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大庸阳戏研究》审读

更新时间:2018-03-19 12:22:16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总体印象:
  张家界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张家界历史文化丛书》的编纂出版,无疑对张家界旅游资源是一个极大的提升。一切自然遗产,如果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撑,只是一些没有灵魂的山水;正是由于湘西的歌舞、湘西的民俗、湘西的传说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使得物质的山水充满了灵性。《张家界历史文化丛书》的出现,将使这种灵性的光辉更为夺目,将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张家界、热爱张家界。
  大庸阳戏有着深邃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社会基础,这是它能够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根源。周志家先生是大庸阳戏的著名演员,后来又从事编导工作,出于对阳戏的热爱,长期以来,广泛收集大庸阳戏的资料,撰写了不少宣传大庸阳戏的好文章,成为了研究大庸阳戏的知名学者。《大庸阳戏研究》的出版,是他长期积累、探索、总结的结晶,值得庆贺。
  《大庸阳戏研究》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阳戏在大庸的起源、发展过程,发掘和征用了不少新的文献资料和近期对傩戏、傩文化的研究成果,较为系统地展示了大庸阳戏的历史面目,使我们对大庸阳戏又有了新的认识。
  戏曲声腔和音乐是鉴别戏曲剧种的主要标识,周志家先生熟悉和了解阳戏音乐,此书从音乐的角度多方面分析了阳戏的形成和发展。这种研究,正是其他研究者所力不从心的地方。周志家先生的贡献首先在此。
  傩戏是阳戏之母,对傩戏与阳戏之间关系的研究,是本书的另一大成果。本书通过对傩祭、傩戏音乐、器乐、唱本、表演形式与阳戏的比较研究,使读者对阳戏的历史面目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天门山,古称壶头山、云梦山、赤松山、玉屏山、崧梁山、梁山(‘梁山亦名天门’——见民国版《辞源》第377页)、桥山,苗语叫召嵩召梁、仁大霸。阳戏《宁哥烤酒》的宁哥,多次强调大庸阳戏就是“俺这儿的阳戏”,由此断定,阳戏的正宫调,实际上就是大庸调、天门调、崧梁调、梁山调、桥山调。特别是阳戏唱腔的尾部拖腔,喻为‘金线吊葫芦’,这对于开门见山的大庸人来说,形容得太绝妙了。高高天门的上方东面是玉壶峰(即壶头山),看上去更像一个装酒的白色玉壶,‘望之苕亭,有似香炉’,相传是仙女麻姑给西王母祝寿敬酒遗留在这里,专供人欣赏的。高洁白亮的玉壶,周围时常云雾缠绕,吐翠吞青,犹如天宫用金线吊着的葫芦。壶、葫同音,壶、葫相像。天门山这种美不胜收、绝妙好看的景观,的确太神奇了。大庸人把好听的阳戏唱腔赞美为金线吊葫芦,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激扬高亢、婉转如莺的金线吊葫芦唱腔,在全国的戏曲中也是少见的,故而被专家誉为‘三湘一绝、五溪奇葩’。这就好比安徽的黄梅戏一样,原来说出自湖北黄梅县,现如今考证,安庆有个黄梅山,黄梅戏的黄梅调就是出自安庆的黄梅山。种种迹象表明,大庸阳戏的正宫调(梁山调)、金线吊葫芦就出自在大庸的天门山(梁山)。印证了那句‘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孕育一方戏’的道理。”这段文字精辟地论证了阳戏的正宫调(梁山调)就出自大庸天门山。
  本书把对阳戏的研究扩展到了它的生存环境和历史背景上来考察,拓展了研究的思路。古戏台的实证,古典籍的援引,草根文化的映衬,使阳戏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开阔的视野;为今后大庸阳戏的研究走出了很好的第一步。
  书稿文字清新,文理通俗,让一般读者也能进入阳戏研究之门;书中附录的文献和剧本,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资料。这本纯学术之作,也能雅俗共赏,值得肯定。
(作者系国家一级编剧、湖南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评审委员会委员)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