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区划

慈利县(十九)

更新时间:2018-03-19 12:10:44 来源:www.okzjj.com 编辑:okzjj.com 已被浏览 查看评论
张家界旅游网 公众微信号

 

【马安村】 位于甘堰乡的东部,东抵南山坪,南抵甘堰村自生桥,西抵园艺场北与桃垭村交界。由郝家湾、油榨湾、赵家湾、刘家湾、牛畀溪、后山、大湾、和平、支鸡湾、红旗、黄河垭、白马溪、桃垭、来麦岈等11个村民小组组成。总面积11318.8亩,耕地面积为808亩,旱涝保收面积为50亩,森林覆盖率为50%。全村地形较复杂,石灰岩结构,溶多,高山环境,山坡田多,严重缺水。五十年代以来修有4口堰塘,水面6亩,灌溉面积3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油菜、花生、板栗、柚子、木材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275万公斤。12个组通公路.2个组通水路,全部用电照明,程控电话已安装14部,靠天然蓄水已达80户。1974年村集体捐工捐资修建村小学,校园面积3亩,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有5间教室。村内主要姓氏有赵、陈、刘、谌、郝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有250户.882人,其中男445人,女437人,劳动力586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132万元,人均1500元。

【川石村】 位于甘堰乡西北部,南邻三坪村,北抵金岩村、万佛村,东与宜冲桥乡高桥村接壤,西与氽溪、烟竹村为界,由子午台、雷鼓岗、染铺、大沙、莫贤铺、二岗、桥头、中坪、高庙坪、加龙坪、佘家、小峪、青水、卓家台等22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2300亩,耕地面积1375亩,旱涝保收面积410亩,森林覆盖率为40%。全村地形较为复杂,低山环境,山坡田多。初级社和高级社时修了27口堰塘,有14亩水面,灌溉面积180亩。主要物产有水稻、玉米、红薯、油菜等。1991年全村粮食总产量为85万公斤。绝大部分组未通公路,且小道曲折凹凸。1991年村自筹资金9万元架通高、低压电线,现有200多人未照上电灯,主要原因是付不起电费。地理条件较差,没有自来水。在1970年村集体投工修建了村小学,校园面积5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有11间教室。村内主要姓氏有徐、于、杨、刘、向、宋等。村民90%以上为土家族。全村有455户,1536人,其中男884人,女652人,劳动力803人。1990年全村总收入为75.4万元,平均490元。
【上马墩村】 位于1810线旁,东邻桃垭村,西邻烟竹村,北抵张家台村,南与园艺场交界。由老屋、新屋、凉亭、岩塔、染铺、上民墩团模峪、代家坪、太坪塔等9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5354.6亩,耕地面积1020亩,旱涝保收820亩,全村森林覆盖面积30%。全村地形较为复杂,平田、山坡田各半,山塘25个,灌溉面积为350亩,有溪堤5处,长150米,堤高1.5米,渠道300米。主要物产有稻谷、花生、油菜、红薯、黄豆、苎麻等。粮食总产量50万公斤。村里交通发达,组组通公路,1998年7.23洪灾,将川石溪堤冲毁,现无法恢复。组组通电,户户用上电灯。饮水基本自给。1975年集体捐资修建村小学,校园面积4亩,建筑面积660平方米,教室5间。全村主要姓氏有赵、何、李、滕、龚、郝、杨、侯、向等。全村98%为土家族。全村总人口966人,其中男480人,女486人,劳动力550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12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300元。
