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经济

传统生产

更新时间:2018-03-19 12:12:04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二)传统生产 
【犁】农民至今仍然普遍使用的一种传统农具。铁木结构,由犁辕、犁底、犁箭、犁口组成, 
犁身通常较短,两面翻土,适用于山区及丘陵地区翻田翻土之用。一般用畜力(耕牛)牵引,只 
须将耕牛用绳索与犁身相连接,人手扶犁柄,即可翻土。大庸(现张家界市)平原区所用的犁, 
犁身较长,单面翻土;与平原相同。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推广过新式步犁和“双轮双铧犁”3500 
多部,因为笨重,不宜山区耕作而报废。境内迄今仍多用传统的畜力犁。 
【耙】是农民至今仍然普遍使用的一种传统的耕作工具。通常有三种,一是铁耙。耙齿,耙架 
全为铁制,通常宽1.3米,方钉齿13个。二是铁木结构耙。其耙架系木,耙齿为铁制,耙宽为1.3 
米,方钉齿也为13个。三是木耙。多用于水田,其耙齿、耙架全部为木制,耙宽为2米,耙齿15 
个。耙的作用是将用犁翻过的土壤粉碎、耙平,同时也具有清除杂草、疏松土壤的作用。耙多用 
于稻田。 
【锄】农村至今仍然普遍使用的一种传统耕作工具。锄的广泛使用,一方面表明,湘西目前农 
业的实际生产力水平还普遍低下,另一方面锄的存在又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锄有三种,一 
是挖锄,宽约8厘米,柄长100厘米,重约1公斤,主要用于翻土开荒;二是铲锄,宽约14厘米~ 
16厘米,柄较长,重约0.5公斤,一般用于锄草、铲田埂、中耕;三是小锄,主要用于栽种蔬莱 
,宽约3厘米~4厘米,重约0.3公斤。 
【碓】生活习俗中的一种普遍使用的木石器具,主要用来舂米。其结构为:(1)碓嘴,为铁铸 
制,套棒安于碓杆上即舂头。(2)碓杆,为一粗大木头制成,长约2米,头部安华嘴,尾部扁平, 
供踏踩之用。(3)碓翅,距尾端0.6米许。(4)碓叉,为厚石片制成,分插于地面,顶部成凹槽状 
,便于安放碓翅。(5)石臼,大型立方体,中空为近似于倒圆锥形,用于盛放谷物。臼与地面平 
,使用时,人用力踏碓,使碓嘴高翘,借其碓杆自身重量和下落的加速度,以撞击石臼中的谷物 
。多用于舂米或其它物品。《广雅》;“滴,碓也。”《方言》亦载;“碓梢,谓之碓机。”桓 
谭《新论》:“杆臼之制,后世加巧,因借身重以践碓,其得十倍。” 
【扮桶】农村自古沿用至今的一种收获水稻的农具。通常为正方形,用木材制成,手握稻束于 
桶壁摔打,可四个方向脱粒。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人力打谷机,60年代扮桶逐渐减少。到 
70年代基本不用扮桶脱粒。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扮桶又陆续出现在田间。到1988 
年有95%的农户重新使用扮桶;同年桑植县用扮桶脱粒的占40%-50%。该县廖家村区4个乡用扮桶 
