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遭遇戏痴

更新时间:2018-03-19 12:36:05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那是我读初中时的1963年寒假,书记点名要我参加大队文艺宣传队。排练场就在龚家老屋。编剧、导演是卫生所的李世龙医生。卫生所就在老屋后面的老屋里。他分配我担任花灯的“三花”(丑角),要求在一张方桌上跳,但我感到无法施展拳脚。李医生一把年纪,亲自在方桌上示范,一把扇子大幅度扬起,架矮步,侧身围着旦角逆向旋转,幽默诙谐,逗得围观者满屋喝彩。
就这一次遭遇,让我与李医生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他鼓励我写脚本,让我走上戏剧创作之路。
日子久了,关于李医生的传闻也就听得多了。李世龙出身富豪名门,从小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城堡里,一年四季弦歌不绝、舞影翩翩。这种环境无疑对造就李公子痴迷声色马的特性起到了催化作用。据说他年少时,曾携一书童,挑一担烟土、光洋来到桃花江美人窝寻花问柳,结识了一个绝色美女,结果是花光了一担烟土、银元讨米而归。抗战时期,岳阳沦陷,巴陵戏班子岳舞台辗转千里流落大庸,惨淡演出三年。李世龙包了一间客房,看了三年戏。此间,他认识了丁艳香、丁艳红、赵美玲、朱美珍等美女名伶,常慷慨请客周济。据说李世龙少年读书,甚是懒散,但天资聪颖,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尤深谙戏剧。我读完小时,就看过红土坪剧团由李兴梅主演的阳戏《桃花装疯》,听说这出大戏就是李世龙创作的。1964年,县民艺剧团下乡到三中演出《桃花装疯》,主演胡维星因演桃花而一举成名。该剧本作为大庸阳戏经典剧目,已经为广大观众和专家所共识。但我不明白这出戏的编剧为何换成了他人的名字。
解放前夕,李世龙家道中落,为了学门不下田驶牛的手艺,他半路出家,跟师学医,居然成了名噪于四县边界的一代名医。尽管如此,他对戏剧的痴迷仍有增无减。李医生常有个三病两痛,卧在床上长吁短叹,可只要有人告诉他哪里来了戏班子,就会即刻下床而走,百病皆无。有一次,我核实这些传闻的真伪,他笑着作答:“人生就是一出戏,真真假假哪能说得清!”不可思议的是,就在我准备写这篇文章的前夜,在清理资料时偶尔发现了巴掌大一张纸片,这不正是我在1981年创办《龙虾花》杂志时采访宣传部副部长张光喜的记录么?!采访的目的是刊物要发表《桃花装疯》剧本,必须正本清源。纸片上的文字一一清晰在目,记录了剧本出笼的前后背景。
想不到失踪了29年的字据一朝现形。我坚定地认为这是先生在天之灵暗中相助。否则,我将会放弃这篇文章的写作。
以后我转干进城,正式从事文学辅导与创作,但仍不时得到先生的鼓励与指点。他说小说与戏剧本来就是一家,小说是阅读的艺术。戏剧是把小说的故事情节音乐化、视觉艺术化。我颇以为然。我著的那部长篇纪实《大峰林交响曲》(待出版),就是在先生的启示下构思写成的。
天不假年。为他人救死扶伤的李世龙医师终不能挽救自己的生命撤手人间。我不知道他的那部连台大戏《蓑衣大侠》是否完稿?先生走时,我未能送终,他却托一位友人转交我一首诗《述医》:“半世辛勤业欲精,要凭医术度光阴。虽无起死回生术,也有扶伤割股心。表里阴阳常慎重,望闻问切每遵循。只惭未得延年药,永葆人间不老春。”.... [下期预告:龙虾花谢]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