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这些与心灵有关的文字

更新时间:2018-03-19 12:23:27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上午在网上看到人民文学副主编商震主持召开了“诗歌与公共生活论坛”,得知诗界朋友已有共识:“诗歌创作不能疏离社会生活,要回归生活的本质,要接地气,有了地气才有灵气,作品才有生命力。”心中那根沉静多时的弦,仿佛一下被人拨动了,在那个最深的角落,产生了共鸣的回响。下午恰巧接到少丛老弟的电话,嘱我为其将要出版的诗集《诗意旅程》作序,并已发稿到我的邮箱上。整个下午我便伏案于电脑前,通读他的作品。当我读到他的后记时,我便抑制不住激动,想不到他对诗歌的认识及他的诗歌创作观,竟与我产生如此的共鸣。作为一个诗歌创作的实践者,我与他一样对诗歌的现状感到失望,但同样在内心蕴藏着一份希望,想“要让诗意的理想和诗意的生活重返人间”。但我也想告诉他的是:诗歌一直以来都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但文学中的主流地位自唐宋以后早就不是了。在经济快餐时代,文学的所有形式都已势微,不只是诗歌,但只是暂时转型期的反映,繁荣的经济社会必将带来文学的繁荣,也包括诗歌。
  少丛弟的诗观及创作观是传统的,“我热爱诗歌,就是热爱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和语言美。读到好的诗歌,我总是或被诗歌的意境美所陶醉,或被诗歌的韵律所吸引,或被诗歌的语言美所折服。写诗歌,我也是自觉坚守诗歌的三美原则”。他是这么表白也是这么践行的,他的大多数诗作都是遵循着这原则创作的作品,其中佳作不少。如第一辑山水痴情中的“仙女”、“美丽的土家田园”、“魂牵梦绕的武陵源”、“金秋”、“秋游宝峰湖”、“野溪铺之歌”,第二辑红色情怀中的“旗帜导航中国”、“红色桑植”、“电·雷·雨三章”、“贪腐夫妻档”,第三辑凡人哲思中的“割稻”、“月亮”、“心语”、“盼归”,第四辑校园情结中的“蜡炬”、“肉岁的船长”,第五辑笃深情谊中的“再次出发”、“我愿做温馨的草房”、“沙漠驼铃”、“盼人归”、“索溪别”等。他的许多作品,符合传统的创作观,也符合传统的审美观。概括地说,他的作品以艺术的标准来衡量,都是符合以“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的传统创作观和审美观的。但是,中华文化的汉文学发展到今天,已有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更是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如诗歌早已不是唐诗绝句等古体诗歌的形式出现,新自由体诗已占了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同样给中华文学界带来了从形式到内涵观念的冲击和改变。因此,我们传统的诗观和创作观也应随之有所变革,关键是正确处理好坚守和变革的分寸,只有坚持坚守和变革的思想,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谈得上传承,不知少丛弟能否认同我的观点。同样,古体诗歌的表现形式,早就被时代的大诗人毛泽东所倡导变革了。毛泽东的诗,不拘泥于形式,随意境所需而选择表现形式,语言的运用更是挥洒自如,因而成就了时代的大气派诗人。诗是语言的艺术,诗的“革命”也只能是语言的革命,这种革命从改革开放以来也一直没有中断过,从印象到朦胧,从朦胧到晦涩简约,从晦涩简约到会话型,现在会话型的诗体成了诗创作的主体。这和诗人越来越关注日常生活有关,也与诗人更为注重口语的鲜活灵动有关,亦和当下诗坛自由体诗歌成为主体写作方式有关,那就是说诗歌已从歌唱型转为会话型。湖南诗歌也有从抽象晦涩到简约到新乡土诗到如今的口语体诗歌的过程,并在全国形成影响。愿少丛弟在今后的诗歌实践中能够借鉴,形成自己的传承转型。我的老师、诗界前辈韩作荣说得好:诗不再是一种幻想引申了另一种幻想,甚至抛弃了比喻和核心意象,而是过程、行为,述说成为诗的坚实构架。这就是时下诗歌创作的主流趋势,原少丛弟及我市诗作者,也包括我在内,能尽早尽量融入这种主流趋势中去。
  少丛弟在后记中说得好,他的诗是生活中心灵的浪花。这其实与诗界流传的说法是十分吻合的,诗与人的心灵有关,与人的命运有关。湖南诗人谢湘南的打工诗在全国引起关注,取得成功,这与他打工的经历和人生命运是有着极为至关重要的关系的。少丛的诗简约有哲理也有讲究意境的追求,这也与他当过老师做过公务员及他的人生经历和命运有关,他的诗都是些与心灵有关的文字,再现了他诗意的生活思考,充满真情体现实感。当然,他的诗还不是很成熟,相对于灵活跳跃的诗来说,还显得老实,这与他做人的信念是分不开的。他嘱我作序,我就说些读诗的感受,写下这些与心灵感受有关的文字,扯些诗歌的话题,就当是代序吧!至于诗该如何的议题,就作为我们诗兄诗弟一同努力探求的共勉吧!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