【万佛寺村】 位于甘堰土家族乡东北部边远山区,东邻宜冲桥乡岩峪村,西邻金岩村,北抵江西镇牛元村、万石坪村,南与川石村坪溪村交界。由象鼻咀、枫香坊、李子垭、万佛寺、梨子元、龚家岗、瞿家坪等7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11780亩,耕地708亩,旱涝保收200亩。全村森林覆盖率为60%。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油菜、小麦。1999年全村粮食总产量135万公斤。由于7.23洪灾,全村惟一一条公路被毁,现无法恢复。1992年全村自筹资金6万元,开始架电线,到1994年完工,现还有420多人没有照上电灯,主要原因是付不起电费。地形复杂,高山环境,山坡田多,高级社和人民公社时,修吴家台小型水库一座,堰塘8口,有11亩水面,灌溉面积90亩。1972年,村集体捐工捐资修建了村小学,1999年校舍校园改造,占地面积5亩,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有7间房,3间教室。主要姓氏有于、瞿、吴、田、杜、李等。240户,858人,其中劳动力441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5.7万余元,人均产值785元。
【中心村】 位于甘堰乡西北部,东邻东峪村,西邻西峪村,北抵阳和乡三溪村,南与西铺村接壤,辖圈椅形、朱家边、竹儿湾、沐浴湾、雷中、邓家台、榨坊岗,学堂岗、李家边等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1500亩,耕地面积915亩。全村地处偏僻,形成两大峡谷,地形由北向南走势,平均海拔520米。境内有两条小溪,能灌溉溪流两岸250亩农田。有骨干塘三口,水面2.5亩,有效灌溉面积30亩。全村主要物产有稻谷、苎麻、玉米、油菜、黄豆、甘蔗等,全村粮食总产量28万公斤。村里的交通不甚发达,西铺至白岩简易公路由南向北经过,西峪小路基本可以行车,且小道曲折。1992年、1989年自筹资金10万余元,架通全村高低压线路,农户基本用上电。1995年建坝四座。村里文化落后,为改善条件,1985年、1999年分别集资,各级支持整修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亩,建筑面积380平方米。村里主要姓氏有王、李、朱、向、彭、宋等。大部分为土家族。有238户,865人,其中男445人,女420人,劳动力425人。1990年全村总收入35万元,人均450元,粮食总产量260吨,人均260公斤。
【月台村】 位于甘堰乡西北部,东与烟竹村相连,南与甘堰为邻,西与四坪接壤,北与氽溪交界。由麻池口、李家湾、大田峪、粉布台、月塔、小峪、凉水井、双湾、杉木桥11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4548.1亩,耕地面积618亩,旱涝保收面积200亩,全村森林覆盖率为45%。全村两峪夹一山,地形呈长方形,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境内有两条小溪,可灌溉溪流两岸120亩农田。主要物产有水稻、玉米、红薯、油菜、花生、苎麻等。1999年全村粮食总产量233万公斤。村里交通较为发达,慈张公路横贯而过,村里三条简易公路,基本做到了组组通公路,1975年,村自筹资金3.5万元开始架电线,到1976年全部完工,达到了户户通电,家家照明。部分村民利用泉水自然落差,埋设管道引水,用上了自来水。2000年9月,筹资金1.5万元,架通了程控电话22部。村内主要姓氏有杨、王、李、卢等。村民全为土家族。全村有188户,687人,其中男345人,女342人,劳动力340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97.2万元,人均1420元。山下有丰富的灰质石灰岩开采,可打成条岩,是雕刻碑岩的好材料。
【东峪村】 位于甘堰乡西北部,东邻氽溪村,南邻西铺村,西邻中心村,北邻挂竹村,由李家坪、牛楠坪、孙家坪、宋家台、龟形坪、金盆、月形坪、油榨坡、杨家坪、老木峪、菇子塔等11个组组成,全村面积931亩,耕地面积150亩,保收面积300亩,全村森林覆盖率为30%。全村有山塘6口,水渠160米,溪坝3处,解决了牛楠坪、孙家坪、宋家台、金盆、月形、油榨坡、杨家坪的60%的水稻面积。主要物产有稻谷、红薯、苎麻、黄豆等。1993年全村总产量为550吨,人均收入800元。全村有60%的组已通路.100%都照上了电灯。1972年村集资修建了村小学一所,校园面积2亩,教室9间,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村内主要姓氏有杨、宋、刘、张、李、向、彭、王、周等。村内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310户.1072人,其中男570人,女502人,劳动力560人。
