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区划

慈利县(四)

更新时间:2018-03-19 12:10:52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铁桥村】  位于慈利县零阳镇西部,澧水及慈张公路穿村而过,村辖18个村民小组,450户,1475人。主要姓氏有王、姚、朱、陈,一半为土家族,另一半为汉族。总面积为4500亩,耕地面积1270亩,旱涝保收近700亩,主要物产有水稻、柑桔等,2000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村集体实力较强,有新造粮田200亩;用材林100亩;经济林场2个,面积为30亩;建材厂1个,年产值20万元。

【栗山村】  海拔700米左右,是个有名的落后穷山村。东与南竹村相邻,西与垭井村、东岳观镇的南架村相接,南与桑木溪村交界,北与克西村相连,地势是三峡两沟,地名叫栗山坳。由卢坦坪、林家凸、六斗垭、竹湾、赵家沟、垭井、水井垭、夜沙泉、两岔溪、洗沙坡、赵家台、竹山沟十二个村民小组组成。山上无大树,全是草和薪炭林。地是山坡地,田是天水田。水只春季有,夏季塘见底,溪沟无水流。镇道通学校,村道组路无条件修,村民肩挑背负,省力运货靠驴骡。总面积10600亩,耕地523亩,其中水田280亩,主要物产有玉米、红茹、稻谷、高梁、大豆等,旱涝保收面积为80亩,总产值105万元左右,粮食总产量330吨左右,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710人,男400人,女310人,劳动力400人。全村210户。村民以李、杨、罗姓为主,汉族占75%,少数民族占25%

【桥子峪村(中心村)】  位于零阳镇东部,东邻零溪镇黄连村,西邻白竹水村,北抵民和村,南与零溪镇百寿村交界。由六角、挂耳峪、杨家榜、罗家坪、桥子峪、卢塘坡6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5143亩,耕地面积856亩,旱涝保收面积150亩,森林覆盖率为75%。全村中间一条小溪,有17口山塘,水面为25亩,有效灌溉面积为350亩。主产稻谷、红薯、小麦、玉米等,经济物有柑桔、棉花。村里组组通公路,户户照电灯,50%的户安装了电话。1993年修建了一所学校,占3.2亩,共耗资13万元。主要姓氏有杨、朱、方、李、胡等,一半汉族,一半土家族。全村212户,826人,男419人,女407人,劳动力400人。

【涧溪峪村(幸福村)】  位于零阳镇西部,东邻枫岗村,西邻团溪村,南抵铁桥村,北与亮垭、陈溪峪村接壤。由自力、龙虎、红旗、中心、和平、马字溪、三湾、双溪、和平I山、青湾、金竹湾、杨家榜12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3566亩,耕地面积886亩,旱涝保收面积138亩。全村为一大峡谷,境内有一条小溪,发源于金竹湾,能灌溉溪流两岸80亩农田。解放后,修山塘8口,水面近7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油菜、黄豆、蜜桔、椪柑、脐橙等。村内交通较方便,除三个半山上的组以外,其他9个组都通了公路,有线电视、程控电话陆续进入农家。村内学生均在铁桥村小学就读。主要姓氏有尹、陈、李、王、何、向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183户,607人,男312人,女295人,劳动力335人,1990年总收入28万元,人均460元。

【桑木溪村】  该村位于零阳镇北部道人山下,东邻金龙、南竹,南邻七相坪、南洋,西邻长见,北邻栗山,全村由17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6000亩,耕地1205亩,旱涝保收面积800亩。森林覆盖率25%。全村低山环境,山坡田多。70年代,境内修建水库两座,灌溉沟渠1500米,后来又建成小型渠道3000米,加上两条小溪,解决了除141516三个地势较高组的800亩农田灌溉问题。主要物产有稻谷、棉花、小麦、玉米、油菜、柑桔、红薯、大豆、花生等。2000年粮食总产量500吨。境内17个村民小组,基本上组组通了简易公路。全村户户照上电灯。大部分村民以饮井水为主,部分农户用上了自来水。本村小学占地面积5亩,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有教室6间。主要姓氏有戴、吴、阳、卓、王、龙、向、季等,村民大部分是土家族,全村430户,1385人,男683人,女702人,劳动力750人。2000年总收入176万元,人均1270元。

