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

土家族“过赶年”揭秘

更新时间:2018-03-19 13:50:24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在湘、鄂、川、黔边界,土家族人至今仍然保留着独特的“过赶年”习俗,即提前一天过年。同是“过赶年”,时间上也有差别。张家界永定区罗水乡一带,土家族人都是在午夜“过赶年”。而永定区沙堤乡、合作桥乡一带的土家族人“过赶年”,又在黎明时分,“头(方言,意为“一边”)吃头亮”,意为一边吃饭,一边天亮,寓意新的一年前途光明。
  关于土家族人“过赶年”,在湘、鄂、川、黔边界民间,流行着四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是说为了抵御外国的侵略。相传,明嘉靖三十三年,由于朝政腐败,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不断大肆袭扰,朝廷曾多次派大军抗倭,都惨败告终。尚书张经上奏朝廷,请征湘鄂西土兵平倭,明世宗准奏,派经略使胡宗宪督办。永定茅岗土司覃尧之带领三千土家壮士连夜开拔,深知一去难返,决定与亲人过最后一个年,于是下令:“蒸甑子饭,切砣子肉,斟大碗酒,提前一天过年再出征。”因时间紧,来不及做许多菜,就将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炖,叫作“合菜”,吃了好上路。这道菜以后演变成“三下锅”。土家壮士上前线后,英勇杀敌,很快打败倭寇,收复失地。世宗大喜,亲赐匾额,上书“东南战功第一”。志书记下了这段历史:“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大犒将士,除夕,倭不备,遂大捷。后人沿之,遂成家风。”
  “过赶年”习俗,体现了土家族人民识大体顾大局,甘愿为国捐躯的博大胸怀。
  另一种说法是,为了打败异族的骚扰。缘于民族战争频繁,土家族民众常常不能安全过年。于是,本民族头领便施巧计,出奇制胜。头领让民众提前一天过年,尔后,率领将士猝然出击,敌人过年大吃酒肉,毫无戒备,被土家族人打得落花流水,仓皇撤离。   
  还有一种说法,古代土家族人原住江西一带,因不堪忍受官府、财主的掠夺、欺压,避免被斩尽杀绝的灾难,他们约定在过年的前一天悄然离开,经过庭湖,溯澧水而上,到达武陵山区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这里有大树可盖吊脚楼,有清泉可酝“苞谷烧”,能够安居乐业。于是,新落居的土家族人将悄然离开的这一天定为过年的日子,因为这天正好是汉人过年的前一天,就叫“过赶年”。
  第四种说法是,明代万历年间,四川酉阳、秀山一带的士家族人奉命出征,班师回朝的日子也正好是汉人过年的前一天。为了纪念这个日子,遂提前一天“过赶年”。  
  从以上四种不同的说法中,第一种说法最为可信。在张家界永定区,无论是史志还是覃氏族谱里,都记载了土司覃尧之带领土家壮士抗击倭寇的历史事实。至于永定区土家族人“过赶年”时间上的差别,是根据当时本地土家壮士不同的出发时间而确定的,即覃尧之带领土家壮士从罗水出发时间是在午夜,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便把“过赶年”时间定为午夜;覃尧之的部队步行到沙堤、合作桥一带,这里的土家壮士随队伍出发时已经黎明了,后人就把“过赶年”时间定为黎明。
  土家族人“过赶年”,不但在时间上有其独特之处,而且年事活动也丰富多彩,持续时间也长。主要内容有“打粑粑”、“做炒米”、“贴门神”、“吃团年饭”、“守岁抢年”等。吃“团年饭”很有讲究,筷子放一大把,寓意来年人丁兴旺。吃白菜,寓意新的一年“百事平安”。吃青菜,寓意事业或者职位“青云直上”。吃鸡爪子,寓意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要当“抓钱手”。吃鱼,则寓意“年年有余”。小孩子碗里的饭盛多了吃不完,长辈不会责怪,反而表示赞许,寓意“有吃有剩”。煮年夜饭也有讲究,一定要煮满满一甑子饭,从过年那天一直吃到正月十五。饭桌上还有一道重要的菜,那便是“合菜”。把肉片、粉丝、海带等煮在一起,就是“合菜”,有“合家团圆”之意;它又有一个别名叫“贺菜”,有祝贺打胜仗之意。在“合菜”的组成物中,粉丝和海带这两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粉丝是本地特产,代表土家族;而海带生长在大海里,代表当年土家壮士杀敌的地方。吃“合菜”,就是为了纪念当年抗击倭寇的土家壮士凯旋归来。
题图:打糍粑,是土家族“过赶年”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