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白族游神中的六个角色

更新时间:2018-03-19 12:33:46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桑植县白族游神,2008年8月被湖南省确定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向国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着这项民俗活动越来越受人关注,活动里的6个主要角色,也逐渐为人所熟知。
.. 会 首..
桑植县白族游神,由一个重要人物发起和组织,这个角色叫“会首”(又名族长)。
在一个白族山寨或村庄里,会首是有影响力的人物。所谓有影响力,说明他必须具备一呼百应的号召力。所谓重量级,说明他有从头到尾不乱套的组织能力和拿得起放得下的协调能力,还得说话算话、大公无私。游神的本主像由他负责制作,仗鼓师、国鼓师、唢呐师、九字鞭师等民间艺人由他负责召集,轿夫、锣鼓手、仗鼓队员的“中伙”(即伙食)由他负责开销,甚至游到哪村哪寨哪天开头哪天结尾,都均由他安排。由此说来,会首是游神中最为重要的角色了。
会首不仅要懂得游神过程中的每道程序,还要懂得“巡”、“游”、“娱”等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出巡”,大家必先抬着各村寨公认祖先本主像的神轿到祖祠去“请神”,游神时必将本主像抬到田间地头歇脚,让“神”与土地接触,以保佑农田丰收。会首成为懂行的大管家。
会首是刚强的。在旧社会,会首组织游神,场面气派宏大,讲究“人多势众”,意在宣扬本族人丁兴旺,外人不可欺侮。若遇到无故阻拦或人为捣乱,会首会组织抬神汉据理力争甚至出手伤人。“游”出纠纷和矛盾时,会首决不低三下四,会义正辞严、挦袖擂拳,充当一回“护神汉”,为民族的尊严而战。
会首也有温柔的一面,当理亏者出面道歉,会首也会笑颜相待、大度宽容,还热情招呼:“来,喝碗游神酒!”一碗酒,几句话,化解了一场剑拔弩张的战争,会首算得上是一位帷幄运筹的战略家。
当一代会首老去,他会很快推荐一位同他一样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接任。按民间礼俗,会首把接任者请到四座神像面前,将代表会首职务的礼帽或手杖郑重交给接任者,说:“这个头头儿(指会首)你当起!”接任者接过圣物并许下诺言,交接仪式就在大伙的见证下完成了。
.. 三元老司..
《王氏族谱》载:“三元老司,穿法衣,戴五佛冠,执海螺、三宝铃,随(神)轿护神。”护神(轿),是三元老司的第一职责。
为何要护神(轿)?在游神活动中,三元老司是村寨里有些法术的高人。会使法驱害,会应付一些使下三滥招数的小人。本主神在出巡过程中,要过闹市,经田园,还要游进千家万户的岩塔……这么一次长途跋涉,难免让“神”颠簸摇晃,其间如果让“神”与轿分离,就是犯了大忌。本主神像在白族人眼中是至高无上的,为护神(轿),三元老司穿着象征法力高超的法衣,戴五佛冠帽,手执海螺和三宝铃,意为驱散一切妖魔鬼怪。遇到一些不懂世事的外族顽童抛泥石对神像不敬,三元老司也会高扬三宝铃,双目圆瞪肇事者,大喊:“我持钢鞭将你打……”
三元老司除了护神,还担当游神祭祀活动的首领。如亲自到本主神的供居地“请神”,唱《拜祖请神祠》:“山有昆仑水有源,花有清香月有影,竹子有笋树有根,莲蓬打从藕上生……”,行三叩九拜礼,请神下马,游神才正式开始。最后安神环节,即把神像抬到祠堂,他会亲自做“施食”和“安神功梁”、“安坛”后游神活动才圆满结束。
.. 仗鼓舞大师..
桑植县白族俚语说:“游神不跳仗鼓舞,本主神像有些火!”说明跳仗鼓舞是游神中最不能简化的一项民间艺术表演活动。.
游神跳仗鼓舞,仗鼓舞大师一般听会首的招呼。每到一个宽阔地带,会首点点头,喊:“逮!”大师就拿起仗鼓,跳到场子中央,开始起舞,接着围鼓、唢呐、海螺就发出声响,音乐陡然响起,大伙踩着节奏,在大师的领跳下,仗鼓舞手跳起“兔儿望月”、“苏秦背剑”等招式,毫不含糊。到了墟场,大师和他的仗鼓舞手会使出浑身解数,拿出看家本领,尽情狂跳,将仗鼓舞魅力展现在万人眼前,墟场一时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情绪高涨时,大师和乐手连连发出“哦、喂!”吼声助兴,给人以粗犷激越,朴素、多彩、和谐之美感。
.. 马 角..