的占85%,廖家村妖溪等3个村全部用扮桶脱粒,其他偏僻的山区亦有部分农户用扮桶。 
【戽盆】农村传统的灌溉工具。有的地方称戽斗,形如水瓢,竹制品。盆口边栓上四根综绳, 
绳索长短依提水高度而定。操作时,两人用手各执两根绳索,对站于水源两旁,着力一致,一舀 
一送,一盆一盆地将低处的水往所需要的高处舀送。是农户常备抗旱工具。 
【打杵】土家族地区长途运载过程中的一种支撑重物的工具。其形成“丁”字状,长约1米, 
其横梁约长26厘米,顶部扁平,一般用杉木或其它泡木制成,亦有选呈丁字形树枝作成的。打杵 
随身携带方便,既可作拐杖,又可作歇息时的支撑架,背负重物时夹于腋下,休息时,将打杵立 
于地,背篓搁其上即可。 
【千担】土家族地区生产劳动中的一种运载工具。其功能类似于扁担,但却比扁担用途更广。 
其形状为圆形木棒,形体光滑(多为杉木棒),长约2米余,直径约9厘米许,一端削尖,用以穿 
插物件,一端用刀刻有深痕,痕迹处系一粗绳(也有两端都削尖的),绳分两端,合系于其腰部 
,即成为背带。山里人用其挑柴草,或挑稻草麦秸。因稻草麦秸体积庞大而轻,用干担分插于两 
端,可运得更多。若山路狭窄,千担不便换肩,则又可以以粗绳为背带,将柴草一捆捆穿起来背 
负,亦十分简便。又,旧时千担还是土家人防身练武的器械,故十分受土家小伙子们的喜爱。 
【背桶】土家族地区一种木制的运水工具。其形扁圆,杉木板制就,高约1.3米,上大下小, 
桶身每隔尺许箍有竹篾或铁丝,其有轮箍四到五轮,其腰和底部系有背带二条,宽寸余,多为棕 
丝或麻线编就。内外皆用桐油漆过三次,不渗水。专用于日常取水或运肥,取水者名“水背桶” 
,运肥者名“粪背桶”,形制相同。 
【石磨】由两片圆形石块组成。上厚下薄。其结合面均开凿八方之阴阳齿,下其船较大,长约 
6米,宽约2米,多无船篷和船舱,为枫木或其它耐潮湿之木料制作。主要用于运送河两岸的过往 
客人。平时无洪水季节,船上无艄公,只在河之两岸码头边立一石桩或铁桩。旧时系一分蔑缆绳 
,渡船头尾各立一根木桩,用竹圈将桩与缆绳相连,以免水将船冲走。过渡时,人在船上用力拉 
扯缆绳,船只即随水滑行。又船两端有环,环上多系草绳,草绳亦挂于缆绳上,若船在彼岸,只 
需拉动草绳,其船便会被拉过来,十分方便。若洪水暴涨,则需艄工摆渡,但旧时不收船钱。 
【竹笠】用竹篾编织而成,双层,中间夹油毛皮衣者称为“顶篷”,中间夹草叶者,称为“叶 
壳”,顶圆形,其直径大约1米,用于农耕生产中遮雨。还有一种,则用细竹篾编制,其形为圆 
锥形,笠内有竹编或藤编的帽圈,以便头戴,双层竹篾中夹以棕丝,称“棕丝顶篷”,用于遮阳 
,为出门旅行或上街赶集时的头饰。 
【蓑衣】一种传统的农耕雨具,为棕片缝织而成。长约1米,呈展翅燕形,背宽约0.4米,无领 
、袖,于两翅与腰处各用一细小棕绳系之,以便披于背上。蓑衣不仅用于防雨,更在于背负重物 
时作垫背,以减少背笼与衣服的摩擦,同时可保护背脊不受损伤。 
【潦箕】厨房用具,主要流行于龙山、永顺、保靖等县。近似椭圆形半瓢状,内空,用竹篾破 
成细条状,以较窄的竹片为骨,精心编织而成。其功用在于蒸甑子饭时,待米煮至半熟之际,将 
米从锅中捞出,用潦箕盛好,以沥干水滴。旧时每逢重大节日,潦箕便成为土家人不可或缺的用 