【银田村】  位于零阳镇西北部,东邻永安村,南抵澧水河,西邻张家界银田公司,北邻枫阳村。总面积70亩,耕地面积25亩,山地15亩,以种植蔬菜为主。全村地处县城西郊,1801线公路贯穿本村,地理位置比较好。村民中有大专生5人,中专生10人,高中生25人。主要姓氏有粟,杨、卓、许、陈、戴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181户,39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2253人,全村靠打工为主.2000年总收入50万元,人均1260元。

【琵琶村】  位于慈利县城郊区,四面环水,西起城关电站大桥头,河对面东邻龙峰村,南邻朝王塔居委会,西邻太坪居委会,北邻金台居委会。由13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1152亩,耕地面积1102亩。全村地势平坦,交通发达,村主道1640米水泥路,支道通达各组和集中户。村民以种植柑桔、棉花为主。2000年人均纯收入1133元。村广播、电话覆盖率80%.照明、加工普及,村民基本饮用地下水。村小学,校园占地5.5亩,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师资雄厚,生源充足。主要姓氏有戴、郭、李、刘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537户,1922人,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280万元。

【零溪村】  位于零阳镇东北方向,东邻笔架村,西邻双安,南邻石板村,北邻龙峰村,全村有1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6840亩,耕地面积2481亩,旱地2040亩。全村半山坡,半平地。主要物产有稻谷、棉花、玉米、花生、油菜、柑桔。全村100%农户通电,80%农户通路,50%农户有水井。村小学,校园面积4亩,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有6间教室。主要姓氏有董、朱、李、赵、王、杨、胡。全村418户.1431人。

【墨砚村】  位于零阳镇西部,北邻团坡村,南抵岩泊渡双溪村,西与高峰中心村交界,东邻团溪村,有10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614亩,旱地258亩,水田356亩。村内自然环境恶劣,由几山一峡谷组成。主要是天水田、天水地,经济收入低。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油菜、小麦、柑桔。全村90%农户通电,60%农户通路.60%农户用水困难。1997年,由市检察院捐资修建学校,总面积3.5亩,教室4间,建筑面积160平方米。主要姓氏有朱、张、钟、向。全村511人。年产值45万元。

【甑山村】  位于零阳镇西北部,东邻太坪村,西邻枫旭村,北抵天星村,南抵永安村。由甑山、沙坪、白粟、陈家沟4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1230亩,森林面积270亩,旱涝保收面积55亩。森林覆盖率65%。全村山坡地多,初级社和高级社修了5口山塘,有水田17亩,灌溉面积55亩。粮食总产量1万公斤。村里交通条件较好,1996年修通简易公路2.5公里,基本达到组组通公路。2000年成为电话村。全村农户100%照明。人畜饮水到户。主要姓氏有沈、杨、熊、黄、戴、邢等,村民大部分是汉族,全村有95户.343人,男170人,女173人,劳动力228人。2000年总收入41.2万元,人均纯收入1200元。

【广福桥镇】  广福桥镇,因桃子溪市场石碑上的“广种福田”之谓和后建桥于溪上而得名。位于慈利县东北角,东与石门县相连,南与挑源县接壤,西北与苗市、零溪、零阳镇毗邻,属两市(张家界市、常德市)三县(慈利、石门、桃源)交界地,号称南武当的五雷山盘踞在本镇西南方。镇政府距慈利县城41公里、石门县城15公里。总面积97.68平方公里,林地112005亩,耕地面积16151亩,其中水田9322亩,旱地6829亩。辖1个居委会14个行政村,166个村(居)民小组.3900户,14160人,土家族人口417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8人。该镇是湘鄂西革命老根据地的组成部分。民国末年属广林乡,1956年改为广福桥乡,1984年改为广福桥镇。全镇有6个村、1个居委会属地势平坦的丘陵平区,8个村属崇山连绵的山区。境内交通方便,有公路通县城、石门和青峰煤矿,机耕路通13个村。有11个村通程控电话,已装机近900户,有线电视用户达1300余户。有小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3座,山塘620口,可蓄水300万立方米。农业主产水稻、棉花、油菜、柑桔、玉米、烤烟。柑桔年产量最高达500吨以上。林业主产杜仲、厚朴、黄柏、楠竹。工业主产原煤、红砖、硅酸石。

