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坚强母亲感动湘鄂大地

更新时间:2018-03-19 12:39:01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她叫李道今,桑植县五道水镇茶叶村上坝组人,一个不识字却可以将20多个家庭成员的生日牢记在心的文盲,一个年高74岁仍然能够驶牛打耙、种地耕田的土家瘸腿阿婆,一个大山深处苦难大家庭的主心骨和当家人。
她一辈子生养了6个儿女,4个儿女成人以后都走出了大山,在外成家立业。大儿子去世以后,在她的引导下,傻乎乎的二儿子已经能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会家务和农活的二儿媳,是一个又聋又哑又傻的重症残疾人,在她的耐心教导下,逐渐成为田里地里庄稼活的行家里手。
她的故乡地处湘鄂交界之地,300多座巍巍大山下的土家村寨里都在流传着她的感人故事,关于母性,关于勤劳,关于善良,关于坚强,关于诚信,关于活着的人生意义……


1955年3月11日,年方20岁的李道今从恩施土家族自治州鹤峰县嫁到了茶叶村。丈夫名叫曾玉生,比她小一岁。
嫁过来的时候,李道今的公婆已经去世了,公公也是体弱多病,家里穷得叮当响。结婚后的半年时间,李道今和家人几乎没粮吃,只好吃鸭脚板等野菜度日。半年以后,通过和丈夫曾玉生的辛勤劳作,日子才有所改善。
然而,好景不长。1960年的冬天,公公在饥寒交迫中撒手人寰。虽然家里很穷,但是在丈夫的协助下,李道今还是倾尽家产,完全按照农村的孝道,为去世的公公赶做了装老新衣和新鞋,敲锣打鼓,将公公送上了大山。这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简直是一个给老人尽孝的“典范”,让众多乡亲称道。
日子很苦,可是还得往前过。1968年3月,李道今的丈夫曾玉生遭到别人的诬告,被送到吉首劳改农场接受“改造”。丈夫走后,李道今抱着13岁的大儿子曾祥云和不到9岁、有些痴呆的二儿子曾祥富,还有不到5岁的大女儿曾梅香和刚刚2岁的小女儿曾秀英欲哭无泪。
随后四年里,李道今一个妇道人家带着四个孩子,生活十分艰难。她仍然清楚地记得,那一年,家里揭不开锅都有好多天了,加上又是冬天,大雪封山,山上即使有可以吃的,可什么也弄不回来了。眼看着一家人就要饿死了,李道今决定铤而走险,去偷公家喂猪的饲料——储藏在大队仓库里面的马铃薯。
可是偷马铃薯的行为还是被仓库保管员发现了。看守仓库的保管员,名叫于道军,是个善良的人。他知道李道今一家人五张嘴巴都要饭吃,孤儿寡母的实在是造孽。他就咬着牙,和李道今订下了攻守同盟,千万不能让大队干部知道,然后让李道今背了100多斤马铃薯悄悄回家了。
回家后,李道今又悄悄地踏着雪地,采来很多已经枯死的野菜,合着马铃薯煮熟,一起连皮吃掉。一家五口人,靠着100多斤马铃薯,就这样度过了那个冬天。