具。 
【擂钵】一种用以捣碎物体的小型石器。其由两部分构成:一为擂钵,为青石(石灰岩),中 
空,整体如碗状,即小型的石臼;一为擂锤,为圆柱状石头,底部成半球形。使用时,将需要捣 
碎之物置于钵中,手持擂锤。用力捣击即成。 
【搬架】又称柴马架、羊角马架,一种古老的运载工具。先选两根叉角相似的硬木树枝,用刀 
削光滑,再用铁丝或分篾将两根树叉捆牢,使分枝长约0.6米,两叉中部(即分枝处)横架长约 
0.3米的硬木。削扁作轴,系于分枝处。它相当于扁担的功能,两根树叉的长约0.6米,再放至火 
炕上炕干,定型,即可使用。用其载物时,只需将物放于两叉之上,层层堆好,负者以叉之轴作 
扁担,以肩扛之,以一手扶胸前之叉柄,以防货物晃动。休息时,两根叉柄拄地即可,继续运载 
时,因叉柄撑起了一定的高度,便十分省力。搬架结构简单,制作便利,且坚实耐用,轻便省力 
,成为土家人山地运载的常用工具。 
【旱碾】一种用于碾稻谷成米的木石器具,因其动力主要依赖人畜之力,故名之。缺水的山寨 
,多用之。其结构为;(1)碾盘,为一大型石轮,边沿较中间为薄,中心有圆形石孔,以穿碾臂 
。石轮直径为1米余,可以灵活滚动。(2)碾臂,用粗大的木头制成。一端连于碾轴上,一端连于 
石轮。(3)碾轴,旧时用粗大木头制就,其下部安于大型木座上,可灵活转动。(4)碾槽,用石制 
成,先用若干条形青石,中部凿成梯形石槽,上宽下窄,再将其组成一个环形,其直径约3米。 
(5)碾座,为两层,上层安置碾槽、碾盘等,下层安置碾轴。使用时,用牛拉动碾臂,作圆周运 
动,带动碾盘沿碾槽周而复始的滚动,槽内放入需碾物,即可。 
【水打伞】利用水力作为动力用来提水或加工农副产品的传统机械装置。选择水量较大、水头 
低之处修建。砌一拱,拱上装碾槽,拱内装一个与将军柱相连的伞状承水装置(直径一般 
为2米~2.5米);并浸入拱中,拱开两口,根据水流向而定,即为开水闸和排水门。使用时 
,将水门抽开一定程度,使水力以旋涡流势冲准伞状承水装置之舱,受水势冲力,则伞鼓旋转, 
带动碾滚加工各种农副产品。解放前,水打伞在溪河随处可见。尔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水轮 
泵、水轮机相继兴起,水打伞逐渐淘汰。至1988年边远山区仅有部分农户使用。 
【水打鼓】山区用水力作动力的传统加工工具。在水流落差3米~4.5米处砌渠蓄水,坝下筑拱 
一个,口向外,留下眼门,砌一外坎,将大木鼓(直径一般为2米3米)横穿一木轴,嵌入马 
拱桥内,木鼓周围装32至48块瓦形木叶片;轴一端装木齿与碾槽中心将军柱木齿相咬合,将军柱 
上端再斜伸一力木,与石滚相连。开碾时,打开水门,利用水力落差,冲动木鼓,拨动木齿,随 
即石滚旋转,倒入谷物或油籽,日碾量800多公斤。20世纪50年代以来,逐步装置水轮泵、水轮 
机,除加工、提水外,还用于发电。 
【龙骨车】亦称龙骨水车。山区传统的农用灌溉工具。全木结构。由龙骨、车叶、尾轮、车筒、
车架五部分组成,主体是一木制的长 槽,槽中架一块与糟宽相等的行道板,槽上端装一大轮轴,
下端装一小轮轴,一条由若干龙骨板 叶连接而成的长链环绕在行道板的上下面,龙骨叶的长链
环在槽的上端绕过大轮轴,下端绕过小 轮轴,大轮轴安放在岸上;小轮轴安放在水中,大轮轴