【广福居委会】  东邻乌龙岗村,南邻狮岩村,西与三王村、建设村交界,北与官见村接壤。全居共有18个居民小组,总面积14847亩,耕地面积1534亩,旱涝保收面积1100亩,森林面积10300亩。地处七湾溪水库下游,是广福桥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交通四通八达,有线电视、程控电话网络纵横交错,遍布全居,环境条件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60年代末70年代建有小(一)型水库一座和小(二)型水库一座,修水渠2公里,能灌溉1100亩农田。主要物产有稻谷、柑桔、煤炭、杜仲、油菜等。1997年自筹资金20多万元建立了一个自来水供水站,埋设引水管道8公里,将自来水供到镇直各部门及邻近的6个村,使广大居民和附近群众都吃上了自来水。镇中学和中心完小均设在居委会范围之内,学校环境优美,教学楼、办公楼、图书室、实验室一应俱全,适龄儿童均能入学就读。主要姓氏有张、曾、潘、唐等,居民80%为汉族,全居498户,1689人,男856人,女833人,劳动力939人。1999年总收入520万元,人均纯收入1300元。

【三王村】  位于广福桥镇东南部,地处石门、慈利、桃源3县交界之处,东与石门县白洋湖镇的两河村接壤,南与老棚树毗邻,南与道教圣地五雷山相抵,北与大坪村相近,辖白洋角、胡家桥、陈家峪、云岩官、满天星、三元官、王家庄、一天门、虾马口、热家峪10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23078亩,山林面积1900余亩,水稻面积因98年“7.23”洪水冲毁,由原来的450亩减少到368亩,旱涝保收面积300亩,全村森林覆盖率40%。全村地处偏僻,距政府所在地约20公里,境内地形狭长,从1组至10组长达10公里。属典型的边远特困村,地势由东向西北方向倾斜,平均海拔900米,境内有一条主溪,发源于五雷山脉,长年四季有源源不断的清澈泉水,能灌溉溪流两岸的农田。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菜、红薯,2000年全村粮食总产140吨,人均纯收入仅400元,全村人民群众的温饱至今尚未解决。全村特别贫困,迄今为止,全村没有公路,更没有电话、有线电视和各项现代生活设施,全村无一户用上自来水,截止1998年,全村群众省吃俭用,砸锅卖铁,用树杆当电杆通了电,全村经济处于负增长状态,现仍有15户村民,由于出不起电费,尚未照电。村办小学还是七十年代初期修建的,占地面积2亩,至今未进行维修,教学条件非常恶劣,设备非常简陋陈旧,成为该镇条件最差的一所学校。主要姓氏有刘、谢、徐、舒、王、李等,村民大多数为土家族,全村有221户,790人,男420人,女370人,劳动力380人,2000年总收入276500元,人均350元。

【三丝村】  位于广福桥镇东北部,东邻桃溪村,北抵辛艮村与苗市龙阳村交界,西与桃树村、建设村接壤,南邻官见村,由罗康、虾蟆泉、双泉、丰合、胡家岗、中坪、禁龙、来龙、栗龙、巅子堰、荷花堰、屈家嘴、雍家堰、潭溪、麒麟桥、苗儿泉、活人湾、徐家峪、杜家沟、合家峪20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14493亩,耕地面积2515亩,旱涝保收面积400亩,全村森林覆盖率25%。全村地形较为复杂,三面环山,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境内有一条小溪,发源于建设村境内,途径境内罗泉组三丝、中坪、苗儿泉、麒麟桥,进入桃溪村境内。1968年村民自发在靠北山边和靠南山边修了两条排水渠,历年来无水灾现象。同年在境内修建了三口堰塘,有30亩水面,现有效灌溉面积600亩,旱灾较多。主要产物有稻谷、玉米、油菜、柑桔、棉花等,地下矿产有煤、石灰石。村内有一条2公里长的县道在境东头穿过,还有两条简易公路通往各组。1978年村自筹资金6万元架电,全村农户照上了电灯,村民有自办电力加工厂4处。村小学住房和教室条件较差,但外观环境优美,校园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70%。,占地1910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81平方米,1996年国家投资打了1口水井,饮水条件好。村内主要姓氏有朱、胡、熊、黎、程、辛、肖、谭,雍、唐、杜、徐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579户,2150人。其中男1105人,女1045人,劳动力410人。1999年总收入279.5万元,人均1300元。