马角职责为跑腿和摔鞭。跑腿即跑堂。马角跑堂,第一趟差叫下书。下书即由马角一人扛着灯牌。牌正面写上名姓堂号,如王姓写“三槐堂”,谷姓写“九经堂”等,背面写上“天下太平”、“万事吉祥”等字样,于游神前半日,通知沿途各村庄做好迎神接神准备,并联络游神人员的餐宿事宜。马角先找到村寨的会首交代游神的人数,再向负责游神队伍的会首反馈情报。联络好后,马角就去摔鞭。
摔鞭者是游神队伍中第一个出现的人。作为游神的“第一人”,马角拥有一份豪气和骄傲,走在队伍最前面,看着熟悉的村庄和路人,会使足底气地吆喝:“游神来喽!让!”然后扬鞭“叭”一声,再喊一句:“游神来喽!莫张声喽!”再把鞭“叭”一声甩过去。这鞭由一根竹竿和长布条连接而成,布条末端是一个硬节,摔在地上发出一声声清脆的“叭叭”声,往往能将猝不及防的路人吓得跳入路旁,有时布鞭够着了路人的身体,马角会不亢不卑地吆喝一声:“鞭不长眼,赶快跑喽!”意在提醒路人:游神队伍来了,千万别挡路,挡路者必受鞭罚。路人知是马角的套词,因为游神有优美的舞蹈,路人也就不介意摔鞭马角的神气了。
.. 围鼓师..
“围鼓师是个醒闷人,打鼓跳舞逗乐人!”这是人们对围鼓师的评价。
游神中,围鼓师是一名既要打鼓又要跳仗鼓舞的人。围鼓师打鼓的曲调是《跳帮藏曲》,即“咚咚咚咚锵锵”多次重复的演奏,同时,双腿和手配合协作,跳仗鼓舞步,完成在游神中“鼓与舞”合一的完美使命。
女围鼓师一般性格活泼,爱逗人乐。她们在优美的弦律中翩翩起舞,民俗美的韵律已让她们陶醉,在众人眼中,她们已成为一朵充满明星魅力的金花。她们在行进中不时唱山歌:“东边一朵呢祥云起,祥云起,紫花开,白族儿女跳起来!”众儿附和着说:“祥云起,紫花开,醒闷虫儿叫起来!”随即开怀大笑。被称为“醒闷虫儿”的女围鼓师感到了一种欣慰,能给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送一餐美味佳肴,何乐而不为?
.. 火炉角..
桑植县白族古谚说:“大的出门小的苦,小的打破锅由大的补,你捅乱子叫火炉角补!”火炉角是何人物?
火炉角走在游神队伍的最后。马角、仗鼓队、会首、三元老司、仗鼓舞师、围鼓唢呐师和仗鼓舞、九字鞭、蚌壳灯舞者都走过了,火炉角跟随最后。火炉角取名来源于“扫火炉”。炉子烧旺,燃成灰,自然要最后清扫火炉,扫火炉成为最后的一项功夫,火炉角也就成为最后一个角色。
讲客套话,是火炉角具备的一项天赋。游神队伍一窝蜂来了,又一窝峰走了,剩下的场子一片狼藉,纸没人捡,垃圾没人捡,泥巴没人铲,鞭炮尘也布满了院落。这时,火炉角出现了。先抱抱拳,向主人施礼:“打扰了,今日游神搅了您家清静!”主人见火炉角这样彬彬有礼,连忙赔礼:“哎呀,游神游到我屋里,那是我祖上的福气,哪里哪里!”火炉角这最后的一“扫”,把主人的些许不快一扫而光。
解决纠纷,是火炉角必须具备的能力。游神时难免毁坏别人的花草坛钵,火炉角要立即出现在矛盾的最前沿。马角的鞭子打着了人,或在行进时踏坏了庄稼,火炉角都得将这些不愉快的“小事”纳入议事日程。一根烟、一元钱、一个微笑、一句话,火炉角用这些招式圆满解决了游神惹出的麻烦,让白族游神颇具人性化。
马角和火炉角,一前一后,常给游神民俗增添无限乐趣。游神完毕,马角和火炉角常打一场嘴皮子仗。马角常戏火炉角是扯牛屁股,火炉角笑马角是野鸡公——顾头不顾尾。几句俚语,让游神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