【白岩村】 位于甘堰乡北部,东邻桂竹村,北界三官寺乡,西与阳和乡,南抵西峪村。由百担地、南树湾、岩屋口、刘家台、小峪、大力坡、黄花峪、西牛塔等8组组成。全村总面积为7986.4亩。耕地面积为440亩,旱涝保收250亩。全村农户居住在两峪三坡,平均海拔750米,6个小组未通公路。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黄豆、花生、油桐等。1996年修通到村部公路,1974年建塘5口,灌溉农田10亩,1997年修水渠2500米,灌溉农田70亩,1998年建蓄水池10口,现80%人口饮用自来水。1999年全村集资3万元,村出售木材收入1.5万元,1997年建整投资8万元,现解决用户98%。1976年,全村组织劳力,用土石建校140平方米,1998年由建整投资,重建村小学240平方米。主要姓氏有彭、刘、于、杜、向、王等。全村总人口330人,其中男120人,女160人,劳动力142人。1995年总产粮食8万公斤,人均260公斤,人均收入470元。
【氽溪村】 位于甘堰乡西北部,东与烟竹相邻,西与桂竹交界,北与三官寺乡接壤,南与月台村相邻,辖11个组。总面积7179.5亩,耕地面积1207亩,其中水田1064亩,旱地143亩,旱涝保收面积400亩,森林覆盖率为20%。主要物产有水稻、苎麻、红薯、玉米、花生、黄豆等。境内有一条小溪及一条简易公路横穿该村,各组大致分布在两侧,1985年自筹资金6万余元,架设高低压线,1987年完工,全村基本上都照上了电灯。人民公社时修建小一型龙虎峪水库一座,蓄水量186万方,灌溉氽溪、月台、甘堰等村良田4000亩。村内文化落后,为改善办学条件,1999年村自筹资金4万元,规划占地面积4亩,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教室6间。主要姓氏有杨、张、王、田等。全村352户,1216人,其中男743人,女573人,劳动力720人。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1999年全村总收入105万元,粮食总产量63万公斤。
【西铺村】 位于甘堰乡政府的西南部,东邻月台,西邻阳和乡的渔浦村,北邻中心,南邻阳和乡的东风村。由南岳寺、诗堂凸、管中平、桥头、梅子垭、老屋场、孟家坪、凉水、三合桥、水库碧溪峪、西铺12个组组成。全村总面积为7200亩,耕地面积1284亩,旱涝保收的有800亩。全村地形较为复杂,低山环境山坡田多。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玉米、黄豆、油菜、红薯、苎麻等。省道1801线从该村穿过,12个村组有10个组通公路。全村有山塘8口。该村有一条溪流从桂竹村流至该村的澧水河。该村1971年通电全村351户都用上了电。1998年集资15万元新修教学楼,校园面积8亩,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教室15间。主要姓氏有彭、李、田、朱、胡、张、王等。全村大部分为土家族。351户,1230人,劳动力635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为221.5万元,人均纯收入1480元。
【西峪村】 位于甘堰乡西北部,东邻东峪村,北界白岩村,南与中心村接壤,西抵阳和乡三溪村。辖张家湾、向家院、风向组、邓家湾、大洲湾、双堰、板桥、张家边、古罗坪、张坪等1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4600亩,耕地面积910亩,旱涝保收面积477亩。全村地处偏僻,一条大峪,地形呈长方形,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平均海拔约540米。境内有一条小溪,发源于白岩楠树湾,能灌溉溪流两岸400多亩农田。1957年,修建小二型水库一座,蓄水量22.6万方,可灌溉中心、四坪村的农田,森林覆盖率为20%。1987年从四坪至白岩的简易公路经过该村,现已组组通公路,1990年自筹资金5万元,架设电线现已户户照上电灯。村内文化落后,为改善办学条件,1991年由慈利宾馆出资,村捐工修建小学,校园占地面积2亩,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在为甘堰乡办学条件较好的村级小学。主要姓氏有朱、向、罗、刘、李等。村民多为土家族。全村240户.798人,其中男443人,女355人,劳动力420人。1999年总收入63万元,人均800元。1999年粮食总产量41万公斤,人均520公斤。