【双云村】  位于广福桥镇东南部,东南与石门县两河村交界,西与三王村、太坪村接壤,北抵井岗村,东北角与亮狮村相连。由朱家山、墨砚岩、杨禾场、杨家台、界址岩5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6711多亩,耕地面积395亩,旱涝保收面积190亩。全村地形较为复杂,境内一条小溪源于东部深山中,能灌溉两岸100多亩农田,有220口堰塘,全部在朱家山组。山林面积4500亩,森林覆盖率为75%。村内基本能通车,公路南北贯通。1983年自筹资金接上石门电线。部分村民埋管引水,用上了自来水。村内有小学,校园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420平方米,有2间教室。村内主要姓氏有杨、熊、曾、晏、祝、佘、董。村民部分为土家族,全村有105户.393人,男193人,女200人,劳力220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49万元,人均1248元,粮食总产量64吨,人均323公斤。

【太坪村】  位于广福桥镇西部,座落在五雷山脉,海拔660米,东邻井岗村,西邻三王村,市抵双云村,北与广福居委会交界。由佘家巷、蒋家溶、大溶三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6630亩,耕地面积328亩,旱涝保收面积50亩,森林覆盖率为20%。全村系海拔较高的山区,地形复杂,从大溶组到佘家巷组海拔差220米,有千年古松8棵,硅石资源丰富,专家考察为优质硅石资源,有开发价值。从初级至今修大小山塘30余口,有6亩水面,灌溉面积为60亩,大部分农田靠雨水灌溉。全村主要物产有稻谷、红薯、油菜、烤烟等。1999年全村粮食总产量52吨。烤烟是全村主要经济作物,年种植在120亩左右。优质金堂黑山羊发展较快,已成为当地有名的养羊基地。1997年至1999年在县扶贫工作组的支持下,修建主体公路3公里,但全村主要贯穿埯12公里,绝大部分地方还未通公路,且小路曲折。全村都用上了电,人畜饮水条件差。村内主要姓氏有佘、董、王、曾、兰、张、杨等。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65户,男98人,女99人,劳动力103人。1999年总收入18万元,人均850元。

【井岗村】  位于广福桥镇的西南部,东邻亮狮村,西邻大坪村,北与广福居委会交界,南与双云村相邻。由兰家嘴、岗家垭、八里坡、唐家院、张家桥、胡儿垭、毛腊井7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18000亩,耕地面积600亩,旱涝保收面积230亩。全村属于丘陵地区,地形呈长方形,地势落差较为突出,村民居住分散。除唐家院、张家桥,其余5个村民小组主要靠山塘蓄水灌溉。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油菜、柑桔、杜仲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169吨。乡村公路从其境内贯通南北,各村民小组基本上都已通路。解决了村民的照明问题。部分村民埋设管道引水,用上了自来水。村小学校园面积4亩,建筑面积410平方米。主要姓氏有张、唐、董、兰、吴、三等。村民大多为汉族。全村160户,574人,男286人,女288人,劳动力362人。1999年总收入70万元,人均874元。

【乌龙岗村】  位于广福桥镇东部,东与石门官渡交界,南邻狮岩村,西邻广福居委会,北抵官见村和桃溪村。由国家堰、马龙岗、鹤子岗、乌龙岗、双合、白洋岗6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3305亩,耕地面积1276亩,旱涝保收面积350亩。全村地形由马龙岗、鹤子岗、白洋岗环绕四周,乌龙岗贯穿全村中脉,形成四岗三大溶,地势西高东低。本村是个靠山塘吃饭的村,全村有大小山塘88口,有230亩水面,灌溉面积600亩。主要物产有碰柑、稻谷、棉花、油菜、红薯等,其中柑桔是本村的拳头产品,1999年产量近2万担,产值近50万元。村内有三条简易公路通到各组。1978年村架高压线,建了一个变电室,户户通了电。全村各户自筹资金埋设管道,用上了自来水。村内主要姓氏有张、曾、阎、堰、贺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243户,856人,其中男440人,女416人,劳动力516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1977万元,人均2300元。

