主要姓氏有万、吴、卓、柴、黎等,居民大多为土家族,共有143户,567人,男312人,女255人,劳动力120人。1999年总收入71万元,人均1240元。
【西街居委会】 位于杉木桥镇政府所在地,东邻东街居委会,西邻豹子村,南邻枫垭村,北与泗水坝村交界,由杨垭、张树台、黄家岩、仓库台、文化五个居民小组组成。耕地面积145亩,旱涝保收面积80亩。辖区属丘陵地带,1992年从原杉木桥村分成东、西街两个居委会,境内居民主要从事个体经营,少数居民从事种养业。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红薯、油菜、黄豆、玉米。1999年粮食总产量320吨,人均100公斤。境内交通便利,水电设施齐全。全部居民都照上电灯,大部分用上了自来水。杉木桥镇完小设在境内,初建于1980年,耗资15万元,校园占地10亩,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常年设有1-6年级24个班,全校有教师64人,学生1300余人。主要姓氏有李、卓、唐、吴、万、柴等,居民大多为土家族,共有143户.403人,其中男195人,女208人,劳动力150人。1999年总收入54万元,人均1350元。
【七岭村】 位于杉木桥镇北部,东邻通津铺镇陈坪村,西邻清水村,南与中溶村接壤,北与通津铺镇四坪村交界。由唐家坡、文家峪、书章垭、瓦窖、南家溶、蒋家溶、新屋台、大溶、王家湾、龙背、黑石峪、红木栋、朝年垭13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1340亩,耕地面积950亩,旱涝保收面积800亩。全村地形复杂,由七条岭组成。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柑桔、油菜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240吨,人均250公斤。村内交通状况较好,已实现组组通公路,境内水电设施齐全,户户已照上电灯,境内水利丰富,有小Ⅱ型水库一大溶水库一座,解决了全村农户的人畜饮水问题。村小学修建于1997年,耗资7万元,校园占地4亩,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有教室6间,有教师4人,共办3个教学班。主要姓氏有吴、李、刘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345户.936人,男451人,女485人,劳动力476人。1999年总收入110万元,人均1170余元。
【小岭村】 位于杉木桥镇北部,东邻大门村,西邻丰岭村,南与战马村接壤,北与庄塔乡月亮岩村交界。由小岭、大岭、高山、高兴、坪元、岩元6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3400亩,耕地面积371亩,旱涝保收面积150亩。全村海拔平均900米以上,由两岭三凸构成,即小岭、大岭、大垭凸、李家凸、大凸。境内交通不便,人户稀少,水资源缺乏,1996年至1998年,在县乡镇企业局扶持下,修建12个水池,可供100人用水。架设高压线2100米,总造价9.7万元,解决了全村农户的用电问题。主要物产有玉米、红薯、烤烟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80吨,人均320公斤。主要姓氏有杨、吴、王、钟、赵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74户,242人,男131人,女111人,劳动力80人。1999年总收入24万元,人均1000余元。
【三斗村】 位于杉木桥镇南部,东邻湖塔村,西邻赵家铺村,南与杨华村接壤,北与枫垭村交界。由贵占、席家峪、小乡、大屋栋、四川沟、岩坎、周家峪、四家柴、三斗峪、列湾、马湾11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1127亩,耕地面积877亩,旱涝保收面积80亩。全村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山坡田居多,境内两条岭岗三个峪。初级社和高级社时修了12口堰塘,有18亩水面,还有一口永不断流的泉水从列湾组山脚下流出。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柑桔、黄豆、油菜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270吨,人均325公斤。村内交通便利,有镇南公路穿过。1988年,全村自筹资金架设高压线,100%的农户照上电灯。村小学修建于1992年,校园占地2亩,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有教室4间,有教师5人,共办4个教学班。主要姓氏有吴、柴、段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258户,892人,其中男463人,女429人,劳动力560人。1999年总收入111.5万元,人均1250余元。
【马塔村】 位于杉木桥镇南部,东邻通津铺柳子村,西邻尖角村、杨华村,北与湖塔村接壤,南与高峰乡和平村、双星村隔河相望。由马塔、吴岗、友于、卓山、谢坡、万垭、亩垭、指挥、河垭、董家湾、鲁坡、打古泉12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5178亩,耕地面积885亩,旱涝保收面积280亩。全村平均海拔470米,境内溶星罗棋布。80年代以来,共建水池31个,水面6亩。境内森林资源丰富,近年人工造林1000亩。主要物产有小麦、水稻、生姜、玉米、红薯、柑桔、黄豆、油菜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240吨,人均330公斤。村道从东到西长6公里,组组通公路。解决了全村村民的照明问题。村小学修建于1975年,校园占地2亩,建筑面积448平方米,有教室5间,有教师3名,共办3个教学班。主要姓氏有卓、吴、柴、李、谢、王、赵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264户,840人,其中男450人,女390人,劳动力350人。1999年总收入128万元,人均1310余元。