【园艺场】 位于甘堰乡东部,东邻马安村,西邻甘堰村,北抵烟竹村,南与甘堰村交界。由龙、板栗垭等2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1500亩,耕地面积180亩,旱涝保收面积10亩。森林覆盖率为40%。全村地形较为复杂,低山环境山坡多。初级社和高级社时修了3口堰塘,有2亩水面,灌溉面积为6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油菜、苎麻、柑桔等。1998年全村粮食总产量5.2万公斤。村内交通方便,1801线从其境内穿过,达到组组通公路。1980年,村自筹资金6万元开始架电线,并与当年全村均已照上电灯。由于村小没有修建小学,统到邻村完小就读。村里姓氏有赵、杨、王、汤、宋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有42户,128人,其中男70人,女58人,劳动力70人。1998年全村总收入10 .24万元,人均800元。
【坪溪村】 位于甘堰乡东北部,东与高桥相邻,北与岩峪相接,西抵万佛村,南与三坪村交界,全村由祠堂、石家王、张家湾、杉木桥、官垣峪、于家台、板桥、白粟坪、小峪湾、竹根坪、马儿岭、学堂坪、巴儿塔、后峪等十五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16540亩,水田730亩,旱涝保收面积360亩,森林覆盖率为35%。全村地形为一条长峪,两边山坡陡,土质瘦。种植作物产量很低,1975年在村最上部修建了一座水库,容水量为29万方,灌溉坪溪与桃垭。主要产物有稻谷、玉米、红薯、花生、油菜、黄豆等。1994年全村粮食总产量为51.8万公斤。全村交通条件差,虽然通过全村人努力,修建了6.5公里的村道,但因没有资金,路的质量太差,下雨不能走,晴天要人推。1991年村民自筹资金架通了电线,户户都照上了电灯。1978年由全村集资,投工投料修建了所占地为3.5亩的村级小学,建筑面积320平方米,有教室4间,教师宿舍2间。全村主要姓氏有张、于、王、龚、刘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有294户,961人,其中男500人,女461人,劳动力450人。1994年全村总收入51.8万元,人均540元。
【金岩村】 位于甘堰乡西北部,东邻川石村,西邻桂竹村,南邻氽溪村,北邻万佛村。由划水溪、中心、世家垭、小峪、邓家坡、王家垭、陈坪、长塔、原门口、老屋岗、不庆垭、铁家湾、蔡家湾、丰收、竹塔、笆家湾、陡三登等17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为15963.8亩,耕地面积920亩,旱涝保收面积680亩,全村森林覆盖率为48%。全村地处偏僻,地形复杂,低山环境山坡田多。形为三叉两峪,地形呈长方形,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平均海拔约900米,境内有两条小溪,一条发源于划水溪小峪,一条发源于竹塔。陡三登、大峪,两条溪流在川石村学校汇合。解放后修山塘10口,水面近7亩,现全村有灌溉面积110亩左右。主要物产有稻谷、小麦、玉米、红薯、油菜、黄豆等。村里交通不发达,简道仅从 川石村境内沿溪洲方向西北伸进,由山穷 水恶;对交通运输之道及沿溪稻田溪堤不 能保险,常年被洪水冲毁,绝大部分组未 通公路,且小道曲折。1989年,村自筹 资金7万多元开始加强高低压线,到现在 2000年还未全部完工。1984年,村集体 捐工捐资修建村小学,校园面积3亩,建 筑面积700平方米,有4间教室,教师宿 舍5间。全村主要姓氏有张、刘、彭、 宋、佘、王、徐、周、贺、邓等。村民大 部分为土家族。全村有258户.802人, 其中男435人,女367人,劳动力320 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34.486万元,人 均430元。 
