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资讯

文化与自然山水交相辉映

更新时间:2017-12-09 12:32:37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民族传统与时尚相结合、区域特色与世界文化融合交流、提升的文化,才是大众最欢迎的文化,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化。旅游发展应突出当地文化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提高旅游产品吸引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
  去年10月23日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上,我市首倡并通过的《中国旅游城市文化与旅游共同发展张家界宣言》(简称为《张家界宣言》),为文化与旅游的联姻,做了一个饱蘸浓墨的注脚。

吹皱一江春水
  文化与旅游的联手并进,登堂入室,俨然进入“庙堂之高”,而二者之间的融合从张家界旅游发轫伊始就从未止息过。尤其是在近几年,这种联姻加速嬗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与之相伴随的是,文化产业已由幼芽长成参天大树,已由散沙聚为山岳,一江春水流过,万木皆成春。
  张家界旅游开发20年,文化产业相伴发展,逐渐成为张家界风景之外的一道人文景色。目前,全市文化经营单位已达到了850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31000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6亿以上(200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仅2亿多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了7.9%以上。2006年以来,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每年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
  两区两县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渐趋明晰。永定区武陵源区以民族文化和山水文化为主要载体,慈利县以道教文化和温泉文化为重要资源,桑植县以红色文化和民歌文化为特色平台,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带动效应日渐凸显,文化产业的空间得到极大拓展。
  文化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在产业门类构成上,依托旅游市场,旅游演艺、休闲娱乐、工艺美术、文博会展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广播电视、出版印刷、体育服务等传统产业依然稳步发展。
  旅游演艺事业是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排头潮”。萌芽于上世纪90年代,2006年始兴,2007年,我市就形成较为完备的旅游演艺产业体系。
  目前,全市共有正式营业的演艺剧场8个,座位1万多个,演职人员1200余人。其中,《张家界·魅力湘西》拥有座位2600个,演职人员247人,总投资1.75亿元,年门票收入超过6000万元,已累计演出3658场次(截止今年7月25日);《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投资1.2亿元,演职人员538人,拥有座位2888个,已累计演出450场次(截止今年7月22日)。
  日前,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改文产办主任蒋祖烜带领省委思想文化建设专题调研组来张,就张家界演艺业现象进行调研,形成《加快建设中国演艺之都》一文。“中国演艺之都”首次正式提出,为张家界旅游在文化产业探索之路完成了一次加冕。
  9月8日,市委书记胡伯俊就《加快建设中国演艺之都》调查报告作出批示,认为该调查报告给人启示、警醒和鼓舞。他要求市委宣传部牵头,围绕“建设中国演艺之都”这一目标,着力张家界演艺业的科学发展,专题研究所提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措施,争取张家界演艺与张家界风光交相辉映。
 

改革的破题之义

  一次次的飞跃让文化产业实现着脱胎换骨。而真正完成这一涅槃,张家界只用了几年的时间。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新兴旅游区,张家界不仅有绝无仅有的自然风光,还有底蕴深厚、丰富多姿的民族文化,民间歌谣浩如烟海,民间舞蹈、民间工艺魅力无穷,红色文化厚重珍贵,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桑植民歌、大庸阳戏、白族仗鼓舞已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沉睡的“宝藏”被唤醒,文化产业迎来了“井喷”的时代。
  2006年6月,张家界被确定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市,市委、市政府顺势而为,出台了张家界市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建设世界旅游精品的重要举措来实施,最大限度实现文化与旅游融合。
  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全面推行文化体制改革。
  随即,“文化强市大家谈”、“发展文化与发展旅游经济”和“张家界精神”大讨论等活动大张旗鼓地展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达成共识。
  靠旅游延伸文化的外延,让文化充实旅游的内涵,张家界人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5年弹指一挥间,张家界文化产业迎来繁荣发展的春天。
  此时,文化产业已成为继旅游业之后新“增长极”,并且呈现出了旅游演艺异军突起、节庆文化异彩纷呈、创意策划世界瞩目等鲜明的张家界特色。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近年来,我市出台的鼓励和保护外来投资的若干规定,不仅盘活资金,还引进广西中元山水旅游文化策划有限公司、天津宁发集团、香港永太和印刷集团等一批战略投资者来张家界投资发展文化产业。
  除了项目、资金,张家界还引进了谭盾、梅帅元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人才,与本土成长的叶文智李军声等一道,成为张家界最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领军人物。


未来在召唤

  新一轮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去年6月10日,我市2011-2020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出台,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以基本形成产业结构合理、优势产业突出、新兴产业勃兴、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的历史性转变。

为了实现这个转变,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加快发展旅游演艺业这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产业,同时集聚发展工艺美术业、印刷业两个区域性优势产业,提质发展现代传媒影视业、文博会展业、休闲娱乐业等三个地方性传统产业,为文化产业指明了方向。
  强化实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联动战略、龙头企业与品牌支撑互促战略、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齐推战略、文化人才与产业资本共聚战略等的提出,让全市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
  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上,未来十年,我市将力争构建“1+1+2+2”的基本格局,即“精心打造一区、一带,加快发展两园、两基地”。“一区”即市中心综合发展区,充分利用市府区位和交通信息优势,将市中心城区建成高品位、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综合性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交易中心。“一带”即影视文化产业带,就是在我市建设成集影视拍摄、影视节目制作、影视名人沙龙、影视文化旅游于一体,在全国乃至国际都具有较高市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影视拍摄基地。而老院子文化产业园、老观潭文化产业园这“两园”将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集聚效应,建设成集文化创意、文博会展、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商品销售等多种产业于一体的特色鲜明的复合型文化产业集聚区和民族文化展示区,而老观潭文化产业园则将成为以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城市游憩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集聚园区。
  按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十年内,我市将建设成区域性民族文化的保护区、民俗风情的展示区、文化产业的集聚区。到2015年,文化产业年均增长20%,增加值达到5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以上,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4万人。到2020年,文化产业年均增长18%,增加值达到11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5.5万人。
  旅游让张家界蜚声世界,文化让张家界信步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张家界旅游的重要引擎,凭借这一助力,张家界必将再一次迎来了向世界的承诺与宣言。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