【大市村】 位于杉木桥镇西北部,东邻杨家塔村,西邻象市镇走马村,南邻关坪村,北与战马村交界。由罗台、香车、水支、张边、油台、柏麦、车水、胜利、英展、娥儿、打古、泉水、白龙、罗水、公屋、红卫、走马、胡儿、双溪、中坪、高山等21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1400亩,耕地面积660亩,旱涝保收面积500亩。山坡田居多。境内一条小溪,能灌溉农田45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小麦、黄豆、红薯、油菜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1100吨,人均450公斤。村内大部分组通公路,80%农户用上了自来水。村小学,校园占地4亩,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常年办3个教学班。主要姓氏有吴、李、张、赵、黎、唐、陈、邓、龚、柴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415户,1557人,男791人,女766人,劳动力650人。1999年总收入232万元,人均1520元。
【大门村】 位于杉木桥镇北部,东邻通津铺镇四坪村,南、西邻小岭村,北与庄塔乡月亮岩村交界。由沅村、林厂、白杨、合湾、改良、双建、万湾、大门、邓家凸、和平、一碗水10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4532亩,耕地面积1898亩,旱涝保收面积420亩。全村山坡多。有一条沟渠穿境而过,能灌溉两边农田45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油莱、烤烟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635吨,人均470公斤。村内大部分组未通公路,且小道曲折。90%的农户照上了电灯。部分村民埋 设管道引水,用上了自来水。村小学,校 园面积2.5亩,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有 2间教室。主要姓氏有吴、邓、陈、李 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有217户, 743人,其中男388人,女355人,劳动 力402人。1999年总收入68万元,人均 1200元。
【风门垭村】 位于杉木桥镇东南部,东邻通津铺镇鱼泉村,西邻豹子村,南与湖塔村接壤,北抵龙关坪村。由白山、黄湾、黄坪、郑湾、中岭、卓湾、朱溪、杨垭、杨峪、扯谷岩、林厂、柑子园、关台、张山、高岭、田三溶16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1618亩,耕地面积1288亩,旱涝保收面积40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柑桔、黄豆、油菜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570吨,人均450公斤。村内交通方便,苗江公路从境内穿过。修建了四条村道,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境内水利资源丰富,五十年代建有二座小型水库,可灌溉农田400亩。1989年,全村都用上了照明电。主要姓氏有吴、卓、柴、田、郑、黎、万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425户.1332人,其中男670人,女662人,劳动力781人。1999年总收入140万元,人均1007元。
【月亮村】 位于杉木桥镇西北部,东、北与龙潭接壤,西邻杨家塔村,南与堰坪村交界。由白虎、中虎、雅虎、银湾、月亮、胜利、团结、柴岭、鱼岭、上峪、下峪、五坪12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2200亩,耕地面积880亩,旱涝保收面积600亩。地势北高南低,属丘陵地带,因境内有一座月亮山而得名。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柑桔、小麦、油菜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263.5吨,人均275公斤。75%的组通简易公路,90%的农户已照上电灯。部分农户用上了自来水,黑龙泉水库北干渠穿境而过,能灌溉渠道两岸600多亩农田。本村学生就读于邻村堰坪村小。主要姓氏有吴、柴、卓、寇、鄢、唐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2114亩,耕地面积810亩,旱涝保收面积300亩。全村由四岭三峪组成,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平均海拔500米,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油菜、马铃薯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350吨,人均600斤。村内有一条主道通达村部穿境而过。境内有三条小溪发源于黄家山,可灌溉两岸农田1500亩。村小学修建于1998年,耗资4万元,校园占地1亩,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常年办一个教学班。主要姓氏有万、唐、吴、李、卓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293户,1066人,其中男524人,女542人,劳动力417人。1999年总收入17万元,人均1400元。