【桂竹村】 位于甘堰乡北部,东邻氽 溪村,西邻白岩村,南邻东峪村,北与本 官寺接壤,辖11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  积7766.4亩,耕地面积619亩,其中水 田459亩,旱地160亩,旱涝保收面积 300亩。地理环境较为恶劣,四周环山, 平均海拔1500米,整个地形成2大峪, 两边坡陡,基本无法耕种。初级社修小二 型水库一座蓄水量13.4万方,灌溉良田 2800亩,植被面较广,森林覆盖率为 48%。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花生、苎 麻等。交通不甚发达,1992年修通一条 简易公路,全村仅4个组通公路。通过第 二轮建整扶贫,为该村部村民接通了电, 自来水,整修了村小学,但由于地理环境 所致,有小部分没照上电灯。村小学占地 面积1.8亩,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教室 3间。主要姓氏有张、杨、朱、树等姓。 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207户,713人, 其中男413人,女300人,劳动力425 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56万元,人均纯 收入780元。粮食总产量415吨,人均 500公斤。 
【桃垭村】 位于甘堰乡东部,东邻坪 溪村,西邻太坪村,北抵马安村,南与宜 冲桥交界,由19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 总面积12480亩,耕地面积1356亩,全 村森林覆盖率为20%。有大小山塘5口, 有9亩水面,有效灌溉面积400亩,旱涝 保收87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油菜、黄豆、苎麻等。1999年全村粮食总产量214万公斤。村内交通方便,1801线从该村穿村过,基本上组组通公路。全村利用自筹资金于1990年竣工通电。1976年由全村村民筹资投工建成总面积为7亩的村级小学,有9间教室,一个大会场。主要姓氏有郝、杨、李、严、陈等。95%的人口为土家族。全村现有人口1425人,其中男707人,女608人,劳动力598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181.12元,人均1280元。
【烟竹村】 位于甘堰乡西北部,东邻三坪村,西邻氽溪村,北抵月台村,南与甘堰村交界。由岩那湾、赵家湾、樟树组、大峪组、水库组、烟竹垴、观音组、朱家岗组、新屋组、高家组、双溪组等13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2500亩,耕地面积1300亩,旱涝保收面积500亩。全村森林覆盖率为48%。全村地形较为复杂,低山环境山坡田多。高级社前后修了23口堰塘,有25亩水面,灌溉面积为25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花生、红薯、油菜、黄豆、苎麻等。1999年全村粮食总产量48万公斤。村内交通方便。达到组组通公路。1987年,枯自筹资金1.5万多元开始架电线,到1989年全部完工,现全部照上了电灯。1974年村集体捐工捐资修建了村小学,校园面积5亩,建筑面积660平方米,有3间教室。教师宿舍2间。村里主要姓氏有张、卢、朱、王、赵、杨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223户,740人,其中男410人,女330人,劳动力380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148万元,人均2000元。
【高岭村】 位于甘堰土家族乡南部,东邻甘堰村,西与阳和乡接壤,北抵西铺村,南与溪口镇隔澧水河相望,由沙漠寨、芝麻垭、上高岭、七根枞、登狮坡、五方塔、油樟垴、榨桑峪、阵鼓岩、金盆县、梨园11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5260亩,耕地面积为864亩,旱涝保收面积200亩,全村森林覆盖率为40%。全村地形较为复杂,低山环境山坡田多,整个全村属红沙壤,积水性很差,水资源奇缺,解放后,修山塘15口,水面近6亩,灌溉面积150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花生、油菜、黄豆、柑桔、柚子等。村内交通比较发达,组组通公路。1976年户户通电。2000年2月全村安装程控电话32部。1970年,村集体捐工捐资修建了村小学,校园面积3亩,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有教室6间。主要姓氏有王、朱、彭、张、赵、杜等。村民大多数为土家族。全村203户,639人,其中男303人,女336人。1990年总收入45万元,人均704元。
