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资讯

走具有旅游区特色的文化强区之路

更新时间:2017-12-09 12:55:57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旅游经济发展需要文化软实力作支撑
  一、抓文化就是抓旅游。目前,旅游业界已基本形成这样的共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缺乏魅力,没有旅游的文化缺乏活力。由此看来,推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实际上就是推进文化资源与市场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传承和繁荣,文化市场的开发和管理,既符合文化发展规律,也符合旅游发展规律。所以,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为旅游业注入新的生机活力,使旅游发展如虎添翼。文化兴则旅游兴,文化强则旅游强,抓文化就是抓旅游。
  二、抓文化发展就是抓旅游产业升级。经过20年的开发与培育,武陵源的旅游事业已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实现单一观光型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旅游转变的任务十分繁重。而作为以土家族苗族占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武陵源的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过去20年,我们集中发展自然观光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相对滞后。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成功转型,必须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样,可以促进旅游消费与文化消费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旅游市场的拓展力;可以促进旅游创新与文化创新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可以促进旅游品牌与文化品牌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景区的吸引力。
  三、抓文化强区就是抓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在新时期,武陵源区委作出了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围绕“峰林观光,养生休闲,绿色度假”主题,到2010年努力把武陵源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要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将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通过挖掘传承传统文化增强自豪感,需要通过弘扬新时期创新创业精神增强自信心,需要通过先进文化建设凝聚意志、鼓舞人心,引领人们朝着既定目标奋力前进。从这个角度上讲,文化强区战略是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的基础工程。

推进文化强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一、坚持共性与个性并重,努力打造“绿土红”品牌文化的展示区。实施文化强区战略,第一步要按照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打响特色文化品牌。武陵源是山岳型自然景区,具有优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世界一流的自然资源,要突出山区特色,在“绿”字上下功夫,打造生态文化品牌;武陵源是由土家族占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要突出民族特色,在“土”上下功夫,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武陵源是红二、六方面军长征过境地,拥有贺龙公园等红色资源,要在“红”字上下功夫,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总之,要实现“绿土红”有机结合,让“峰林好、山水美、生态优、民风淳、历史红”成为武陵源文化特色的生动写照,让武陵源最终成为“绿土红”品牌文化的窗口。
  二、坚持展示与提升并重,努力打造旅游文化产业的核心区。在旅游区,文化资源只有通过展示才能为群众和游客所接纳;只有融入旅游产业,经过现代科技的过滤和艺术品位的提升,才会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武陵源要实现文化强区,就要把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作为工作重心。要挖掘保护传统文化,构建土家礼仪、土家服饰、土家歌舞、特色美食、农耕农织等文化展示平台;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构建以传统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业、演艺娱乐业、文化创意业和文化体育业为支柱的文化产业平台;要培育和壮大旅游市场,引导文化娱乐、休闲养生、山水观光、绿色度假等消费,构建城乡一体的文化消费平台。总之,武陵源必须走出一条“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旅游文化产品→旅游文化产业→旅游文化经济”的良性循环之路,成为全市旅游文化产业的核心区。
  三、坚持挖掘与保护并重,努力打造文化事业繁荣的先行区。一方面,保护原生态文化要实现三大基本目标:对较易识别的部分,如土家语言、大庸阳戏、鬼谷神功、花灯、印花布、土纸、六月六覃垕晒皮、土家吹打乐、板凳龙等要搜集整理;对某些因传承断层而残留的“文化碎片”,如某些古老的信仰符号,含有吉凶、善恶、美丑、正邪、好坏、阴阳对比内容,虽难于分辨,但却保留了祖先记忆,要慎重对待,原汁原味地予以保护;对于头脑中留存有民俗信仰观念的群众,也不能鄙视嫌弃,而要耐心细致地教育引导。另一方面,在保护的基础上挖掘文化资源要实现四大基本目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完备,文化民生工程全面推进,城乡文化设施得到加强,文化产品组织能力显著提高。总之,要让武陵源文化事业整体水平位居全市前列,成为全市文化事业繁荣的高地。