【龙潭村】 位于杉木桥镇北部,东邻七岭村,西抵月亮村,南与豹子村接壤,北与沅峪村交界。由关介、大沅、白塔、荣元、杂台、文坡、总兵、茶树、小沅、岩垭、河峪、群英、龙潭、桃树14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7500亩,耕地面积1340亩,旱涝保收面积180亩。全村山坡田多,人民公社时,修建了60口水池,解决了全村的人畜饮水问题。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柑桔、黄豆、油菜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420吨,人均350公斤。80%的组已通公路,80%的农户照上了电灯。村小学,校园占地5亩,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有教室4间,有教师5人,共办4个教学班。主要姓氏有吴、李、陈、万、向、柴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338户,1240人,男680人,女560人,劳动力520人,1999年总收入121万元,人均1350余元。
【龙关坪村】 位于杉木桥镇东部,东邻通津铺三山村,西邻东街居委会,南邻枫垭村,北与中溶村交界,由株枝、李家湾、中坪、虎头、万家坡五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700亩,耕地面积440亩,旱涝保收面积200亩。全村依山傍水,门前一条小溪,发源于黑龙泉水库,村后一座小山,地势为一条线,五个村民小组。主要物产有水稻、柑桔、玉米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200吨,人均400公斤。村内组组通公路。80%农户用上了自来水。主要姓氏有万、吴、李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还有汉族、白族。全村150户,500人,其中男235人,女265人,劳动力300人。1999年总收入20万元,人均1600元。
【尖角村】 位于杉木桥镇南部,东邻马塔村、杨华村,西邻狮子村,南邻赵家铺、栗山村,北与高乡峰连池村交界,由泉湾、郑家塔、水井、桃垭、天坑、沙口、瓦屋、单垭、水坪、阳湾、周坡、郑凸、王湾、许岭、李湾、半山坡16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3142亩,耕地面积1152亩,旱涝保收面积60亩。境内山多地少,地势呈三角形,主要物产有玉米、稻谷、红薯、油菜、花生。1999年粮食总产量500吨,人均450公斤。村内交通便利,有二条环形公路穿境而过。1987年修建了组道。1988年架通电线,耗资16万元,户户照上了电灯,人畜饮水不甚方便,有30%的农户自己修建了水池。村小学,校园占地5亩,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有5间教室。常年办3个教学班。主要姓氏有卓、李、吴、毛、谭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267户,1067人,男597人,女470人,劳动力670人。1999年总收入10万元,人均950元。
【杨华村】 位于杉木桥镇西南部,东邻马塔村,西、南邻尖角村,北抵赵家铺村、三斗村,由万家坡、黄坡水、碾子、歇身岩、八字、马家溶、杨华店、开老坡、尧老榜、龚家峪、许家峪11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1200亩,耕地面积670亩,旱涝保收面积100亩。山坡田居多,六十年代修了6口堰塘,有7亩水面,能灌溉农田6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油菜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270吨,人均425公斤。村内组组通公路;1987年,全村架通电线,大部分农户照上了电灯,100人用上自来水。村小学,校园占地15亩,建筑面积3亩。常年办8个教学班,教职工11人,教室8间,是全镇办学条件较好的完小。主要姓氏有吴、柴、龚、许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185户.640人,其中男310人,女330人,劳动力200人。1999年总收入60万元,人均950元。
【沅峪村】 位于杉木桥镇北部,东邻清水村,西邻杨家塔村,南与龙潭村接壤,北与大门、小岭村交界。由丰台、樟树、万老湾、告子峪、金台湾等18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2415亩,耕地面积1420亩,旱涝保收面积1420亩。境内有一条小溪穿境而过,发源于安马泉,能灌溉溪流两岸400多亩农田。南山有支柱产业杜仲林,北山有半山的松杉林,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柑桔、黄豆、油菜、花生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600吨,人均400公斤。村内交通方便已实现组组通公路,全村农户都用上了照明电,有线电视也在全村开通。村小学修建于1998年,耗资12万元,校园占地5亩,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有教室8间,有教师10人,共办8个教学班。是全镇办学条件较好的村小,主要姓氏有吴、李、寇、万、赵、卓、张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385户,1485人,其中劳动力630人.1999年总收入170万元,人均1140余元。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上一篇:慈利县(七)
下一篇:慈利县(九)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