装上拐木或手柄,人脚踏拐木(或手摇木 柄)旋转,带动龙骨板叶和下端小轮轴,即可把低处
的水通过行道板水槽提到高处而达到低水高 灌的目的。龙骨车有手摇与脚踏两种。进行提水作
业时,一般为2人至4人操作。新中国成立前, 凡稻田面积多,水源条件较差的地方,农户一般
都有备用。到了60年代末,随着各种动力抽水机 械的广泛使用,龙骨水车大部分被淘汰,少数
偏远山区仍有使用。
【吸水筒】吸水筒是农民专用的一种人力灌溉、提水工具。新中国成立前在农村广泛存在。吸 
水筒用楠竹制成,筒长据吸程而定,筒径以大为好,筒内穿通,内筒一端安一木制活门,另做一 
个以布片捆扎的木制活塞与手柄拉杆相接,在吸水时,将装有活门的一端淹没于水中,人的双手 
紧握上手柄,用力反复一拉一推,使低处的水通过活塞不停地上下运动而水不断地被吸往高处灌 
田。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提灌机械的大力发展,原来的绝大部分竹吸水筒已被钢管所代替。 
桑植斧头】又称桑植月斧,也有称作“三斤半”的。有两百多年生产和销售的历史。畅销川 
、鄂、黔、桂等省及省内各地。相传清代康熙末年,桑植铁匠朱子远首创该斧,从此,师徒传授 
,从无间断。传到嘉庆年间的鲁铁匠手里,制作技术有所改进,斧头上镌有“鲁义咸”牌名。到 
清代末年至民国年间,桑植蔡家峪铁匠张作元制作的斧头,质量极好,他将手艺传给儿子张球仁 
,从此产量和销售都扩大了。张家铁匠所产的斧头,先后采用“张义咸”,“张千和”为牌名。 
解放后,其后人张虎祥参加了手工业社,1958年转到机械厂,仍从事斧头生产。从1956年至1981 
年,桑植斧头产量达152,000多件,产量最高的1980年达1.5万多件。其中以镌有“张千和”牌 
号的为传统精品。 
【秧宗】白语“戛紫”,意为在一起栽秧。白族地区的一种农耕生产习俗。白族村寨子栽秧季 
节以村为单位,自愿组成“秧宗”,以相互帮工。每个秧宗均推举一人为“秧官”,负责组织本 
秧宗各户栽秧事宜。下田时,大家要抬着挂满彩球、红花、金银首饰的四方旗(即秧旗)插在田 
埂上,吹奏唢呐,唱《栽秧调》。其中安排一个人手提铜锣,以调节和督促插秧的人。若有人插 
得太慢,持锣者则在其后紧敲铜锣,以激励其奋勇赶上。“秧宗”组织是一种临时性的,当秧插 
完后,自行解散。有的地方还有抢秧旗的习俗。若来不及准备秧旗。就派出强壮青年乘人忙于栽 
秧时将秧旗抢走,如果在三条田埂的范围内旗被夺回,即算抢旗失败,否则旗主也不能再追,到 
晚上,秧旗会恭敬地送回。 
【散紫】白语音译,即插秧结束。白族地区农耕的生产习俗。“散紫”,亦包含着解散“秧宗 
”(见“秧宗”条)的含义。当秧栽完以后,以秧宗为单位,或以村寨为单位,大家约定日期举 
行。届时,大家都聚集于本主庙或龙王庙,大伙合资买猪宰杀,以祭本主或龙王。每户分肉一份 
,每份肉中都须兼有猪的各部位的肉。然后以户为单位向本主或龙王祭献供品,献毕,就地野餐 
,痛饮而散。有的地方则举行盛大的游行活动,人们举着秧旗,秧官骑马前行,后跟随着化妆成 
渔、樵、耕、读角色和打霸王鞭的队伍,表演丰富而有趣的节目,最后再到本主庙聚餐,自始至 
终都充满着欢乐的节日气氛。 
