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穿越战火硝烟的人性之光

更新时间:2018-03-19 12:27:03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本站编辑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读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寻亲》,我流了好几次泪。很长时间没有被作品如此感动了。所以,在阅读了太多的粗制滥造的作品而对当下长篇小说有些失望后,不禁为之心头一震,久久沉浸在发现一部好作品的喜悦中。作者行云流水的叙述,既柔肠百结、肝肠寸断,又豪迈激越、荡气回肠。
《寻亲》是一部纪实长篇小说。小说中,除了何树林、张士清、朱丹红等几个人物是虚构外,其余十多个人物在生活中都实有其人。这就使小说有了一种根与泥土的贴近感。我知道,写纪实小说的目的,一是为了好看,二是为了规避一些风险,但也容易混淆视听,真假莫辨。好在《寻亲》这部纪实长篇小说,讲的是一个普通家庭的传奇,没有牵扯到太多的、必须经过考证核实的历史大事和人物。这样,作为纪实,有了更多的可读性。作为小说,有了更多的艺术发挥空间。相得益彰。
《寻亲》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了“我”一家三代人大半个世纪的人生传奇。故事从上世纪的三十年代长征写起,一直写到2005年,时空长,跨度大,涵盖广,一个国家的命运、一个红色政党的命运和一个家庭的命运,在这样的时空和跨度里息息相关,血脉相连。1934年,生活在湘西大山深处的“我”奶奶殷成福和爷爷侯昌仟带着一家九口,跟随贺龙长征。长征及长征后的两三年时间,一家九口,牺牲的牺牲,流散的流散,失踪的失踪,回家的回家,充满了凶险和传奇。但是,无论牺牲、流散,还是失踪、回家,这个可亲可敬的红色家族,在为国家命运前赴后继时,始终没有忘记骨肉亲情,始终在寻找那些在战争中失散的亲人。义无反顾。锲而不舍。杜鹃啼血。在漫长的寻亲过程中,一个家族的红色家史被一页页翻开,一个家族的悲欢离合被一幕幕上演,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被一次次重现,一个民族的人性之光和一个国家的民族之魂被一抹抹升华。那些感动的人,那些感动的事,都在我们一次次悲怆的泪水里,浮现出家仇国恨、铁血民魂、生死亲情。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大爱大恨。
这不但是一次又一次骨肉亲情的寻找,也是一次又一次民族精神的寻找。
这不但是一回又一回家族命运的记忆,也是一回又一回国家命运的记忆。
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都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寻找里找到了根,找到了路,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力量。
相信,这部《寻亲》,会让我们所有的人收获感动。
(作者系著名作家,文学批评家,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及第七、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