【勤中村】 位于甘堰土家族乡东南部,东、南、西部均邻澧水河,北抵高岭村,由朱家岗、祖屋场、杉榔湾、八斗垭、一字寨、朱家山、业榔岗、刘家咀、旗帜岗、莫家咀、儿峪、祠堂岗等12个村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6328亩,耕地面积1320亩,保收面积300亩。全村呈桐形,解放后修建8口堰塘,有9亩水面,灌溉面积为90亩。由于1972年修建的电力抽水站因设备损坏,现剩余的全“靠天吃饭”。全村以产稻谷为主。村内交通由于甘溪公路,自北向东南,贯穿该村,组组通公路。全村各户都用上了电、有线电视覆盖全村,有20%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校园占地面积6亩,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有7间教室。成为甘堰乡办学条件较好的村。村内主要姓氏有朱、王、彭、李、刘、高、许、陈等。村民大多数为土家族。全村308户,1114人,其中男592人,女522人,劳动力602人。1999年全村总收入为150万元,人均1350元。
【庄塌乡】 地处慈利县西北部,东与国太桥乡相连,南与通津铺镇、杉木桥镇为邻,西与三合口乡接壤,北与石门县九鹤坪乡交界。总面积57.7平方公里,其中水田2900亩,旱地3400亩,林地13458亩。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01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7人,有汉、土家等2个民族。境内属丘陵地貌,山脉纵横交错,形成3大峡峪,有多条小溪汇入年蓄水量1200万立方米的庄塌水库。水库主要用于防洪、发电和灌溉,因库水含硫比重高,暂不能进行水产养殖。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红薯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烤烟、油桐、杜仲、楠竹等。煤碳、石灰石、硫铁矿等储量丰富。乡办煤矿年采煤1.5万吨以上,乡办石灰厂年产石灰2万吨。全乡有茶叶面积3000余亩,年产7500担,是县内茶叶重要产区,其中“月亮岩”绿茶远近扬名。乡内交通、通讯方便,村村通了公路、电话。
【西庄居委会】 位于庄塌乡中部,东邻新车村,南连月岩村,西与庄塔村、星斗村相抵,北与肖塔村交界。由刘家湾、申坪、范家院、朱家湾、寨垭、吴家湾、高家湾、石榴坡、新屋湾、肖家坡、麻家台、黎家湾12个居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9311亩,耕地面积698亩,旱涝保收面积180亩。全村森林覆盖率为58%。全村地形四周环山,中间狭长,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平均海拔680米。境内有两条小溪,一条发源于新车,一条发源于肖塔,在范家院组汇合,流向庄塌水库,灌溉溪流两岸农田100多亩。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薯、马铃薯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36.3万公斤。有茶叶面积500多亩,是乡内重要茶叶产区,也是居民主要经济来源。村风交通不甚方便,有5个居民小组不通路,且小道崎岖。1988年,村自筹资金7万元,架通全居委会高低压线,全村居民都用电照明。部分居民利用溪水自然落差,埋设管道引水,用上了自来水。居委会是乡政府驻地,乡完小和初中都在境内,学生都在完小或初中读书。主要姓氏有李、黎、赵、范、向、刘、陈、肖等。居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270户.876人,其中男481人,女395人,劳动力525人。1999年总收入86.9万元,人均992元。