【草树】草树非树,为农民贮藏的稻草。在离房屋20米远近处,立一高约3米余的树桩,将田 
边地头晒干的稻草绕桩(树)一层层地堆放,草尖向内,草秆向外,这样层层堆放,直至桩顶或 
就便选大小适当的树,最上一层用草系住树桩,即成。草树成圆柱体,如北方之粮囤。这种堆草 
之俗,既可以为耕牛准备过冬的饲料,又可以使村庄干净整洁,减少火灾,且草树上的稻草,无 
论烈日风霜,大部分都保存完好,用草时,只需一把把抽出,既方便又安全。故在农村中盛行。 
【砍火畲】一种原始的生产方式。一般在秋冬季节选一片草木繁茂之山坡,将山上树木砍倒, 
春播时节,放火烧山。经火烧后的山坡,草木灰厚,肥料充足,宜于种植农作物。山民们用锄头 
从山脚向山顶方向挖穴点种或由山顶撒播种子(一般玉米点种,小米、荞子撒播)。种一年或二 
年后,再转移别处。此种耕作习俗,起源甚早,宋人许观《汞斋纪事》载:“沅湘间多山,农家 
樵植粟,且多在冈阜。每欲播种时,则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候 
其成灰,即播种于其间,如是则所收必倍,盖史所言刀耕火种也。”清乾隆年间《辰州府志·风 
俗》亦载:“辰地山多田少,农民刀耕火种,方春砍杂树,举火幡之,名日剁畲火,熄及播种, 
其田收获恒倍。” 
【放木排】其主要任务是将木材运出山外出售。其法:(1)扎木排。冬季将需要运出的木材砍 
倒,剥去树皮,晒干,待来年春末夏初之际,山民们将木材运至酉水河滩上,即行扎排。每一张 
木排须选出6至10根粗大的木材作“底木”,每根底木的大头一端凿空一孔,用一较粗的硬木棒 
为轴,将其一一拴住,再用铁丝或竹篾、野藤将其一一系牢。底木的腰部,再绑一粗硬木作“横 
梁”,使排身紧凑坚固。每隔1.3米,铺一层木材,有的铺至六七层,每层再用铁丝系牢。最后 
,在排头上用木三根,两短一长,短者为柱插于排头两边,长者为梁架于立柱上。梁上安一张棹 
,形似船桨,与排身平行,以此梁为轴可左右摇动,以拨正木排的航向(也有在排头中间插一桩 
,以系棹的),再备竹篙或木篙一只。(2)祭河神。旧时,因山区河面较窄,水流湍急,河流曲 
折,又多暗礁,故常出事,放排工们(称“排客”)在上排前,均须焚香奠酒,以祭河神。届时 
钉鸡一只,以鸡血淋于第一张木排之排头棹上,以避邪气,老排客率众人跪于河滩,默祷良久。 
(3)放木排。一般每张木排由一人驾驶,每次多则十几排,少则五六排。第一张木排的排客须选 
经验丰富,身强力壮者驾驶,负责整个排队的运行航向,若途中有遇麻烦者,大家须合力相助。 
从祭神到上木排,均不许妇女围观,人们亦不得大声喧哗,以免触怒河神。放木排时,排客要分 
开双腿站直,身子前倾,双手紧握排棹,两眼直视前方,认准滩头甬口,鱼贯而行。 
【烧窑炭】俗称“烧杂炭”。先须挖好炭窑,形如砖瓦窑、再采伐山中杂木,将其砍成1米余 
长,置于炭窑中,焖烧而成。这种炭粗,质量好,发热量高,多上市出售。亦有烧制专用木炭的 
,如打铁、铸铧等,需用专用树木,如板栗木、松树木烧成。也有用杉木、泡桐木、柳树木烧的 
炭,专用来制火药,其烧制法与烧窑炭同。 
【插秧酒】湘西土家族地区民间习俗。插秧第一天,称开秧门,主人要请帮工插秧者宴饮一顿 