【老棚村】  位于广福桥镇西南部,东南与桃源县热市镇接壤,西抵五雷山,北邻三王村和石门县的两河村。辖亮垭、双桥、兴龙、陈家湾、秀油湾、马栏溶、凤星、则树弯、谢家嘴、柳龙、岩石溶、围家台、象鼻嘴、冠头弯1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6885亩,耕地面积380亩,旱涝保收面积100亩,全村森林覆盖率为75%。全村地处偏僻,是广福桥镇最大的林业村之一,山林总面积12000亩,其中楠竹总面积有6000多亩,是慈利县楠竹品质最优、数量最多的村,山竹面积8000多亩,全村的主要经济收入就是依靠山竹和楠竹的加工,1999年通过多方集资4万余元,全村的林业收入达30多万元。1999年修建了村小学,校园总面积为3亩。境内仅有一条较宽的人行道,2000年定为市级扶贫村后,正在大力修建村公路。全村的人均耕地面积少、底子差、单产量低,人均每年仅能产粮150公斤,村里有90%的农户用上了电,主要姓氏有谢、钟、蔡、陈、李等,村民大多为土家族。全村203户,813人,男443人,女370人,劳动力350人。1999年总收入66.4万元,人均828元,1999粮食总产量107吨,人均125公斤。

【辛银村】  位于广福桥镇东北大门之要道,东与石门县夹山镇东泉水库交界,南与桃源村相连,西与三丝村银泉水库相邻,北与五雷山脉龙阳村相处。由木匠湾、辛家峪、李老屋、雍家台、熊家台、杨家岗、跳土坡、王家溶、黄老屋、肖纸棚、唐家溶、唐宋词堂、熊家湾13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6079亩,其中耕地面积1900亩,旱涝保收面积340亩。全村地形复杂,九湾十八塝,横穿两条公路,通往常德等地,有大小山塘94口。七十年代初,修建了1500米提灌渠道,有效灌溉800亩农田。全村经济林面积450亩,有杜仲、黄柏、油菜、柑桔,主产粮食、棉花、油莱。1990年集资42000元修建了面积为480平方米的两层教学楼。主要姓氏有辛、雍、熊、唐、王、莫、肖,大多数为土家族,全村共有318户.1172人,男592人,女580人,劳动力610人。1999年粮食总产量550吨,人均415公斤,总收入130万元,人均1120元。

【建设村】  位于五雷山下,镇办煤矿之上,东邻官见村、广福居委会,南邻三王村,西与零阳镇交界,北与三丝村、桃树村接壤。由对马峪、天星堰、徐毛屋、徐家溶、徐家凸、覃家垭、焦家山、魏家山、浸水塔、梅家岗、七湾溪14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为17173亩,耕地面积有1270亩,森林覆盖率为65%。全村地形复杂,三沟绕五凸,居住分散,田少地多,严重缺水,仍有50%的村民吃堰塘水。境内地下资源丰富,通过引进外资开办煤矿,解决了村民照明,修通了公路。主要种植作物是杜仲,全村杜仲面积达1000余亩,农作物主要产品有玉米、稻谷、红薯、油菜。1990年,台胞捐资1100元改建了村小学,校园占地面积10亩,其中学农基地5亩,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全村200户,730人,劳动力421人。主要姓氏有徐、焦、梅、彭、唐等。村民90%为汉族。1994年全村总收入474万元,人均649元。

【官见村】  位于广福桥镇中部,东邻桃溪村,西邻广福居委会,北抵三丝村,南与乌龙岗村交界,由曹家河、石板桥、孟家巷、牛鼻堰、赵家迪、刘家垣、双泉涧、打靶场、官兵塔、桥头10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5183亩,耕地面积1312亩,旱涝保收面积100亩。全村地处广福桥坪区中间位置,共有8口堰塘,面积20亩,灌溉面积200亩,1974年修建了樊家溶(一))水库,可库存10万立方水,解决了全村大部分灌溉问题。主要物产有柑桔、稻谷、玉米、棉花、红薯、油菜、花生、杜仲等,1999年粮食产量2260吨。基本实现了组组通公路,户户通电照明,有80%农户已安装有线电视,有40%的农户装上了程控电话,有90%的农户饮用自来水。1966年村创办了一园艺场,总面积150余亩,现有柑桔树7000余株,接着建立了村杉林场,1994年投资4万余元创办了村杜仲林场120亩,栽种杜仲2万余株,且同年创办了村二园艺场,栽种早熟柑桔4000余株。村小学校园面积60亩,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有教室8间。村内主要姓氏有曹、张、王、孟、谭、赵、杨、刘、梅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有274户,1005人,男550人,女455人,劳动力618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110. 55万元,人均1100元。