【三岔溪村】 位于庄塌乡东南部,东、南与通津镇相邻,西与月岩村相连,北与庄塔村为界。由大坑、滑香坡、张家界、三岔溪、柏树5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5641亩,耕地面积267亩,旱涝保收面积20亩。全村森林覆盖率为48%。全村地处偏僻,两面高山,中间狭峪,有一条发源于月岩村的小溪和一条发源于庄塌水库的小溪在村中三岔溪组交汇,流向通津铺镇。大部分村民在溪两岩居住。村内田、地稀少,物产只有少量的稻谷,其他都是玉米和红薯。境内因石灰石贮量丰富,村办企业石灰矿,年产达60万元,大部分劳动力都在石灰矿劳动。石灰销售收入是全村主要经济来源。村内交通较方便,慈利至庄塌和国太桥的县级公路从境内通过,除一个组居住在海拔700余米的山坡上未通公路外,其他组都通了公路。1988年全村筹资4万元架通了高低压电线,村民利用溪水自然落差埋设管道引水,都用上了电。部分村民用上了自来水。村小学,校园占地2亩,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有400平方米的操坪。主要姓氏有张、李、赵、吴等。村民大部分是土家族。全村78户,268人,其中男147人,女121人,劳动力144人。1999年总收入33.1万元,人均1235元。1999年粮食总产量13.6万公斤。
【月岩村】 位于庄塌乡西南部,东邻三岔溪村,北抵西庄和新车村,西与水田村交界,南与杉木桥镇接壤。辖陈家台、杜家台、广东凹、青龙咀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6113亩,耕地面积195亩,旱涝保收面积20亩。森林覆盖率达66%。全村地处偏僻,地形由东向西倾斜,形成两山峡谷,最高海拔1100米,最低海拔400余米。有一条发源于水田村的小溪流从境内通过,灌溉溪流两岸农田近20亩。因溪边有一山岩形似月亮,故取名月岩村。主要粮食作物有稻谷、玉米、红薯、茶叶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7.2万公斤。境内有茶叶300余亩,是全村主要经济来源,茶叶因茶汁清爽可口而远近闻名。矿产有赤铁矿、石灰石等。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是庄塌乡重要林区。植被总面积5934亩,人工造林2000亩。1999年林业收入2.5万元。村内交通不发达,仅有一条简易公路沿溪从境内通往水田村。1988年全村筹资4万元,架通了全村高低压电线,现农户均用电照明。因农户在山坡上居住,饮水较困难。村内文化落后,1983年改善办校条件,建了一所占地2.5亩,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的学校,因在籍学生少,2000年9月学校已撤,学生到附近的水田、三岔溪小学读书。主要姓氏有吴、赵、杜、卓、李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67户,231人,其中男127人,女104人,劳动力120人。1999年总收入26.4元,人均1140元。
【水田村】 位于庄塌乡西部,东邻新车村,南界杉木桥镇,西部和北部与三合口乡接壤。全村由吴家坝、董家边、林家湾、林家坡、大田坪、崔家墉、红冲岩、广东湾、金刚坝、杨家园、小峪、黎家湾、铁路湾13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面积6274亩,耕地面积678亩,旱涝保收面积320亩。森林覆盖率达58%。全村地处偏僻,两面环山,中间较为平坦,有一条小溪从西向东流向月岩村,溪水灌溉两岸农田300余亩。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红薯、马铃薯、油菜、黄豆、茶叶等。1999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27.3万公斤。境内赤铁矿贮藏量丰富,年可采矿3000吨。村内交通较方便庄塌至三合口的乡道从境内通过,大部分组都通公路。1988年,村自筹资金7万余元,架通了全村的高低压线,农户都用电照明。大部分农户用上了自来水。村内文化落后,办学条件差,校舍占地面积3亩,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有教室10间,因无钱维修,校舍已破旧。村内主要姓氏有杨、林、黎、唐、席、崔、董等。村民大部分为土家族。全村有270户,681人,其中劳动力500人。1999年总收入85.2万元,人均967元。
张家界旅游网

  免责声明:除来源有署名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为张家界旅游网编辑或转载稿件,内容与相关报社等媒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