,宾主要相互说吉利话。主人讲:“多喝一碗酒”,答:“多打一担谷”。除此之外,主人还 
要偷偷在大田中间埋一坛甜米酒,当插秧者幸而发现了这坛米酒,不仅要邀请插秧者喝干它,且 
这坛酒还被视为吉祥物,它预示着插秧者一年大吉大利,也同时象征了五谷丰登。又过去主人要 
采油桐树叶,包裹鱼肉,给插秧人,每人一包,名日“鲜包子”,表示年年有余(鱼),主人家 
的秧苗不会少,同时有祝福之义。清代土家族诗人的《竹枝词》言:…栽秧插禾’(指布谷鸟) 
满山啼,正是栽秧插禾时。口唱秧歌骑秧马,晚来还带鳢包归。” 
【插灰秧】土家族地区农业生产习俗。土家族地区山多田少,其中有一部分是“雷公田”,土 
地比较瘠薄,秧插进田中,很久才能“转青”,故形成了“插灰秧”这一习俗。插灰秧,土家族 
又叫“插洛洛秧”。即先用草木灰掺和人畜粪或枯饼,用脚踩拌成泥状,插秧者用木盒或插秧船 
闸(小型木船)装载肥料,每插一株秧苗前,都须将秧苗根须粘带一些,一并插入田中,土家人 
称之为“安蔸肥”。用这种方式插的秧,速度虽然较慢,但却有利于秧苗发蔸,达到增产增收的 
目的。苗族、侗族等其他民族亦有这种生产习俗。 
【年成】土家族地区一种生产习俗。主要是根据对天文气象的观察来预测来年的年成丰歉及六 
畜的饲养前景,如正月和冬月不宜有雷声。谚云:“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三月少秧水,四 
月秧起节。”意为正月打雷,会有春涝春旱交替的气候,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又“雷打冬,十 
个牛栏九个空”。意为冬月打雷,来年会有牛瘟疫和奇寒气候影响农耕生产,这种占卜年成的生 
产习俗,大概是受汉文化影响的结果,因为旧时湖南汉族地区普遍存在这种习俗。 
【小秋收】当秋收后,土家百姓习惯于复收复捡粮食、桐茶籽,以及采挖野生植物、野生药材 
等,俗称为“小秋收”。其内涵可分为:(1)复捡复收。主要指捡拾地里掉失的粮食(稻谷、玉 
米、黄豆、红薯、马铃薯)、油桐籽、油茶籽等。(2)采挖野生食物,主要为上山挖野葛根和 
蕨根,将其洗净捣碎,漂洗,过滤,取其淀粉,以补一年的粮食不足。也有采摘野生果子,以待 
客人。(3)采挖野生药材。主要是挖百合、土茯苓、白芨、麦冬、半夏等药材,以换成钱,贴补 
家用。 
【雷公田】所谓“雷公田”,即在山坡无水处开垦或用石块混土垒出的梯田,因其全靠雨水浇 
灌,故名“雷公田”。开田需用石块砌成墙,砌的方法是“蓑衣岩”打基础(即底层宽大然后逐 
层靠坎收缩,像缝制蓑衣一样),再用岩石填墙心,外用大型石块砌墙身,可保成百上千年不坏 
,且防水功能极佳。但每年春耕季节,如遇雷雨天气,纵然是三更半夜,人们也须冒雨出门,在 
田边地角上挂起灯笼,以抢水犁田,并巡查田坎是否有漏水之处,以便及时堵塞。 
大庸土靛】用蓼蓝土法制作的染料。其生产在旧中国的湘西地区非常盛行。过去家庭自制土 
布即用土靛为染料。大庸(今永定区)生产土靛,历史悠久,清康熙二十四年编纂的《永定卫志 
》,就有记载。民国年间,农民种植蓼蓝较多。主要产区在大庸(今永定区)的大坪、沅古坪、 
罗水等地。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洋靛无货,于是本地土靛畅销,农民栽培蓼蓝积极性高,获利较 