【亮狮村】  位于广福桥镇东南部,东邻石门县的刘家山村,南邻石门县的两河村,西抵本镇的双云村,北抵石门县的青玄山村。由罗家坡、鲁家井、两溪河、八方碾、枫树岗、栗树、亮垭台、刘家山、登树岩九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为4420亩,耕地面积673亩,旱涝保收50亩,森林覆盖率为32%。本村离镇15华里,呈长方梯形,由北向南倾斜,最高海拔为288米,全村共有83口山塘,灌溉50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柑桔等。有长达10华里的简易公路,基本组组通公路,各组农户捐工捐资,架设民用电,有190多户用上了电。村小学,校园占地10亩,建筑面积为320平方米。主要姓氏有刘、杨、赵、董、李、王、谭、郑、张等。大多数为汉族,土家族200余人。全村共640人.197户,男328人,女312人。1999年总收入60万元,人均937元,粮食总产量243吨,人均380公斤。

【狮岩村】  位于广福桥镇东部,东邻石门县夹山镇,南与井岗村接壤,西与广福居委会相邻,北抵乌龙岗村,由曾家湾、岩槽门、虎星山、张学阶、王家桥、龙香、观音庵、卢家桥、东红、中评、石慈岗11个村民小组组成。耕地面积943亩,森林覆盖率20%。全村地理环境上下一条线,中间高,二面低,由西向东倾斜;境内有两条小溪,分别发源于井岗村和广福居委会,有一座骨干塘及一座小(一)型水库,下雨蓄水用于全村的农田灌溉。全村境内煤炭资源较丰富,有开采价值,主要物产有稻谷、棉花、玉米、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和以柑桔为主的经济作物。有一条乡村公路从中间贯通,尚有两个组未通路,从1998年开始,已解决50%的农户生活用水困难。还有一半的农户饮水困难未能解决,全村11个组都用上了电。村小学,校园面积近4亩,建筑面积550平方米,共有5间教室。村内姓氏有张、李、曾、杨、徐、刘、赵、唐等,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201户,共703人,男362人,女341人,劳动力372人。1999年总收入57.2万元,人均810元。

【桃树村】  位于广福桥镇西北部,东抵三丝村,南抵建设村。由鹅毛凹、袁家垭、袁家坡、烧箕湾、康家垭、高家垭、水井坪、桃树堰、牛栏坪、潘家岗、张家湾、木鱼凸、金家沟、康家湾14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为14092亩,耕地面积996亩,旱涝保收面积300亩。全村地处偏僻,地形呈长形,水井坪与其他组隔着一道峡谷。平均海拔约800米,仅靠60多处水面近80亩的山塘来灌溉和人畜饮用,水田无法保收。全村在70年代是有名的林业村,有万亩群山之称。由于在1984年为了架通全村的照明电,砍伐了一大批树木;加上几次火灾,将原有覆盖率为83%的育林地减少到现在的覆盖率35%。因村级供电变压器功率较小,两头的几个组还是用外镇的电。1998年各方筹资3万元修建和整修村小学,校园占地面积2亩,建筑面积530平方米。主要姓氏有袁、康、杜、张、高、潘、胡等,大多为汉族,全村215户,721人,男374人,女347人,劳动力412人。1999年总收入为39万元,人均526元。1999年粮食总产量200吨,人均270公斤。

【桃溪村】  位于广福桥镇东部,东北和东南方与石门县相邻,西南抵乌龙岗村,西界官见村,北与辛银、三丝村相接,由张家湾、中溪河、西来、还湾,野派、张家台、住楼、桃子溪、麒麟桥、陈家桥、钱家湾、陈家嘴12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2500亩,耕地面积1650亩,旱涝保收900亩。全村地形复杂,由一条自西向东贯穿始终的桃红河与一条官渡镇通往石门县城的公路相交,把桃溪村分成相对均匀的四个小区,北部与西南部由小山包围,平田较多。1966年,桃溪村民集工捐资修了西泉堰,解决了500亩的灌溉问题,其他部分水田由银泉水库的水来灌溉,主要物产有稻谷、棉花、油菜、红薯、柑桔、小麦,1999年全村粮食总产量415吨,棉花总产量250吨。村内除一条从官渡伸往石门县的主要公路外,简易公路通到80%的农户,全村每户都照上了电灯,部分村民埋设管道引水,用上了自来水。村内有自建村小学,校园面积5亩,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有8间教室。主要姓氏有张、钱、陈、王、朱、鄢等,多数村民为土家族,全村317户,1210人,男640人,女570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15.1万元,人均1250元。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上一篇:慈利县(三)
下一篇:慈利县(五)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