在科学发展中强力拓展旅游区文化强区之路
  一、以“文”入景,增添魅力。对武陵源来讲,文化强区首先要“文化强景”。就是说,核心景区的提质改造要突出文化导向,在山水景观中增添文化元素,增强景区魅力。围绕山地生态文化主题提质景区,抓紧实施景区移民搬迁,以生态理念改造景区游道、公路、标识牌和游览设施,以更加严厉的手段强化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景区解说也要突出生态内涵,增添自然遗产、地质变迁、生态保护等内容;要围绕本土民族文化提质景区,强化游道、公园、公厕、办公房、山歌亭、游人中心、导游图、门票和员工服饰的土家族苗族文化特色,强化本土文化的个性和魅力;要围绕红色文化提质景区,深度开发中湖乡、金鞭溪天子山景区的红军长征文化资源,包装“长征桥”、“长征路”,提升贺龙公园对游客的吸引力、震撼力,实现传统教育与旅游观光相结合。
  二、以“文”润城,彰显神韵。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神韵所在,我们要彻底消除城区与景区强烈的形象反差,以“文”润城是必然选择。加快实施“穿衣戴帽”工程,按“小青瓦、外挑檐、坡屋面、浅灰墙、转角楼”主题风格重塑城市建筑形象,凸显城市个性;实施休闲空间拓展工程,开拓城市水域、绿化、夜景、建筑四大公共游憩空间,做到城市形态显山露水透绿,山水与城市相得益彰;实施文化街区改造工程,规划建设酒吧一条街、美食一条街、旅游商品一条街、休闲娱乐一条街,加快建设吴家峪生态文化广场和高云特色休闲街区;实施系列人文景观工程,规划建设街道景观、灯光景观、植物景观、雕塑景观、桥梁景观、溪流景观、公园景观、酒店景观等,营造“一街一灯、一街一树、一街一景”的诗意化和人性化的城市人文环境。
  三、以“文”兴旅,提质产业。以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为突破口,大力实施旅游文化精品工程。加快建设国际影视及会展中心,整合提质演艺产品,打造一台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富有湘西民族文化特色的主题演艺节目。发展中湖及天子山民族风情旅游,建设民族文化休闲新镇。抓好旅游工艺品开发,坚持“就地取才”,扶持培养民间工艺品人才;坚持“就地取材”,重点开发土家织锦、龟纹石、竹编、根雕等传统产品,形成畅销品牌。开发小镇游憩、旅游农庄、健身疗养、户外运动等文化休闲产业,建设高尔夫、自行车越野、马术和拓展训练基地。抓好旅游宣传品“八个一”行动:推出一首唱响武陵源的歌、创作一幅代表武陵源的画、编著一本介绍武陵源的书、出版一套反映武陵源的画册、制作一个宣传武陵源的光碟、撰写一本解说武陵源的导游词、评选一句概括武陵源的广告词、摄制一系列推介武陵源的影视作品,以文化优势助推旅游发展。
  四、以“文”惠民,服务民生。要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到每个乡镇都有一座综合文化站、一个健身娱乐广场,每个社区都有一个活动中心、一个图书室、一个阅报栏或宣传橱窗,每个村(居)都有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农家书屋、一个活动广场。尽快完成有线电视“组组通、户户通”,组织实施“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解决群众看电视难、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适时举办农民运动会、社区体育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讲和谐”专项行动,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五、以“文”化人,展示形象。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强区的核心,着力培育“团结、开放、奋进、创新”的武陵源人文精神。健全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员学习日制度,认真组织好“干部一天读书一小时”活动,树立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武陵源干部形象。深化旅游窗口行业党的建设,从严整治旅游经营秩序,大力提倡“游客是上帝,游客是亲人”的意识,重点加强公职人员、服务人员、驾驶员、导游员等“四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树立“热情、文明、诚实、守信”的武陵源人形象。策划开展一批有特色、有水平、拿得出、叫得响的文化活动品牌,开展唱桑植民歌、跳土家摆手舞活动,深化“党员风彩在社区”活动,利用社区广场、社区学校、社区院落等阵地,开展公民道德宣传,设立公益广告牌,让服务优质、民风优良、环境优美的旅游精品社区成为展示武陵源形象的窗口。
......... (作者系中共武陵源区委书记)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