多。1944年最高产量曾达到万担。抗日战争胜利后,洋靛再度进入市场,土靛销路受阻。解放以 
后,土靛又逐渐为国产化学染料所代替,其生产日益减少。到了1950年只有250担。1951年据县 
工商部门调查,每亩土靛生产和加工成本共为21.49元,每亩产值48.80元,折中等大米564斤, 
出售后,可获利相当于大米242斤,高产时可获利折合大米400多斤。 
【牛角挂红】土家族人视牛为神,相传是违犯天庭条律的星宿,贬到人间赎罪,故而对其十分 
敬重。当不得已要卖牛时,卖主须在牛角上扎红布,俗称“挂红”,以酬牛的功德。挂红时,红 
布上要缠绕红线、白线,俗称“长命线”,以祝牛之长寿,并祝日:“四蹄端正,水草通行”; 
“耕田田兴,耕地地兴”等。买主第一次牵牛回家时,须从正门进屋,主人牵牛在院坪上转三圈 
,表示正式成为家庭成员之一。然后新主人右手持牛绳,左手提水壶,用清水淋牛头、腰、尾, 
且祝日;“左手淋头,自去自回;左手淋腰,快快长膘;左手淋脚,四脚端正;左手淋尾,五谷 
丰登。”祝毕,牵进牛栏。 
【卜猪与择猪】土家族地区养殖习俗。土家族人视猪为天赐的“农家宝”。养猪是否兴旺,是 
土家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因而十分重视。每年出栏卖猪或宰杀年猪时,主妇要在猪栏里烧香纸 
,并呼唤三声:“要回来还债呀!”杀年猪时,要视猪血的多寡来占h明年的“血财”(因养猪 
所得的钱财)好坏。且年三十除夕夜,要烧一个大柴火蔸,以祈求明年的猪更大更肥,同时不准 
小孩从柴火蔸上跨过,以免冲散“财气”。买猪时,要选好猪,谚云:“讨亲要看丈母娘,买猪 
要看尾巴长。”选猪方法多,具体有六法:(l)选吉日。即按“猪相图”选吉日买猪。“耳日” 
与“尾日”可买,“口日”、“舌日”不宜买。谚云:“耳尾风吹长,口舌必遭亡。”(2)选潲 
路。看猪吃食的姿势,听吃食的响声。猪吃食时发出“泡泡泡”的声音,且摆尾,浑身抖动者, 
即为好猪。(3)选猪头。看其头大尾小嘴短者,不宜选嘴尖长,头上生“旋”的。(4)选颈。猪的 
颈要向前伸,不要选缩颈猪。(5)选背肚,背要宽,肚要大。(6)选脚。谚云:“前脚站得开会吃 
潲,后脚站得开肯长膘。”选好猪仔后,进屋时,屋门口要烧堆火,捧着猪进屋时,从火上跨过 
,俗称“过火八百斤”。猪过栏后,视猪拉屎撒尿,拉屎有财气,撒尿会失财。另外还有对猪栏 
的修建,土家人也要请道士架罗盘看“煞气”,择“双日”破土动工,且猪栏要用枫木,猪才会 
“风”吹夜长。装猪栏杆时,木匠和任何人都不得跨过栏杆,要不然猪就会啃栏,关不住。猪栏 
修建完毕,主家要以酒敬木匠,木匠也要说:“这个栏里猪要长三百斤。” 
【牛栏】“牛栏”主要养牛,亦有养羊者。牛栏的形式如一简陋之茅屋,用四根松木为柱,柱 
上搭“人”字木架,柱头之上方有宽厚的木板作枋,凿榫相连,其顶盖以茅草,其底垫以粗厚之 
木板,四周横木以为栏。正面之横木可以拆下,以作牛之进出口,牛栏长约5米,宽约4米,高约 
2米余。一般建于坪场之侧面。“精圈”主要养猪,亦有养羊者。一般建于茅坑之上。处于民房 
的后面。 