李道今和丈夫曾玉生一起共养育了六个孩子。老大名叫曾祥云,老二名叫曾祥富。老三和老四是女儿,名叫曾梅香和曾秀英。老五和老六是一对双胞胎,都是儿子,名字叫做曾兴国和曾锦全。
茶叶村位于大山深处的深处,经济条件十分落后。村子里的青壮年劳力,基本上都跑出去打工去了。长大后,李道今的两个女儿嫁到了湖北省来凤县,一个去了江苏省南京市,很少回来。双胞胎兄弟,也就是老五曾兴国和老六曾锦全,已经36岁了,也都在外面成家立业,养儿育女了。
看着儿女们一个个长大成人,纷纷在外面成家了,添孩子了,李道今的心中开始充满喜悦。
可是,噩耗传来了。2005年2月4日,老六曾锦全家里的大女儿,也就是李道今最为疼爱的那个孙女在桑植县城被一辆浙江牌照的过境小货车撞上了。年仅三岁,花骨朵一样娇嫩的生命就这样夭折了。电话打来,李道今惊慌失措,恐惧不已:阎王爷啊!阎王爷啊!你为什么这样狠心呀!我孙女还只有三岁呀!
叶落归根,魂归故里。三岁的孩子,就像刚刚长出嫩芽的叶片,却猛然飘落在地,辗压成泥。这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呀。孙女下葬的那一天,李道今几次不能控制自己,抛开小儿子和儿媳妇的劝阻,冲上前去,扑入孙女的墓穴,要代替孙女去死。因为她始终想不明白,自己都已经70岁了,为什么还好好地活着。而孙女只有三岁呀,她的生命历程还才刚刚开始呀,为什么就早早地走了呢?
早在1992年,李道今的大儿子曾祥云就因故去世了。孙女去世后,老人感觉更孤独了。陪伴她的就只有身患智障的二儿子曾祥富和又聋又哑又傻的二儿媳妇杨元香。
刚刚嫁到茶叶村时,杨元香不仅什么农活都做不好。插秧的时候,李道今在前面辛辛苦苦地插秧,杨元香却在后面把刚刚插下去的秧苗拔了出来,一棵棵的,扔得漫山遍野都是。李道今无法制止,气急败坏。杨元香却哈哈大笑,乐此不疲。
李道今曾经想到过最直接的惩治办法,就是一把抓住杨元香一顿痛打。可是,痛打也不管事,而且会引起同样智障的二儿子曾祥富一起“造反”,因为他们毕竟是夫妻。后来,李道今不打了,采取了“以柔克刚”的策略,——上山下地以后,开始哄诱这两个孩子跟着学习干活。
凭借着土家女人独有的耐心和爱心,在李道今的循循善诱下,二儿子曾祥富开始安静下来,配合母亲李道今一起教育自己的媳妇杨元香,挖地该怎样,种黄豆该怎样,割稻子该怎样。铁棒磨成针,到现在,二儿媳妇杨元香,不仅不在地里搞破坏了,还成了生产劳动上的一把好手。1991年6月19日,他们还生下了一个很健康可爱的儿子,如今这个孩子去了首都北京打工,做一个面点师学徒。


桑植县信访局副局长的向良喜,曾在茶叶村长期驻扎工作了三年。在向良喜的心目中,李道今是一个不卑不亢,令人敬重的土家女人。最让他难以忘怀的是,李道今快速偿还1500元贷款的事情。
2004年5月,李道今的二儿媳妇杨元香在自己使用打米机打米时脸部受伤。李道今将杨元香背到五道水镇卫生院,进行紧急抢救。可是,没有钱交纳预付款。
为了挽救二儿媳妇的生命,一向不找人的李道今找到了向良喜请求帮忙。向良喜二话没说,立即打电话给卫生院院长,要求立即动手术,进行抢救医治。然后,陪着李道今一起,来到五道水镇农村信用合作社,以自己的工作作为担保申请贷款,当场就给李道今提供了1500元贷款
凭着这1500元贷款和卫生院作出的部分医药费用减免,杨元香的伤势很快痊愈。
当初贷款的时候,得知李道今家里的特殊情况后,信用社就做好了这笔贷款也许十年八年都无法偿还、会成为死账呆账的心理准备。可是,刚刚到年底,信用社主任就给向良喜打来了电话,兴奋地告诉他:“李道今将贷款连本带息一起还了。”
1500元的贷款,对于李道今这样的困苦家庭来说,宛如一个天文数字。以她家里目前的情况,怎么可能在半年的时间内还完呢?向良喜一点也不相信,决定上门去打听李道今是怎么还完这笔贷款的。
原来,李道今带着二儿媳妇杨元香从卫生院回家后,就开始筹划偿还贷款的事情。镇上很多人家都喂猪,却缺少真正的猪草。李道今就从自家的地里,割上满满一捆红薯藤,徒步跋涉10余公里路程,背到镇上去卖,每一次都可以换来8元钱,或者9元钱的收入。一路上,太阳炙烤,汗流浃背,李道今从来就舍不得花费一分钱买一根冰棍解渴,或者吃一个快餐解饿。从茶叶村通往五道水镇的那条山路上,一个瘦小娇柔的身躯,背着沉重的红薯藤,偊偊而行,循环往复,风雨无阻。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多挣一些钱,早点偿还贷款
事隔五年多以后,向良喜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仍然感慨不已。他说,1500元钱,对于一个城市居民来说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一个大山深处的苦难家庭来说,那就是一座沉重的大山。李道今凭借这瘦小的身子,把这座大山从身上从容地掀掉,那需要多么强大的毅力和耐心。对比社会上那么多借了朋友的钱不还,借了国家的钱不还,数额动辄就以千万计的那些“老赖”,李道今身上体现的是中国传统妇女诚信无边的人性光彩。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