【猪圈】亦有四根立柱,前两根高,后两根低,立柱上从高至低各搭一根斜木,用木柱相连, 
其上盖一斜面茅草,亦有盖瓦者,其上敞开,下装粗厚木板;四周用厚木板横装,有门无窗,门 
旁置一大石槽以喂潲.猪圈不用铁钉,凿榫相接。其长约3米,宽约2米,高约12米。常常有人家 
在靠门柱上贴有一红纸条,上书:“姜太公在此,有猪不卖,”据说此可以避猪瘟。 
【刀耕火种】一种原始的耕种方法;是落后社会生产力的表现。湘西自治州各县、张家界地区 
怀化地区皆不同程度地存在此耕种方法。湘西境内农民种“火畲地”,古籍中称之为“畲田” 
。即用利刀砍倒柴草灌木,将其晒干;焚烧后,播种小米、油菜、包谷等。不施耕耘,成熟即收 
获。产量很低。据《中国农史稿》载,这种刀耕火种的畲田,早在8世纪中叶,就蔓延于上起三 
峡,经武陵,包括湘赣五岭以下。又据《新唐书·南蛮传》载:唐代,五溪山区(指令湘西一带 
)的民族,生产不以牛耕,种畲田;每岁易地。这种刀耕火种的畲田,经民国,直至20世纪60至 
70年代,到80年代也有存在。据桑植县统计,1961年至1963年,全县砍火畲近7万亩。 
【火巴洋芋】即马铃薯。种植“火巴洋芋”,先要选一片较平坦的山地。将其柴禾杂草砍倒晒 
干,再将柴草堆成条块形状,上压适量泥土点火焚烧。火熄尽后,即用锄头挖窝,再将洋芋种切 
开,切面沾火土灰,种于窝中。无需浇水上肥锄草,只等收获即可。由于草土灰重,故产量要高 
出一般土地的2至3倍以上。又,土家族还有种“罐罐洋芋”的生产习俗,在田地里选好耕地,垒 
成畦,再挖土窝,每一窝注满人畜粪,再将洋芋种种下,上盖一层火土灰,这样种的洋芋产量也 
比较高。旧时,洋芋是部分土家族人的主食,故其种植经验较丰富。 
【鸣锣驱兽】土家族保护庄稼的一种生产习俗。土家族世居山地,禽兽众多,常损害庄稼。白 
天,多在田边地头扎茅人以吓禽兽;入夜,则必须上山地守护。其法,于地边大树垭上或石崖上 
搭一茅棚,备猎枪一支,铜锣一面。入夜时分,围绕山地四周烧火堆,驱放猎巡山护守,人则 
于棚中鸣锣呐喊,或鸣放猎枪,或燃放爆竹,直至天明方歇。借以惊吓野兽,以护庄稼,此俗一 
般从农历五月中旬起,至农历十月收获完毕止,在此季节,山间篝火闪烁,吠声声,锣声枪声 
此起彼伏,间杂人声呐喊,颇为壮观。明清之际《溪州竹枝词》云:“溪州之地野猪多,三十六 
湾多岩苛。春种秋收都窃食,土人无奈鸣铜锣。…‘路陡山高林又深,野猪结伴猴成群,通宵不 
断熊熊火,颗粒回家更苦辛。” 
【十八女儿杉】土家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植树习俗,又叫“栽喜树”。旧时,土家族家庭中 
若生下女孩,做父亲的要在屋后边的山上栽一些杉树苗(椿树亦可)。栽时要先焚竿祝祭山神土 
地,诉说栽树之缘由,并请神守护这些新栽的树苗。从此,这些树林即成了青壮年男子的禁地, 
不能随便进入,更不准进林中拾柴条,否则主人会大为愤怒的。待到女儿长大嫁人之时,这些树 
林就成了做嫁妆的上等材料,故名“十八女儿杉”。近年来,这种风俗有所改变。不仅生女儿种 
杉树,就是生男孩的家庭,亦开始种起树来,只是种树前不再祭山神土地了。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